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八校联盟2021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1-04-22 浏览次数:263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珠穆朗玛峰(27°59′14"N,86°55′26"E)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脉中。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八名登山队队员成功从北坡登上峰顶,对珠峰山体的"身高"进行了继1975年和2005年后的第3次测量。同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同时宣布珠峰最新测定的高程为8848.86米。下图为"珠峰测量攀登部分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登山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三号营地位于一号营地的东北方向 B . 前进营地至一号营地路段的平均坡度最大 C . 二号营地和峰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400米 D . 一号营地至峰顶登山线路大体沿山脊方向
    2. (2) 队员此次登顶并在峰顶停留了约150分钟,在此期间(   )
      A . 海口(110°10′E)太阳高度不断变大 B . 洛杉矶(118°22'W)进入到新的一天 C . 东京(139°41'E)旗杆日影逐渐变短 D . 罗马(12°29'E)与北京始终在同一天
    3. (3) 三次测量高程不等说明珠峰身高随时在变化,造成其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

      ①板块张裂 ②地震活动 ③全球变暖 ④风化侵蚀 ⑤地壳抬升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③④⑤
  • 2. 由石灰岩构成的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附近,主峰海拔1087米,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被称为"上帝的餐桌"。受海风的影响,山顶常有大片的云团环绕,被称为"上帝的桌布"。读桌山位置示意图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测桌山主峰“桌面”形成的地质过程(   )
      A . 外力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 . 外力沉积一地壳下沉一外力侵蚀 C . 地壳下沉—外力沉积—外力侵蚀 D . 岩浆侵入—岩石变质一外力风化
    2. (2) "上帝的桌布"通常只环绕在桌山顶上,不会蔓延到山下。影响该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桌山(   )
      A . 山麓地带多河流分布 B . 山体四周陡峭顶部平坦 C . 所处地区沿岸暖流流经 D . 所处地区的降水稀少
    3. (3) 当地欣赏和拍摄"上帝桌布"的最佳季节及其原因是(   )
      A . 夏季 盛行上升气流,利于云雾产生 B . 夏季 晴天多,光线好,白天海风较强 C . 冬季 西南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多云雾 D . 冬季 盛行下沉气流,利于云雾停留
  • 3. 河流中冰块阻塞水流造成水位上涨的现象,称为凌汛。下图为我国东北平原某河流甲、乙两处水文站2019年记录的即时流量数据(时间点为北京时间13点)。该河流春秋两季有凌汛现象,且仅出现在甲乙之间河段,该河段长约200千米。该河段结冰期流量来自冰下水流,河面冰层及周边积雪融化,造成流量增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乙相比,甲水文站所在河段  (  )
      A . 纬度高,海拔高 B . 纬度高,海拔低 C . 纬度低,海拔高 D . 纬度低,海拔低
    2. (2) 4月下旬,乙水文站流量变小,其原因是周边地区  (  )
      A . 气温上升 B . 气温下降 C . 积雪厚度变小 D . 积雪面积变小
    3. (3) 甲乙之间发生凌汛的日期是  (  )
      A . 3月16日 B . 4月1日 C . 4月16日 D . 5月1日
  • 4. 风障是我国北方地区在苗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简单的保护设施,由基埂、篱笆和披风组篱笆多用芦苇、高梁或玉米秆等材料编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地区某风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研究,风障能增加区域积雪量,其主要原因是(   )
      A . 增加降雪 B . 挡风阻雪 C . 减少风蚀 D . 降低温度
    2. (2) 风障畦一般位于风障的(   )
      A . 西南部 B . 东北部 C . 东南部 D . 西北部
    3. (3) 篱笆前方再设置塑料膜能显著促进苗木生长,主要是因为塑料膜增强了(   )
      A . 光照强度 B . 防风性能 C . 保暖性能 D . 水分条件
  • 5. 气温直减率是模拟山地气候、生态过程的输入参数,亦是气候变化的基础资料,其与太阳辐射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植被遮蔽率呈负相关。秦岭是中国重要的气候、生态分水岭,其主峰太山南北坡气温直减率季节变化明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中坡向的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
      A . 甲坡为南坡,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直减率高 B . 甲坡为北坡,冬季降水少植被稀疏,气温直减率低 C . 乙坡为南坡,夏季降水多植被茂密,气温直减率低 D . 乙坡为北坡,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深刻,气温直减率高
    2. (2) 贾平凹《太白山记》中写到∶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关岭主峰太白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 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 . 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 . 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 6. 下图为"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规律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反映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及特点是(   )
      A . 低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 B . 高质量发展过程与工业化水平呈正相关 C . 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相关性不大 D . 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达80%以上
    2. (2) 推动中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合理措施是(   )
      A . 扩大城市工业规模 B .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C . 积极发展超级大城市 D . 紧缩城市人户政策
  • 7. "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约1.2 至2.0米,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如图所示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 . 采光和防风 B . 通风和排水 C . 御寒和防沙 D . 防潮和防盗
    2. (2) 岭南地区民居其前后建筑之间空隙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多地少 B . 地高林密 C . 河宽岸窄 D . 船多车少
  •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迁移可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迁移阶段

