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 | 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 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
酒精 | -114 | 78.5 |
铝 | 660 | 2327 |
碘 | 113.5 | 184.4 |
铜 | 1083 | 2595 |
水银 | -38.8 | 357 |
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T/℃ |
50 |
57 |
64 |
71 |
78 |
85 |
91 |
94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酒精 |
乙醚 |
水银 |
|
凝固点/℃ |
-117 |
-114 |
-39 |
沸点/℃ |
78.5 |
35 |
357 |
时间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蜡的温度T/℃ |
42 |
44 |
46 |
49 |
50 |
51 |
52 |
细心的小玲发现小林在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时,管内有紫色的液态碘出现。小玲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资料,小玲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由于酒精灯火焰温度高于点的熔点和沸点,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如果要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针对小玲的质疑,请你写出实验改进措施。
实验探究准备:箱门透明的冰箱,五只烧杯,足量水,一些盐,五只温度计;
实验探究过程:
①在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加质量的盐;
②将烧杯置于冰箱中;
③观察温度计,记录盐水凝固时的温度。
下表是某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盐水的含盐量/% |
2.9 |
4.3 |
11 |
15 |
23 |
凝固点/℃ |
-1.8 |
-2.6 |
-7.5 |
-11 |
-21 |
通过对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材料 |
袜子 |
衣服 |
报纸 |
平装书 |
塑料袋 |
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 |
1.2 |
2.1 |
2.8 |
3.7 |
5.2 |
请你回答问题:
要求:(1)写出实验器材;(2)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可画图辅助,但必须有必要的语言叙述)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像中的图线可以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的趋势或规律。如果想要将物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像,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为了使绘制的图线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
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描点时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力求精准地画出对应的点。
第三步,绘制图线。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图线上,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
例如,小宇记录了自己沿直线骑行过程中的时间及所对应的路程,图中的黑点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数据点,利用这些数据点绘制出了图中的直线。利用这条直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小宇骑行的过程近似为匀速运动,还可以利用图线上的点计算出小宇骑行过程中的速度,进而用速度预测出他在某一段时间内骑行的路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温度/℃ |
42 |
44 |
46 |
47 |
47 |
47 |
47 |
47 |
52 |
55 |
60 |
①若要绘制上述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纵轴的分度应为:
A.0℃~100℃ B.0℃~60℃ C.40℃~60℃ D.40℃~55℃
②请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按照所选的纵轴分度,在下图中描点并绘制本次实验中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