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欧美国家出现了城市化的浪潮 ②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被大大推动
③人口数量高速增长 ④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①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面向社会 ②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出现了城市化
③大学开始出现 ④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日趋激烈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欧洲国家的学校数量大大增加,教育内容日趋合理化、科学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大众化教育开始形成。
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0年,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材料三:1800年,伦敦有100万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伦敦人口数量达到236万。1801年,巴黎有将近55万人,1851年猛增到100万人以上。1800年,维也纳人口数量约为25万,柏林人口数量约为17万,到1850年,维也纳的人口数量已超过44万,柏林人口数量也增长到42万。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数量从900万增加到1800 万。美国19世纪20年代人口数量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数量已超过1亿。
材料一 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以上。
材料二 1850~1900年,伦敦和纽约的人口分别从268万和70增加到658万和344万。到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
材料三 1911~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文明史》等
材料一 1770-1840年,英国工人每天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长期以来, 英格兰东南部是英国经济的重心。北部贫穷落后,南威尔士几乎无人居住。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生产通步向英格土西此部、南威尔士等地扩展,形成了是曼彻斯特等新的工业城市。.……1760—1814年,5万人以上的城市由2个增加到24个
材料二 1870年以后,工业革命进人第二阶段,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 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科学的作用凸显,并逐渐成为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最突出的是在电力,钢铁、化工工三大部门,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城市化处于初步形成阶段,这一时期以纽约为中心,初步形成一个城市体系、对周围地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带动整个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的城市化的起点已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建立在东部工业的纵深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起点高。此时的城市工业企业一开始就是大规模企业,能够更多地利用新技术、新产品。
——摘编自赵明杰《浅析美国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