    迁入地

    迁出地

    阶段一(20世纪80年代)

    东部沿海地区

    西部、中部地区

    阶段二(21世纪以来)

    西部地区

    中部、东部地区

    阶段三(2018年以来)

    东中西部协调均衡发展,资源密集的中西部地区着力发展粗化工;东部地区着力发展精细化工,将发展重点集中在低碳资源利用、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上,继续引领我国化学工业转型升级。

    1. (1) 20世纪80年代,东部沿海地区承接中西部化学工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是(   )
      A . 航海业发达,面向国际市场 B . 率先对外开放,投资环境优 C . 劳动力众多,城市化水平高 D . 工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 (2) 进入东中西部均衡发展阶段的化学工业,空间布局特点是(   )
      A . 中西部重点发展化工资源开采业 B . 东部沿海着力打造绿色精细化工 C . 中部地区尽量压缩化工生产规模 D . 东中西部均衡布局高中低端化工
  • 9.     2020年末,一场跨年"霸王级"寒潮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寒潮橙色预警。下图为"我国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寒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寒潮强烈降温使农作物受到冻害尤以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 B . 侵入我国的寒潮多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而来 C . 寒潮常带来严寒、大风、降雪和霜冻天气 D . 寒潮是一种高压系统直接控制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2. (2) 与西安相比,成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势高,寒潮影响不到 B . 北部有山地阻挡 C . 纬度较低,寒潮难以到达 D . 亚热带气候区,气温较高
  • 10.   “虚拟耕地”是指商品贸易中的产品在生产地或消费地生产所需要的耕地资源数量。近十几年中国成为虚拟耕地的净进口国,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的虚拟耕地净进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促使中国成为粮食虚拟耕地净进口国的主要因素有(   )

      ①国际上的粮食产量高

      ②国际上的粮食价位低

      ③中国是人口大国

      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⑤中国农业技术水平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2. (2) 国际环境安全事件有时会导致很多国家限制粮食出口,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国应该(   )
      A . 维持中国粮食贸易中稳定的贸易结构 B . 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投资到中国农业领域 C . 多进口单产高的粮食品种 D . 在各区域之间实现虚拟耕地的“调动”
二、综合题
  •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高原、山地约占全国面积3/5,其余为平原,滨海多沼泽和沙丘。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及赛赛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莫桑比克规划在南部地区种植3万公顷甘蔗用于乙醇生产,加上其他能源较大的开发潜力,使之成为非洲能源可开发量储备大国。

    材料三:林波波河下游赛赛市附近的农业园是中国在非洲的最大规模水稻项目,该项目集水稻种植、仓储、加工、销售于一体,规划开发2万公顷可耕种土地。

    1. (1) 林波波河河口南段海岸附近分布有大面积沙丘,试说明其形成过程。
    2. (2) 简析莫桑比克清洁能源开发的自然条件。
    3. (3) 分析降水特征对该农业园水稻生产的影响。
  • 12. (2021·山东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TCL波兰工厂主要负责液晶电视组装和销售,原材料来源于中国。2011年中国开往“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目的地主要是欧洲)的快速货物班列——中欧班列开通。波兰工厂位于车站附近,货物可在三天内覆盖欧洲大部分国家。2016年之前该公司原材料供应采用传统运输方式,因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速度而采用大批量生产备货模式,并建设天量原材料和产品仓库。2016年后,该公司以中欧班列为跨国运输载体,运输时间由38天缩短为16天,采用一“全球流动的即时生产”(下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推测波兰工厂原来的传统运输方式并说出中欧班列的优势。
    2. (2) 说明中欧班列给波兰工厂传统生产组织方式带来的变化。
    3. (3) 分析TCL波兰工厂“全球流动的即时生产”方式对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 13.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中陇南地区以资源型工业为主,有色冶金工业比重占工业结构的一半以上。

    材料二 下图为陇南地区某河谷1月份晴天平均气温时空分布图,下表为白龙江中游河谷滑坡坡向统计表。

    坡向

    沟谷数

    滑坡数

    面积(千米2)

    滑坡平

    均坡

    度(°)

    平均高

    度(米)

    流域

    滑坡

    北岸(阳坡)

    42

    137

    790.46

    379.42

    30.5

    1 500

    南岸(阴坡)

    12

    39

    49.17

    4.17

    37

    1 500

    1. (1) 指出该河谷气温低于坡中部的时段,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其形成原因。
    2. (2) 从地形方面分析陇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的区位条件。
    3. (3) 简析白龙江中游地区北岸滑坡灾害的特点及自然原因。
    4. (4) 下图为陇南市(约105°E)某楼房方位示意图,画出春分日北京时间15时该楼房南阳台的光照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