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一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57 类型:月考试卷
一、 选择题
二、非选题
  • 23. (2020八上·苍南月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世界瞩目,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合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这些措施促进了……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摘自人教版七上历史教材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回答:为顺应生产力发展, “ 商君 ” 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史记 · 李斯列传》中又是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
    3. (3) 根据材料三 以及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 ,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4. (4) 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 24. (2020八上·苍南月考) 先泰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创新,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国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学与诗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国主要接受三晋学术。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二: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可使(民众)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故曰: “仁者无敌。

    ——摘自《孟子》

    材料三:夫严刑者, 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摘自《韩非子》

    材料四:春秋战国时 期各学派之间相互论争,彼此间批判和借鉴,使思想领域方面呈现出大放异彩的局面,也为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理论基....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 2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摘编自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 II

    1. (1) 材料一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怎样的历史局面?
    2.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孟子与韩非子在治国主张方面的不同之处。
    3. (3) 根据材料四,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相互论争的重要意义。
  • 25. (2020八上·苍南月考) 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东晋南朝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材料二:“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

    1. (1) 根据表格分析中国古代统治阶层中出现的重要趋势,结合所学说明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政治原因。
    2. (2) 材料 二 中 “ 自封建变为郡县 ” 指的是什么? 为加强对超越 “ 汉、隋、唐、宋 ”幅员辽阔 的部分 疆域 的有效治理,元朝统治者设置了相应的机构进行管理。请你举 两 例说明。
  • 26. (2020八上·苍南月考)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贯穿中国古代史的始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地方长官的任免,考核、奖惩悉操于中央政府和皇帝之手。当西汉出现了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政府的端倪时,贾谊向文帝建言:“欲使天下之治安, 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摘编自班固《汉书》

    材料二:唐末以来五十多年间,更换了五个朝代、八姓十三君。时人眼中,赵匡胤可能是五代

    后的第六代皇帝。“或谓宋之弱 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

    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无强臣之患.... 今人眼中,赵匡胤是三百多年

    赵宋皇朝的立国者.

    -摘编自邓广铭《宋史十讲》

    材料三:元统治者为了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设置地方区域,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摘编自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1. (1) 贾谊的建言在汉武帝的哪一政策中得以体现? ? 有什么历史作用?
    2. (2) 联系材料二,分析赵匡胤能成为 “ 三百多年赵宋皇朝立国者 ” 的原因。
    3. (3) 材料三反映了元朝哪一改革措施?
    4. (4)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发展史,并分析对我们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