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统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17 浏览次数:24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我国北斗导航系统是世界上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如图所示为某汽车导航仪导航时的一张截图,图中可供选择的路径有3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观察汽车在图中的位置时,不能把汽车看作质点 B . 第2条路径中的“2小时52分”表示的是某个时刻 C . 3条路径中只有两条汽车的位移是相同的 D . 3条路径不同,但汽车的位移都相同
  • 2. 至“十三五”末,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3.79万公里,拥有世界上运营里程最多的高速铁路,中国高铁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假设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后速度达到 ,而后沿实际路径继续加速达到最高运行速度。则列车在前 内运动的(   )
    A . 加速度大小为 B . 加速度大小为 C . 位移大小为 D . 平均速度大小为
  • 3. 首飞标志着中国航空产业和大飞机事业的起飞。如图所示为 大飞机着陆时在平直跑道上做减速运动的 图像,大飞机在跑道上着陆时速度为 ,整个滑行的 时间内运行距离为 。大飞机在跑道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最大加速度 B . C . D . 平均速度
  • 4. 如图所示,有一只小瓢虫在水平放置的半球形碗内,从最低点a缓慢的爬到接近碗沿的c点。关于该过程中小瓢虫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a点所受合力最大 B . 在b点所受支持力最大 C . 在c点所受摩擦力最大 D . 在c点所受支持力最大
  • 5. 如图所示,用手握住竖直方向悬空的水杯保持静止,为防止水杯脱落,往往会用力握紧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增大手握杯子的力,则杯子所受的摩擦力增大 B . 若往杯中加水,则杯子所受的摩擦力增大 C . 若往杯中加水,则杯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D . 若往杯中加水,则必须增大手对杯子的压力
  • 6.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的位置一时间图像,其中,甲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乙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根据以上信息可知(   )

    A . B . 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C . 从0到 末,两车经过的位移相同 D . 时刻,两车的速度相同
  • 7. 在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 的小物块处于静止状态,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现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拉物块,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假设物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B . 时,物块所受的摩擦大小力为 C . 时,物块达到最大速度 D . 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 8. 如图所示为某健身者做竖直方向的引体向上体能训练,他两手握紧单杠a、b两点,a、b两点间距离略大于肩宽,身体悬停,接着用力上拉,下颚超过单杠;然后身体下降,最终再次悬停在单杠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上升过程中,人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 . 悬停时,人对杠的拉力与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若两手握杠的a、b两点距离增大,悬停时每条手臂对躯干的拉力变大 D . 若两手握杠的a、b两点间距离增大,悬停时手与杠之间摩擦力大小不变
二、多选题
  • 9. 如图甲所示,为传送带实物装置,其简化后的截面图如图乙所示。已知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皮带传送速度 。在传送带最低点M轻放一小物体,一段时间后到达最高点N,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之间的距离为 ,假设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B . 从M运动到N用时 C . 从M运动到N用时 D . 若增大传送带的速度,物体从M运动到N的时间不变
  • 10. 一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加速度测量仪”。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将一个小木块中间打孔套在光滑固定横杆上,木块两侧连接相同的轻弹簧,轻弹簧的另一端与盒子内壁连接。当盒子水平静止时,木块位于杆的中点,且轻弹簧处于原长。车直线行驶,测量时,将盒子固定在车上且横杆与车身平行,某时刻发现木块向N方向移动了 ,已知木块质量为 ,两轻弹簧劲度系数均为 ,弹簧的变化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车正在向右运动 B . 此时该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C . 此时该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D . 将横杆上用相应的刻度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则中点刻度值为0,两侧刻度值对称且均匀
  • 11. 如图所示,甲、乙两倾角相同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甲光滑,乙粗糙,P物块质量为m,Q物块质量为M,将P叠放在Q上并置于斜面底端。第一次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Q上,使 一起由静止开始沿甲斜面向上加速运动,此时加速度为 ,P所受摩擦力为 。第二次用同样的力F作用在Q上,使P、Q一起由静止开始沿乙斜面向上加速运动,此时加速度为 ,P所受摩擦力为 。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2. 某同学在做单手抛球游戏,手内有两小球,某时刻将a球以 的初速度由某一位置竖直向上抛出,间隔 时间后将b球以 的初速度在同一位置竖直向上抛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则两球一定不能在离手后相遇 B . ,则两球一定能在离手后相遇 C . ,则两球一定能在离手后相遇 D . ,则在b球达到最高点时两球相遇
三、实验题
  • 13. 某实验小组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用来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悬挂的弹簧旁边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实验时先挂一个钩码并记录弹簧稳定后指针所指的刻度读数,然后在弹簧下端再加挂钩码,同时记录指针所指的刻度读数,所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 ,g取

    钩码个数

    1

    2

    3

    4

    5

    6

    刻度尺刻度

    13.9

    17.8

    21.9

    25.9

    29.8

    33.9

    1. (1) 请在图乙中作出弹簧弹力与弹簧指针所指的刻度读数x的关系图像;
    2. (2) 由图像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保留1位小数);
    3. (3) 由图像可得弹簧的原长为 (保留1位小数)。
  • 14. 某班级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小车的前端为力传感器,可直接测量出轻绳上的拉力大小,小车的后端连接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时需先将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垫高来平衡摩擦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车加速运动过程中,槽码盘和槽码总重力的大小(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绳上拉力的大小。
    2. (2) 如图乙所示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点痕清晰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为纸带上选取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量出O到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由此可知,小车在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3. (3) 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三个小组分别得到 图像如图丙所示,若有一个小组忘记平衡摩擦力,则最可能的是丙图中的图线(选填“①”或“②”或“③”)。
四、解答题
  • 15. 如图甲所示为潍坊市政府广场两座百米多高的观光塔。游客乘坐观光电梯 就可以从1层到达观光平台。若质量 的人站在电梯平台上在 时由静止开始上升,运动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 。求该过程中:

    1. (1) 电梯运行的最大速度;
    2. (2) 人对电梯的最小压力。
  • 16. 滑雪是人们喜爱的冬季运动项目。某同学以 的初速度沿 的直雪坡匀加速滑下。已知雪坡的倾角 ,该同学连同装备总质量 ,运动中所受阻力 ,取 。求该同学:

    1. (1) 末的速度大小;
    2. (2) 在坡道上滑行的时间。
  • 17. 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自主制造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于2021年1月13日在成都下线启用。在某次样车加速性能测试中,当样车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静置于样车水平地板上的半球形凹槽内,一小球恰好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已知小球离凹槽最低点的高度 ,小球与凹槽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半球形凹槽的质量 ,半径 ,小球的质量 。求此时:

    1. (1) 样车的加速度大小;
    2. (2) 凹槽受到地板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 18. 如图所示,A、B两板靠在一起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小滑块静置于A板左端。已知滑块质量 ,每块板的质量均为 、长度均为 ,滑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现敲击滑块,滑块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最后停在B板的最右端。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 (1) 请计算并判断滑块在水平向右运动的过程中,A、B板是否运动;
    2. (2) 求滑块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
    3. (3) 滑块停在B板最右端后,再敲击A板左侧,两板立即以 的初速度向右滑行。请通过计算判断滑块是否会滑离A板。若能滑离,求滑离时滑块的速度大小;若不能滑离,求滑块最终距A板左端的距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