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北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教学质量检...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5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一上·北海期末) 2020年小华考取郑州大学,如图所示为小华上学途中智能手机上显示的某次导航郑州站到郑州大学的具体路径,图中推荐郑州站到郑州大学路线有两个数据,35分钟,18.7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研究小华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不可以把小华看作质点 B . 35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 C . 18.7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位移的大小 D . 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不可以算出此次行程平均速度的大小
  • 2. (2020高一上·北海期末) 2020年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火箭全长约53.7m,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起飞质量约849t,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t,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在这则新闻中涉及了质量、长度和时间及其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B . 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N、m、s C . 秒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三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D . kg、m/s、N是国际单位的导出单位
  • 3. (2020高一上·望谟期末) 跳水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如图所示,一运动员站在3m跳板上,图中F1表示人对跳板的弹力,F2表示跳板对人的弹力,则(   )

    A . 先有F1后有F2 B . F1与人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F1和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因人离开跳板前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所以F2大于F1
  • 4. (2020高一上·北海期末)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从同一起点沿平直路面步行时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8s末甲、乙两人一定相遇 C . 0~8s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 D . 8s末甲、乙两人速度相等
  • 5. (2020高一上·北海期末) 一辆卡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因路口出现行人而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开始刹车计时,已知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 则6秒末的速度大小为(   )
    A . 1m/s B . 2m/s C . 0 D . 4m/s
  • 6. (2020高一上·望谟期末)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与连接在天花板上的细线和连接在竖直墙上的水平轻弹簧连接,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此时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弹簧的伸长量为(   )

    A . B . C . D .
  • 7. (2020高一上·北海期末) 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若滑板和运动员以初速度v0=16m/s冲上倾角为θ= 足够长的滑雪轨道,已知滑板的质量为2kg,运动员质量为m=73kg,滑板与斜坡间动摩擦因数μ=0.25,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sin =0.6,cos =0.8,则运动员沿斜坡上滑的最大距离为(   )

    A . 4m B . 6m C . 8m D . 16m
  • 8. (2020高一上·北海期末) 一个质量是60kg的人站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升降机的顶部悬挂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下面挂着一个质量为m=5kg的物体A,当升降机运动时,他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g取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处于超重状态 B . 人处于失重状态 C . 升降机一定向上减速 D . 升降机加速度大小为4m/s2
二、多选题
  • 9. (2020高一上·北海期末) 甲、乙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 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B . 两辆小车在t=4s时相遇 C . 两辆小车同时开始运动 D . 相遇前甲、乙最远距离为3m
  • 10. (2020高一上·北海期末) 如图所示,三根轻质细绳a、b、c悬挂P、Q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保持静止状态,轻绳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45°,轻绳c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 轻质细绳a的拉力大小为2 mg B . 轻质细绳b的拉力大小为2.5mg C . 轻质细绳c的拉力大小为2mg D . 轻质细绳a、b、c的拉力依次减小
  • 11. (2020高一上·北海期末)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推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I、II、III,使其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I对II的弹力为6N,II对III 的弹力为4N,II的质量是1kg,则(   )

    A . III物体的质量为2kg B . III物体的质量为4kg C . III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 D . III物体的加速度为1m/s2
  • 12. (2020高一上·北海期末) 如图所示,半径相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E和半圆柱体M靠在一起,E,M之间无摩擦力,E的重力为G,M下表面粗糙,E,M均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过E的轴心施以水平作用力F,可缓慢地将E拉离平面一直滑到M的顶端,整个过程中,M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对该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面所受M的压力逐渐增大 B . 地面对M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 . 开始时拉力F最大,且为 G,以后逐渐减小为0 D . E,M间的压力开始时最大,且为2G,以后逐渐减小到G
三、实验题
  • 13. (2020高一上·望谟期末) 实验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安装好的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图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某次实验时OB细绳所连接的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示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N;
    2. (2)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 用两把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与用一把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次O点的位置可以不同 B . 用铅笔挨着细绳画出直线,即为拉力的方向 C . 用测力计拉细绳时细绳要与白纸平行 D . 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3. (3) 某次实验中在坐标白纸上作出两弹簧测力计的力的图示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合力的图示,并测量合力的大小为N(每格边长的长度表示1N,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4. (2020高一上·北海期末) 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平衡摩擦力时,该组同学先调节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______。
      A . 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钩码个数,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 . 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钩码,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 . 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钩码,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 (2) 图乙是某次实验中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中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若相邻计数点记为A、B、C、D、E、F、G,它们到O点的距离已标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49.5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填“大”或“小”)。

    4. (4) 在“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时,该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丙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5. (5) 该同学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物理学思想方法为______。
      A . 极限法 B . 比值法 C . 理想化模型法 D . 控制变量法
四、解答题
  • 15. (2020高一上·北海期末)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物块置于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上,在沿斜面向上外力F作用下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假设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求F大小的取值范围。

  • 16. (2020高一上·北海期末) 若火箭由静止发射竖直升空时加速度大小为100m/s2 , 第1s末从火箭掉出一可视为质点的碎片,忽略空气阻力,取 ,g=10 m/s2 , 求:
    1. (1) 碎片最高可上升到的高度;
    2. (2) 碎片从运载火箭上掉出之后到落回地面的时间及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 17. (2020高一上·北海期末) 如图甲所示,一足够长的粗糙水平传送带在电机的带动下以恒定的速度v=4m/s沿顺时针方向运动,质量mA=1kg的小铁块A和质量mB=2kg的长木板B叠放在一起,A位于B的右端,在t=0时将A、B轻放到传送带上,最终A恰好没有滑离B,A、B在0~1s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 (1) 0~1s内A,B的平均速度大小;
    2. (2) A、B间的动摩擦因数;
    3. (3) B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4. (4) 长木板B的长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