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川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学习主题  近代化的起步 /第7课 辛亥革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3辛亥革命同步检测

更新时间:2016-12-19 浏览次数:102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 21. 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救国强国梦,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

    1. (1) 形成于1905年,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 (2)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中共“七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 (3) 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22. 【探索之路】

    材料一:一百多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皇帝……都可以打倒,还有什么陈旧的腐败的东西不能丢掉呢?……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一中的革命所指的是哪场革命?根据材料二说说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史实证明“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场革命的?

  • 23.

    阅读下列材料:

    在20世纪中国走向强国之路的进程中,经历了重要的四个过程,如下图:

    请回答:

    1. (1) 第一步: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使中国人民清醒起来。请问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谁?

    2. (2) 第二步:新中国成立——毛泽东领导,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新中国的“新”是什么含义呢?

    3. (3) 第三步:三大改造,除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有哪两个方面?

    4. (4) 第四步:改革开放——邓小平领导,开创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一伟大起点?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 24. 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巨变。               ——摘自中共十五大报告

    请回答:

    1. (1)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这次巨变的具体表现是?

    2. (2)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 (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进行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城市改革的重点又是什么?

    4. (4) 从三次历史巨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 25. 名人语录、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美、苏等国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

    材料二: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1924年1月

    材料三 :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四 :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 (1) 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提及的“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 材料二中“早六年革命”指哪次革命? 在这“十三年”中孙中山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

    2. (2) 材料三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 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3. (3) 依据材料四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

  • 26.       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肯定他们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和追求,勉励当代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运动期间创办。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2. (2) 北京大学曾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3. (3) 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的口号什么?该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4. (4) 北京大学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缩影。综观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发展教育事业?

  • 27. 某校初三(1)班同学进行了一次“中国梦”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近代百年的艰难寻梦】

     材料一:  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偿两百兆始。”   ——梁启超

     材料三: 一百多年前,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汉口、汉阳的新军随之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

    【东方古国的梦想渐真】

    材料四:“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起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

    1. (1) 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写出该运动中为实现“自强”而创立的工业名称。

    2. (2) 材料二中的“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指的是什么事件?“大梦唤醒”后开始了什么探索?

    3. (3) 材料三中提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建立有何意义?

    4. (4) 材料四中“人民军队诞生”与哪一事件相关?

    5. (5)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哪次会议为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6. (6) 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对“中国梦”的认识。

  •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恩格斯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英国政府的海盗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国人反对一切外国人的普遍起义,并使这一起义带有绝灭战的性质……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材料三: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请回答:

    1. (1) 图一中“沉迷的帝国”和“堕落的帝国”分别指哪个国家?导致该帝国沉迷的根源是什么(或该帝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 (2) 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曾怎样探索?

    4. (4)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 29.

    中国近代以来,革命与进步思潮风起云涌,其精神内涵影响至今。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咏史诗》歌颂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其主要历史功绩有哪些?

    2. (2) 《五月的辉煌》歌颂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3. (3) 材料中的“青史千秋”与“五月的精神”,是对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的赞颂。你认为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需要后人继承与发扬?

  • 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桥。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选修4)》

    1. (1) 材料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 (2) 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