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9 机械能守恒定...

更新时间:2017-11-29 浏览次数:372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7高一下·厦门期中) 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上升到某一高度时,其重力势能恰好是动能的2倍,此高度为(以地面为零势能面)(  )

    A . B . C . D .
  • 2. (2016·北区模拟)

    如图,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并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   )

    A . 圆环的机械能守恒 B . 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2mgL C . 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 D . 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先变小后变大
  • 3. (2016高一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面上以速度v0斜向上抛出,抛出后物体落在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且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 重力对物体做的功大于mgh B . 物体在海平面的重力势能为mgh C .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 mv02+mgh D .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 mv02+mgh
  • 4. (2016高三上·江西期中)

    一直角轻杆两边等长.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m1的小球A和质量为m2的小球B,质量关系为 ,轻杆能绕水平转轴O在竖直面内转动,现使OB水平,如图所示,两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轻杆转过θ角.不计转轴摩擦和空气阻力,两小球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θ角最大可达到150° B . 当θ=90°时,两小球速度最大 C . 当θ=30°时,两小球速度最大 D . 当θ=60°时,两小球速度最大
  • 5. (2016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物体A拴接,物体A的上端叠放一质量为2m的物体B,现用F1=3mg的竖直向下的外力作用在物体B上,使A,B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从原长压缩了4cm,撤去F1 , A,B向上运动,刚好一起运动到弹簧原长位置,现用质量为m的物体C替代物体B,用F2=4mg竖直向下的外力作用在C上,让A,C仍处于静止状态,撤去F2 , AC向上运动,C上升的最大位移为H,则(   )

    A . H=3cm B . H=4cm C . H=6cm D . H=8cm
  • 6. (2015高一下·河北期中)

    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量大的物体最大速度较大 B . 质量大与质量小的物体最大加速度相同 C . 质量大的物体的最大高度较大 D . 从离开弹簧到速度第一次为零处,质量大的物体时间较短
  • 7. (2017高二上·淮北开学考)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接在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两侧,a在水平桌面的上方,b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初始时用力拉住b使a、b静止,撤去拉力后,a开始运动,在a下降的过程中,b始终未离开桌面.在此过程中(  )

    A . a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B . a、b两物体机械能的总和不变 C . a物体的动能总等于b物体的动能 D . 绳的拉力对a所做的功与对b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不为零
  • 8. (2017高二上·江西开学考) 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 , 弹簧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C时,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d,速度为v.则此时(  )

    A . 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Fvsinθ B . 物块B满足m2gsinθ=kd C . 物块A的加速度为 D . 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Fd﹣ m1v2
二、多选题
  • 9. (2017高二上·新津开学考)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被一根长为L的可绕O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轻质杆固定在其端点,同时又通过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不计摩擦,忽略杆水平时质量为M的小球与滑轮间的距离,竖直绳足够长,若将M由杆呈水平状态即由图示位置开始释放,则(  )

    A . m在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 B . 当m与M的速度相同时,其速度的大小为 C . 在m上升的过程中绳对m的拉力大于m的重力 D . 若M能通过最低点,则其速度大小为
  • 10. (2017高二上·济南开学考) 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小球发生正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 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s﹣t(位移时间)图象.已知m1=0.1㎏.由此可以判断(  )

    A . 碰前m2静止,m1向右运动 B . 碰后m2和m1都向右运动 C . m2=0.3kg D . 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了0.4J的机械能
  • 11. (2016·沈阳模拟)

    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如图甲),在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如图乙),速度是5m/s,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如图丙)的整个过程中,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Δx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小球重为2N,弹簧在受到撞击至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形变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撞击轻弹簧到轻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先变大后变小 B . 从撞击轻弹簧到它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C . 小球在速度最大时受到的弹力为2N D . 此过程中,弹簧被压缩时产生的最大弹力为12.2N
  • 12. (2017高一下·红岗期末) 如图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下端固定于斜面底端.重10N的滑块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接触弹簧,滑块将弹簧压缩最低至c点,然后又回到a点.已知ab=1m,bc=0.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整个过程中滑块动能的最大值为6 J B . 整个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6 J C . 从b点向下到c点过程中,滑块的机械能减少量为6 J D . 从c点向上返回a点过程中弹簧、滑块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三、综合题
  • 13. (2017高一下·灵山期末)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光滑导轨在B点相切,半圆形导轨的半径R为5m.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的速度后脱离弹簧,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之后沿导轨向上运动,恰能到达最高点C.(不计空气阻力,AB间足够长)试求:

    1. (1) 物体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2. (2) 物体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 14. (2017高一下·济南期末)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自由端恰好与水平线AB平齐,静止放于倾角为53o的光滑斜面上.一长为L=90cm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m=1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将轻绳拉到水平,使小球从位置C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D时,轻绳刚好被拉断.之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沿斜面方向将轻弹簧压缩,最大压缩量为x=5cm.已知g=10m/s2 , sin37°=0.6,sin53°=0.8.求:

    1. (1) 轻绳受到的拉力的最大值;

    2. (2) D点到水平线AB的高度h;

    3. (3) 轻弹簧所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 15. (2017高一下·遂宁期末)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轨道ABC,其中AB段为水平直轨道,与质量m=0.5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BC段为光滑半圆形轨道,轨道半径R=2m,轨道AB与BC在B点相切.小物块在水平拉力F=3N的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圆弧轨道的最低点B时撤去拉力,此时速度vB=10m/s.取g=10m/s2 , 则:

    1. (1) 拉力F做了多少功;

    2. (2) 经过B点后瞬间,物块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大;

    3. (3) 若物块从最高点C飞出后落到水平轨道上的D点(图中未画出),求BD间的距离.

  • 16. (2017高二下·河北期末) 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个倾角为θ的光滑足够长斜面,斜面顶端有一光滑的轻质定滑轮,跨过定滑轮的轻细绳两端分别连接物块A和B(可看作质点),开始A、B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5m,A的质量m0=0.8kg.当B的质量m连续变化时,可以得到A的加速度变化图线如乙图所示,图中虚线为渐近线,设加速度沿斜面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取10m/s2 . 求:

    1. (1) 斜面的倾角θ;
    2. (2) 图乙中a0值;
    3. (3) 若m=1.2kg,由静止同时释放A、B后,A上升离水平地面的最大高度(设B着地后不反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