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客观性试题(每题1.5分,共40道题,共计60分)
  • 1.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

    A . 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 B . 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 . 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 . 使用畜力马排鼓风冶铁
  • 2.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 . 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 . 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 . 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 3.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    )

    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②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带有开放性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4.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下列各项符合唐代手工业状况的是(   )
    A . 冶铁业中开始使用灌钢法 B . 开通丝绸之路产品远销欧亚 C . 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 .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 5.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      ②两汉出现了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③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灌钢法  ④秦朝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6.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曾祖父)无泽为汉市长。”由此可见,司马迁曾祖父从事的应是(    )

    A . 商业贸易管理 B . 军政事务管理 C . 行政机构管理 D . 文化典籍管理
  • 7.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唐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等沿海港口城市都繁盛一时。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造船技术先进 B . 航海技术的发达 C . 海上贸易兴盛 D . 晓市、夜市繁华
  • 8.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下列经济现象发生在宋朝的是(    )

    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②“交子”出现   ③出现了柜坊与飞钱  ④打破了市与坊的界限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9.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它”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造成了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它”是指(    )
    A . 重农抑商政策 B . 土地兼并的加剧 C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D . “闭关锁国”政策
  • 10.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自治区辖2市、1专区、17县它直接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多党合作的制度 D . 完全自治的制度
  • 11.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2012年,想出门打工挣钱改善家庭生活的王秀贤女士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步入人民大会堂参与国家大事投票。她以农民工的身份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这种现象 (    )

    ①可使这一阶层的诉求得到更加直接、有效的表达 ②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体现 

    ③王秀贤是农村走向富裕的成功代表 ④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2.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一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部宪法都体现了(    ) 
    A . “三权分立”理论 B .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 C . “人民主权”思想 D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13.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周恩来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走向天安门。”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五四运动,那么后一个是指(    ) 
    A . 开国大典 B . 1949年北京政协会议 C . 北平和平解放 D . 全国一届人大
  • 14.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基层人民代表选举。广东省归国华侨陈聪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说:“我活了90多岁,到过许多国家,没见过这样民主的选举。”这表明我国正逐步形成(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 直接的村民选举制度
  • 15.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中国人起名往往追逐时代潮流,因而带有时代的烙印。比如:“大跃进”时期,许多人起名叫“超英”“卫星”“红旗”等。依此类推,与“卫红”“卫东”等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 . 新中国成立 B . 抗美援朝 C . “文化大革命” D . 解放战争 
  • 16.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标志是(    )
    A . 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17.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下列属于新时期民主制度创新的是(    )
    A . 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自治 B . 平反“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冤假错案 C .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 .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8.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并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

    A .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 .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 . 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D . 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 19.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学习“一国两制”后,四位同学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符合“一国两制”理论的是(    )
    A . 甲:“一国两制”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 B . 乙:“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C . 丙:“一国两制”会很快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D . 丁:“一国两制”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港澳回归问题
  • 20.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A . 《告台湾同胞书》 B . 香港回归 C . 达成“九二共识” D . 澳门回归
  • 21.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三通”。海峡两岸由敌对隔绝转向频繁交流的原因有(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 ②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的措施 ③台湾当局被迫逐渐放松对两岸“三通”的限制 ④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和努力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②③
  • 22.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新中国成立之初,针对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立斗争的国际形势,我国采取了独具特色的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这实质上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征(    )
    A . 尽快获取国际承认 B .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 . 反对霸权主义 D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 23.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1961年一篇题目为《老挝和不幸的城市》的社论,说日内瓦是“一个不幸的城市”,理由是:七年前的一次会议,“我们(指美国人)曾经在这里勉强地同中国共产党坐在一起”。这会议是(    )
    A .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B .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基本方针 C .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决议
  • 24.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存在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但这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会议的内容(    )
    A . 日内瓦会议 B . 万隆会议 C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 第一届不结盟国家会议
  • 25.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人物是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即:中国来了)。”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要是因为(    )
    A .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B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26.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印中友协会长曾说:“世界上的领导人,能多一些像周总理的,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下列是周恩来总理参加的外交活动的一部分,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参加日内瓦会议 ②会见美国特使基辛格  ③会晤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④出席万隆会议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④③② C . ④①②③ D . ④①③②
  • 27.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失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方面、多层次、立体化的布局。下列事件反映这一布局的是(    )

    ① “一带一路”倡议      ②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不结盟运动             ④ 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8.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古代中国对新航路开辟做的重大贡献是(    )
    A . 提出了地圆学说 B . 火药的发明 C . 造船技术的传播    D . 指南针的应用
  • 29.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对当时的地圆学说提供了确证的是(    )
    A . 达•伽马的航行 B . 哥伦布的航行 C . 迪亚士的航行 D . 麦哲伦的航行
  • 30. (2021高一下·长春期中)    1750 年,沃尔波尔写道:“英国上院一一这个自由的庙宇,新基督教的堡垒……一直在挖空心思寻找办法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可怕的黑奴贸易”。“黑奴贸易”是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的,其中的“三角”是指(    )

    ① 欧洲          ② 亚洲          ③ 北美洲          ④非洲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31. (2024高一下·图木舒克期中) 16世纪以来,殖民主义的罪恶主要表现为(    )

    ①屠杀当地居民   ②掠夺财富、资源和劳动力   ③贩卖黑人奴隶   ④开拓商品市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2.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英国在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    )
    A . 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B . 荷兰、法国、葡萄牙 C . 西班牙、荷兰、法国 D . 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 33.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血腥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 . 增强殖民者国家实力 B . 满足殖民统治者奢侈生活 C .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D . 加强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物质基础
  • 34.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这一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D . 经互会的成立
  • 35.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下列各项反映了两极格局下全面“冷战”事实的有(    )

    ①柏林墙的修建  ②越南战争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朝鲜半岛分裂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36.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1967年欧共体成立。其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组成欧共体的三个机构不包括(    )
    A . 欧洲煤钢共同体 B . 欧洲经济共同体 C .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 . 欧洲军事共同体
  • 37.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20世纪80年代末,曾经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抗衡了近半个世纪的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这场危机突出表现在(    )
    A .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B . 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 . 文化观念发生变化 D . 民族构成发生变化
  • 38.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性质类似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39.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20世纪90年代以后,历史学者们分别用了“别了,雅尔塔”“鼎足之势话欧盟”“走出低谷的俄罗斯”“风云际会看中国”等标题。由此推断90年代后世界发展的特征是(    )
    A .   多极化趋势加强 B . 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C . 俄罗斯走出低谷 D . 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 40.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哈佛大学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如“9·11事件”“巴以冲突”等,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
    A . “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 .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 C . 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 . 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二、 主观性试题(共2道题,共计4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