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付费购买的VIP会员是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体
③购买会员特权能确保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的落实
④购买会员特权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生产者消耗了脑力和体力
①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强控制力和提高竞争力
③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 ④提高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增强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①尽快确立数字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用创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③加大对数字经济及其人才培育的财政支持④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①扩大再生产,增加就业岗位 ②抵扣居民部分消费支出,刺激居民消费
③企业销售增加,去除库存 ④居民收入提升,收入预期稳定 ⑤带动社会总需求回升
①保障了公民的决策权和知情权 ②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③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④可以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感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决定权
②公民在立法面前一律平等,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该决定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履行义务能确保权利的实现
①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②坚持重心下移,保障和扩大公民当家作主权利
③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基层民主自治活力 ④将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
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 ②体现了人民政协履行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③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 ④是政协协助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平台
①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发展民族团结事业具有促进作用 ②西藏自治区人大享有立法自治权
③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④我国正在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①意识具有计划性,能准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 ②实践具有历史性,是不断发展着的历史的活动
③规律具有稳定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运动具有绝对性,承认运动是我们行动的依据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价值选择必须立足人民群众利益 ④价值创造必须利用社会客观条件
材料一 2019年我国对外贸易差额(亿元)变化图
注:2020年1-7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2619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5.2%。其中,出口10852.7亿元,下降1.4%;进口15340.4亿元,下降22.8%。
材料二 2020年9月4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辞时强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带动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这次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广泛应用,对促进各国经济稳定、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放眼未来,服务业开放合作正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奋力争取温饱(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党和政府带领人民迅速恢复生产,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直至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明显改善,但总体上仍然处于奋力争取温饱的阶段。
▷稳定解决温饱(1979-1991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城市国营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扩大和一系列收入分配改革措施的出台,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较改革开放初期都有了明显提高。
▷实现总体小康(1992-2012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又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热潮,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落实一系列居民增收政策,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迈向全面小康(2013-2018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实施,重点群体收入增长措施持续发力,精准扶贫政策深入推进,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生活的历史性跨越。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建议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2019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组织开展前期研究,中央财办和国家改革发展委委托国家高端智库等多家机构就重大课题开展了研究;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开展专题研究讨论,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文件起草组,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领导研究规划建议稿的总体框架、基本思路、指导原则和重要内容,把握大方向、确定大思路、提出大战略。
2020年3月和8月,党中央两次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网上征求意见,网上留言有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了1000多条意见和建议。
2020年7月至9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口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建议》的制定过程中彰显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大量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承包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近年来,国家开展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向农民“确实权、颁铁证”。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意见》指出,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三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对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产生深远影响。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