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邵阳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1-03-25 浏览次数:17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60分)
  • 1. 《三字经》里说:“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维系西周长久统治的重要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皇帝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2.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古代思想家是(    )
    A . 老子 B . 孟子 C . 墨子 D . 韩非子
  • 3.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下列有关道家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 B .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 C . 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 .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 4.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    )
    A . 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B . 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C . 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 . 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 5. 汉初统治者“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 废分封,设郡县 B . 郡国并行 C . 平定七国之乱 D . 北击匈奴
  • 6. 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有关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统一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②西晋是短暂统一的王朝

    ③从冲突到和平交往,走向交融  ④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7. 假如你生活在唐太宗时代的长安,不可能看到的社会现象是(    )
    A . 开创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B . 鸿胪寺官员接待朝鲜的使者 C . “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粮价低廉”的景象 D . 亚、非地区许多国家的使者、商贾等不断来唐朝访问
  • 8. 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历程。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时间

    选官制度

    A

    战国

    察举制

    B

    西汉

    世卿世禄制

    C

    隋唐

    科举制

    D

    宋代

    九品中正制

    A . A   B . B   C . C   D . D
  • 9. 下列杰出的著作,成书于东汉的有( )

    ①《九章算术》②《氾胜之书》③《离骚》④《伤寒杂病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0. (2018高一下·泰州期中) “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权力分散局面出现在(    )
    A . 秦朝 B . 隋唐 C . 宋朝 D . 明清
  • 11. 如图所示的地方行政制度创立于(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 12. 北宋时期与之相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有辽和西夏,下列与这两个政权的建立对应正确的少数民族是(    )
    A . 契丹族、党项族 B . 党项族、契丹族 C . 女真族、党项族 D . 蒙古族、党项族
  • 13. 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以下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门第观念淡化 B .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 . 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放松 D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14.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对此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火药加速了骑士阶层的衰落 B . 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C . 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 D . 印刷术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 15.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

    A . 汉代的内外朝官制 B . 唐代的三省制 C . 明代的内阁制  D . 清代的八旗制度
  • 16. 秦朝时开始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到清朝时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主要是指(    )
    A . 废丞相权分六部 B . 设立内阁 C . 设中外朝 D . 设置军机处
  • 17. 黄宗義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这表明黄宗羲(    )
    A . 提倡经世致用 B . 批判盲从权威 C . 注重个人修养 D . 反对君主专制
  • 18. 下面是中国近代某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据此推断,该条约是(    )

    ①割让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接受协定关税④开放五口通商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9.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为振兴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这个方案是(    )
    A . 《海国图志》 B . 《天朝田亩制度》 C . 《资政新篇》 D . 《变法通议》
  • 20. 有人指出,这个条约是清统治者给自己立下的“空前的卖身契”,标志着清统治者彻底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人评价的是(    )
    A . 《天津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21.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全国革命的发展。此“革命”是指(    )
    A . 戊戌变法 B . 义和团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国民大革命
  • 22. 某班排练了部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请“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来救治中国。这部历史剧反映的是(    )
    A . 维新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新文化运动 D . 中国共产党成立
  • 23. 在一次历史课上,某老师用“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英汇聚、开天辟地”4个词语形容中共某次会议。这次会议召开于(    )
    A . 1919年 B . 1921年 C . 1924年 D . 1927年
  • 24. 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
    A . 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B . “宁汉合流” C . 皇姑屯事件 D . “东北易帜”
  • 25. 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定为“国家公祭日”,以纪念哪一事件的受难同胞?(    )
    A . 旅顺大屠杀 B . 九一八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南京大屠杀
  • 26. 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围军队粉碎日军妄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企图的会战是(    )
    A . 淞沪会战 B . 太原会战 C . 徐州会战 D . 武汉会战
  • 27. 口口口口标志着在解放战争进程中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口口口口”应为(    )
    A . 中原突围 B . 淮海战役 C . 百团大战 D . 挺进大别山
  • 28.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
    A . 日内瓦会议 B . 万隆会议 C . 开罗会议 D . 雅尔塔会议
  • 29. 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反映了(    )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A . 中苏关系开始解冻 B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 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 D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3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召开了许多重要的会议,其中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
    A . 八七会议 B . 遵义会议 C . 七届二中全会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 3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

    请回答:

    1. (1)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列强发动了几次侵华战争?
    2. (2) 每次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对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园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

    ——《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 具体概括为哪三个政策?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影响。
    3. (3)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主要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