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英国 |
日本 |
美国 |
1871—1873 |
34.7% |
3.7% |
0.5% |
1901—1903 |
15.9% |
12.5% |
7.1 % |
1913 |
16.5% |
20.4% |
6.0% |
1919 |
9.5% |
36.3% |
16.2% |
①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总量逐年下降 ②日本逐渐成为主要侵华国家
③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列强之首 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
1949年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1950年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1953年 | 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
1963年 | 向雷锋同志学习 |
1978年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1992年 | 发展才是硬道理 |
2008年 | 北京欢迎你 |
2012年 | 中国梦 |
2018年 |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
材料
茶馆成形于唐代,到宋代,我国茶馆迎来了第一个发展兴盛期。据《朝野杂记》甲集卷十四《总论东南茶》统计,南宋绍兴末年, 东南十路产茶地计有66州,242县。《夷坚志》所记的宋人故事中, 有早行的人在茶邸之中等候官府开门办公。《太平广记》记韦浦在行途中与人一路说话,“俄而憩於茶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年间的汴京,凡闹市和居民集中之地,茶坊鳞次栉比,如潘楼东街巷的茶馆:“……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晚即散,谓之鬼市子”。南宋年间的临安“处处各有茶坊”,“今之茶肆,刻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 《梦粱录》载:“大街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皆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又有茶肆……亦有诸行借工卖伎人会聚行老,谓之市头”。
——摘编自刘清荣《宋代茶馆述论》等
材料一
“康乾盛世”一说始于何时?根据史料记载,这一说法最早可追溯到康熙五十二年(1713),当时康熙帝以“恩诏”的形式宣布,实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也是时人最早的关于对自身所处时代的评定。乾隆帝曾也宣称:“比年以来西域大奏肤功,国家势当全盛”,“方今国家全盛,府库充盈”……“盛世”“全盛”等词汇经常在清朝臣民之口出现,并在乾隆时期的社会舆论中逐渐形成“盛世”意识。“康乾盛世”的这种历史记忆逐渐成型,也被文人学士广泛接受,记载下来并流传至今。
——李强、徐康宁、魏巍《“康乾盛世”真的存在吗?——基于经济数据测算的分析》
材料二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的康乾盛世,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在这一时期,经济得到显著发展,全国耕地面积增加。据统计,1661年全国耕地面积5493576顷,1685年增加到6078430顷,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已达7807290顷。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増加。据档案记载,1678年户部存银仅333万余两,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7894万余两。顺治年间全国人口仅为1000多万,到乾隆末年达3亿。
——摘编自邱树森等《新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以给乾隆祝寿为名出使中国。他们在中国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强制征来拉纤的民夫“好些半光着身子的人,看上去缺乏营养,疲劳衰弱不堪”。在清王朝“一条确立的顺从原则,足以抹杀、消除人性的一切尊严”。
——摘编自[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材料
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美国九个国家相继成为世界强国。强国兴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十分复杂的,但其中仍有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原因。
强国兴盛的主要原因包括:(一)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创造政治稳定的局面;(二)发展经济,奠定国家强盛的基础;(三)坚持对外开放,防止闭关自守;(四)重视创新,不断改革;(五)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六)善于抓住机遇,果断决策。
强国衰落的主要原因有:(一)穷兵黩武,逞强争霸;(二)骄傲自大,故步自封;(三)丧失机遇,应对失策;(四)激烈竞争,强弱易位。
——摘编自齐世荣 钱乘旦 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根据材料,提取材料中至少两条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释。(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阐释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