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尚志市珍珠山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1-03-03 浏览次数:1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    )
    A . 漠北地区 B . 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C . 河套地区 D . 长城以北地区
  • 2. 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

    ①焚书坑儒    ②书同文,车同轨    ③颁布“推恩令”
    ④张骞出使西域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
  • 3. (2015七上·昆明期末) 你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

    A . 儒家思想 B . 道家思想 C . 墨家思想 D . 法家思想
  • 4. 某同学在预习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

    A . B . C . D .
  •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
    A .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 . 社会动荡不安        C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 丝绸之路开辟
  • 6.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

    A . 四川 B . 陕西 C . 甘肃 D . 新疆
  • 7. 《西游记》中,孙悟空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太上老君”是哪一宗教中的人物?(    )
    A . 道教 B . 佛教 C . 伊斯兰教 D . 基督教
  • 8. (2016七上·邵阳期中) 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16七上·惠民期末)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 走向统一 B . 战争频繁 C . 诸侯争霸 D . 王室衰微
  • 10. 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
    A . 郡县制 B . 分封制 C . 宗法制 D . 世袭制
  • 11. (2018九下·东台月考) 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    )
    A . 女娲 B . 炎帝 C . 黄帝 D . 大禹
  • 12. (2016七上·东莞期中)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    )

    A . B . C . D .
  • 13. 昭君出塞的时期是(    )
    A . 汉武帝 B . 汉景帝 C . 汉文帝 D . 汉元帝
  • 14. 《论语》中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下面不属于齐桓公称霸原因的一项是(    )
    A . 齐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实力增强 B . 任用管仲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C . 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D . 提出“尊王攘夷”口号
  • 15. (2019·长春模拟) 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班超 D . 陈胜
  • 16. 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不敢再轻易南下,是在哪一战争之后?(    )
    A . 官渡之战 B . 赤壁之战 C . 淝水之战 D . 巨鹿之战
  • 17. 王明同学在了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段历史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理下面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 . 商汤战胜夏朝的启,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C . 商朝的最后一个王纣,修筑豪华宫殿,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最后被灭。 D .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
  • 18. 下图所示工程修筑于战国时期,至今仍碧水长流。如果想一睹这一古代工程的风采,应该到(    )

    A . 浙江绍兴 B . 湖北随县 C . 四川成都 D . 河南
  • 19. (2015七上·大同期末)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

    A . 兴办私学 B . 创立儒学 C . 开办太学 D . 创设科举制度
  • 20.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人才辈出,留下许多佳话。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就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 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 . 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 . 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 . 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二、判断(共10分)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大题,共30分)
  • 32. 读图学史: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1) 上面图片展现的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这条交通要道被称为历史人物对开辟这条历史要道贡献最大。
    2. (2) 根据第一幅图这条交通要道的主要路线,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区(地点) 。

      A :B: F:

      并概括“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 (3) 这一历史事件是在皇帝统治时期。
    4. (4) 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的官职是            ;它的设置标志着
  • 33.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

    材料二: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到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体现了孔子什么主张?他是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
    2. (2) 材料二中的“致命打击” 的件事指的是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历史现象?

    3. (3) 材料三的主张是提出来的?
  • 34. 改革和统一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材料一 】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材料三】据《北史》记载:“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1. (1) 据材料一,“商君”是,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

      商君的做法和“始皇”“并天下”有何关系?

    2. (2) 据材料二,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创立了制度。为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他又采取了 、 措施?
    3. (3) 材料三中的“魏主”是,材料三反映了“魏主”的措施是

       

    4. (4) 你最赞同谁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