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12月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尚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
    A . 专制王权得到强化 B . 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 . 贵族等级秩序森严 D . 家国同构局面确立
  • 2. (2020高二上·银川期末) 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B . 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 C . 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 D . 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
  • 3. (2020高三上·新津月考) 《唐律疏议》对民间交易有相关规定:如大宗商品买卖,须订立“市券”之类的契约,并经官府“公验”。土地买卖,“皆须经所部官司申牒”;违者,“财没不追,地还本主”。据此可知唐代(   )
    A .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 . 注重维护正常经济秩序 C . 加强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D . 私法是法律的主要内容
  • 4. (2020高三上·新津月考) 997年,北宋政府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等“监司”机构。并规定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员兼任,且“三年一替”。北宋政府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 .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 . 树立皇帝绝对权威 C . 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D . 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 5. (2020高三上·新津月考) 明清休宁汪氏宗谱规定:“本支子孙有作过者,有败俗者,有婚姻不计良贱者,有鬻谐牒者,有弃卖坟墓者,俱以不孝论,并鸣众,揭谱除名。”据此可知,宗规宗约(   )
    A . 扼杀人性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 . 延续了先秦宗法制的传统和规范 C . 反映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 . 为完善地方治理提供了重要手段
  • 6. (2020高三上·新津月考)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驻浙江舟山部队发生瘟疫。林则徐说英军因“定海阴湿,病死甚多”,主张乘势攻击;而另一官员琦善则奏说:“病死者多系兵丁舵手,头目较少,现已安然无恙”。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 天朝上国观念决定政治决策 B . 林则徐的报道较为客观 C . 政治立场不同影响事实判断 D . 英军刻意掩盖瘟疫真相
  • 7. (2020高三上·新津月考) 如表为1895—1928年中国土丝产销情况表(单位:关担)。这折射出这一时期如表(   )

    年均

    土丝产量

    土丝出口

    土丝内销

    出口量

    占比

    内销量

    占比

    1895—1899年

    133255

    58794

    44.12%

    74461

    55.88%

    1900—1909年

    144727

    43107

    29.79%

    101620

    70.21%

    1910—1919年

    151898.5

    41911

    27.59%

    109987.5

    72.41%

    1920—1928年

    144270

    27988

    19.40%

    116272

    80.60%

    A . 列强逐步加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 . 民众与世界市场联系开始加强 C . 中国传统手工业仍具有一定影响力 D . 商品经济已经取代了自然经济
  • 8. (2020高三上·新津月考) 下表反映了清末民初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这一时期的思想界(   )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 . 反侵略逐渐成为共识 B . 不同学派相互渗透 C . 盛行崇洋媚外的风气 D . 学习西方不断深入
  • 9. (2020高三上·新津月考) 在五四运动前的《新青年》杂志中,民主更多意味着“思想民主”,有着疏离政治的明显倾向。五四运动后,民主转而成为强调人民参与权的“政治民主”,学生、工人和妇女分别从民主概念中找到了罢课、罢工和离开家庭的正当性。这一转变(   )
    A . 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B . 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 . 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性质 D .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 10. (2020高三上·新津月考) 192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联席会议作出了“减轻佃农田租25%”“禁止重利盘剥,最高利率年利不得超过20%”的规定。这些规定体现了(   )
    A . 民生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B . 民主革命的要求 C . 国共两党分歧日益消除 D . 民族主义的趋向
  • 11. (2020高三上·新津月考) 抗战时期,各大敌后抗日根据地逐渐形成军事发包制。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根据地拥有军事决策的裁量权,实现了财经方面的自给,同时实行属地管理。可见,军事发包制(   )
    A . 沿袭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道路 B . 有利于扩大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C .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 . 促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12. (2021高三上·重庆开学考) 民国时期,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娱乐事业十分丰富多彩,新旧杂陈。娱乐界涌现了一大批明星,引领了社会时尚,但是娱乐界商业色彩浓厚,价值观混乱,带来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 . 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B . 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C . 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 D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二、材料分析题
  • 13. (2020高三上·新津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明(1522—1640年)时期中国涌现出一批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兴起了一股科学思潮。徐光启等人认为西方科学以数学为基础,由“数”达“理”的形式逻辑方法是西方科学优越性的根本所在。晚明学人试图通过翻译《几何原本》从科学方法论层次来救偏理学“虚玄幻妄之说”的倾向。他们迫切希望能借助于“远西奇器”来解决明朝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于民生财计大有利益”。宋应星提出“穷究试验”“凡事皆须试验而后详之”的实学思想,他认为任何科学知识都要亲身实践,以达到知行合一。

    ——摘编自施威《晚明学人的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走近科学、倚重科学不是出于学理目的,而是从实用的价值立场出发,把科学作为思想武器。他们大力宣传自然科学,用自然科学知识来批判宗教迷信,批判愚昧和落后。陈独秀认为“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他们推崇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用进化论的理论为视析社会、历史和学术问题。

    ——摘编自陈廷湘《五四时期的科学主义思潮及其再思考》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科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五四新文化时期科学思想相较于晚明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 14. (2020高三上·新津月考)     材料 1941到1942年,在敌伪顽的联合进攻与封锁下,根据地的面积缩小了1/6,人口和军队减员严重,财政经济和军民生活都发生极大困难。中共中央号召军民,自立更生,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大生产运动首先在部队展开。1941年春,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进了荆棘丛生的南泥湾,实行战斗、生产、学习三结合,除了垦荒、发展农业外,还创办了纺织厂、肥皂厂、造纸厂、磨坊、油坊、盐井等。经过奋斗,粮食也做到了全部自给,并向边区政府上缴粮食。原来的荒原被改造成了“陕北江南”。

    毛泽东及时总结军队大生产的经验并推广到各根据地。大生产运动使解放区军民战胜了严重物质困难,人民的负担减轻,收入增加,生活得到了改善,这就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大生产运动也增强了解放区党、政、军、民的团结,培养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积累了经济建设的经验,造就了一批经济工作干部。

    ——摘编自陈旭麓《五四后三十年》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生产运动的突出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生产运动的作用。
  • 15. (2020高三上·新津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方志敏(1899-1935年)在学生时代,即加入共产党,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国民革命时期领导江西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时期建立苏维埃政权,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中国红军;1934年11月亲率北上抗日先遣队,牵制强大的敌军,直到英勇牺牲。凡是有群众的地方,都可以看见这一个具有无限毅力的行动家的足迹,在每个城市里,在每个穷乡僻壤里,在敌军兵士群众中,他都做过革命的鼓动工作。他总是与群众在一起,总是在群众前面。这就是我们民族英雄方志敏”。在国民党庆祝生擒“方匪”大会上,方志敏气魄昂然,使观众表示无限敬仰、无限之尊敬及同情;当反动派威逼利诱时,方志敏态度非常强硬,坚决表示‘头可断而志不可摇’,至死都没有动摇。”方志敏牺牲后,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海内外掀起了一个宣传方志敏“抗日民族英雄”形象的高潮,对抗战动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时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万振凡、何爽《抗战爆发前后方志敏“抗日民族英雄”形象在国内外的传播》

    1. (1) 根据材料概括方志敏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宣传方志敏“抗日民族英雄"形象的重大意义。
三、论述题
  • 16. (2020高三上·新津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化生态示意图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就材料间的关联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