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语文版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时...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10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双基积累
  • 1. 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wù)    徨(pánɡ)    袖手旁(ɡuān) B . (mò)    家(rǔ)    不知所(cuò) C . (yì)    接(zhù)    一风顺(fān) D . (xǐ)    探(cè)    丁中(zhào)
  •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孜孜不倦  唯一办法  模式 B . 根深蒂固   格物致知   修身 C . 毫无选择   应付一切   毅力 D . 不言而谕   实验精神   诚意
  • 3. 试比较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指出哪个词最合适。

    ①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试、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②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撑、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③私生女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领会)到的。

  • 4. 综合性学习。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为增强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班委会决定召开“创新·成才”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活动一】励志名言

      请你提供两句倡导“创新”或“成才”的名言或诗句作为宣传标语。

    2. (2) 【活动二】“格物致知”大家讲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串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你有过“格物致知”的经历吗?请给大家讲一讲。

    3. (3)

      【活动三】从我做起

      请仔细观察王丽同学向大家展示的这幅图,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二、课内阅读
  • 5. 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3、4段和第13段,回答小题。

    1. (1) 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 (2) 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

    3. (3) 第4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 (4) “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研究学术和应付环境激变时应该如何落实?

三、美文品析
  • 6.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3. (3)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4. (4) 第⑤段加点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

    5. (5) 读了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④段画线句子的感悟。

四、写作练笔
  • 7. 【写法借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学术性演讲稿,演讲中,作者通过列举自己初到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彷徨恐慌的事例,现身说法,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并使听众真切地感受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

    【片段仿写】有一篇“走进名著”的演讲稿缺乏亲和力、感染力,请你仿照《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这种写法,围绕“阅读文学名著很重要”这个主题写一段话。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