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1-05-27 浏览次数:8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 26. (2020七下·云南期末)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古代的统治者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唐请求通婚,于是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唐中宗时,应吐蕃首领尺带珠丹的请求,送金城公主入藏成亲,尺带珠丹高兴地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材料二:

    材料三: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为了加强对西藏、西北地区的管辖,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册封达赖和班禅;②建立金瓶掣签制度;③设置驻藏大臣;④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⑤设立伊犁将军。

    1. (1) 材料一反映唐朝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 (2) 材料二反映宋朝民族关系有何特点?
    3. (3) 请从材料三中分别找出清朝管辖西藏和新疆地区的措施各一项。(填写序号)
    4. (4) 请你谈谈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
  • 27. (2020七下·云南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摘自全国统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

    材料二:朱彧的《萍洲可谈》一书中写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晦阴则观…。”

    材料三: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当时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同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使得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南方的转移。

    ——摘自全国统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

    材料四: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介绍了中国的三大发明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其中哪一项发明改变了欧洲的作战方式?材料一、二都涉及到了哪一项发明?此项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
    2. (2) 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宋朝的海外贸易发达,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哪个朝代?
    3. (3)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按顺序依次写出我国唐、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
    4. (4) 综合以上材料内容,宋代经济文化和科技的高度发展,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
  • 28. (2020七下·云南期末) 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三: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同时还加强对西藏、台湾的管辖。

    材料四:“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

    ——2018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的图5是哪一朝代创制的货币?请写出图6所示灌溉工具的名称?
    2. (2) 材料二中“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指的是中国的哪一制度?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这一制度正式确立?
    3. (3) 材料三反映了元朝首创的什么制度?元朝时,中央设置在西藏地区的地方官署名是什么?
    4. (4) 材料四中的“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为适应这一历史潮流,在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一重要改革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变革创新的看法?
  • 29. (2020七下·云南期末)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与交流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在十五世纪,中国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的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

    ——摘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乾隆皇帝曾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分别是什么?
    2. (2) 从材料一中的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为研究佛经,历尽艰险,最终到达哪个国家?他以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的著作是什么?
    3. (3) 材料二反映了明朝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这位七次远航的航海家最远到达了哪些地区?
    4. (4) 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5. (5) 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