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1-02-25 浏览次数:9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下图为太阳系的宜居带分布图。读图

    完成下列小题。

    1. (1) 位于太阳系宜居带的星球,除地球外还有(     )
      A . 水星 B . 金星 C . 火星 D . 木星
    2. (2) 图中宜居带理想区域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
      A . 水分条件 B . 温度条件 C . 大气条件 D . 生物条件
  • 2.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研究地层是了解地球的主要途径。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地编年,形成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岩层最适合研究地质年代的是(     )
      A . 大理岩 B . 花岗岩 C . 沉积岩 D . 玄武岩
    2. (2) 在地质年代表中,下列属于古生代的是(    )  
      A . 白垩纪 B . 侏罗纪 C . 古近纪 D . 二叠纪
    3. (3) 下列被称为重要的矿物质金属成矿时期的是(      )
      A . 侏罗纪 B . 第四纪 C . 前寒武纪 D . 石炭纪
  • 3. 读某地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a、b、c、d四地中的气压高低的关系是(     )   
      A . a>d>c>b B . b>a>d>c C . d>c>b>a D . c>b>a>d
    2. (2) 若图为南半球某地区,a地位于b地的正北方向,则此时a、b之间的风向是
      A . a吹向b,东北风 B . b吹向a,东南风 C . a吹向b,西北风 D . b吹向a,西南风( )
  • 4.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大气受热环节是(    )
      A . B . C . D .
    2. (2) 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塑料大棚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
      A . 增强太阳辐射 B . 阻挡地面辐射的散失 C . 减弱大气逆辐射 D . 增强大气的削弱作用
  • 5.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水循环对图中湖泊、水库的影响是(     )
      A . 使水量不断增加 B . 使水体不断更新 C . 使水量不断减少 D . 使下渗量增加
    2. (2) 水循环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有(     )
      A . 将部分太阳能转化为水能 B . 使高原被侵蚀为山地丘陵 C . 将陆地的泥沙输入海洋 D . 海水的蒸发使陆地面积增加
  • 6.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寒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下图为日本附近海域

    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能够形成海雾的地区是(     )
      A . B . C . D .
    2. (2) 图中①处洋流(    )
      A . 流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B . 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C . 与④处洋流交汇可能形成渔场 D . 对人类生产生活无影响
  • 7. 读下面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示甲、乙两地地貌景观形成作用分别是(      )
      A . 风力堆积、流水堆积 B . 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C . 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D . 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2. (2) 甲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 . 降水丰富 B . 河流众多 C . 气候严寒 D . 植被稀少
  • 8. 春分日,某地理小组在我国图示地区进行地理考察,测得a、b、c三个地点的气温分别为

    14.3℃、14.8℃、14.8℃.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右图所示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
      A . 高原 B . 平原 C . 盆地 D . 丘陵
    2. (2) 图示c处梯田开垦的坡度、坡向条件分别是(     )
      A . 坡度陡、向阳坡 B . 坡度陡、背阳坡 C . 坡度缓、向阳坡 D . 坡度缓、背阳坡
  • 9.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右图是我国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 . 东南湿润地区 B . 华北半湿润地区 C . 青藏高寒地区 D . 西北干旱地区
    2. (2) 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 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 . 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C . 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D . 地下部分缩小
  • 10.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盐分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

    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 .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 . 过度放牧,水土流失 C .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D . 回温快,蒸发旺盛
    2. (2) 改善该地区土壤盐碱化的合理措施是(     )
      A . 加大地下水的开采 B . 增加化肥的使用 C . 改种耐旱的农作物 D . 进行休耕和轮作
  • 11. 读地震及次生灾害相关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空格处表示的次生灾害可能是(     )
      A . 崩塌、泥石流 B . 崩塌、寒潮 C . 泥石流、台风 D . 台风、寒潮
    2. (2) 图中信息可反映出地质灾害(     )
      A . 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B . 具有很强的重复性 C . 具有分布的广泛性 D . 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 12. 当地时间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的森林地区突发火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对森林火灾监测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 RS B . GIS C . GPS D . GPRS
    2. (2) 与人工监测相比,监测森林火灾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的优点为(    )
      A . 受地面限制少,但受天气的影响大 B . 获取资料快,可及时预测火灾发生 C . 获取信息量大,能为救火提供最佳方案 D . 探测范围大,可在宏观上进行监测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13. 科幻电影《地心历险记》讲述了主人公在旅行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洞穴,并沿着洞穴深处走去,不小心掉入了神秘的地心世界的故事。读地球内部部分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示A、B共同构成的地球圈层名称是,依据图示分析A、B所在圈层厚度的特点。
    2. (2) 主人公掉入地心最先穿过的地球内部圈层名称是,由图示(填字母)共同组成。
    3. (3) 图示D圈层名称是,是的发源地,C+D+E都是(填圈层名称)的一部分。
    4. (4) 图示A、C之间的不连续界面F是,地震波波速在此处的变化是(填“增加”或“减慢”);主人公在越过不连续界面G后直至地心穿过的物质状态依次是态、态。
  • 14. 读东南亚马来群岛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该区域海水温度(填“高”或“低”),说明理由。
    2. (2) ①海域和②海域相比,海水盐度更低的是,分析原因。
    3. (3) 分析①海域风浪较小的原因,并说明对轮船航行的影响。
  •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地区为我国西南某地喀斯特地貌景观图。

    1. (1) 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处喀斯特地貌的名称。
    2. (2) 试从岩石、气候方面综合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多发育有喀斯特地貌的原因。
    3. (3) 试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央气象台2019年1月31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黄淮、江淮、江南、华南等

    地将降温6~8℃,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0~12℃.陕西中部、内蒙古中部、辽东半岛、山东半

    岛以及长江中下游将出现4~6级偏北风;东部和南部海区有6~8级、阵风9级的大风并伴

    有强降雪天气。

    1. (1) 描述寒潮带来的天气变化。
    2. (2) 分析此次寒潮带来的不利影响。
    3. (3) 为抵御寒潮危害,试提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