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将蜡烛放在P(标尺50cm)处时;
B.在位于M点处(图中未画出)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放大的像;
C.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Q(60cm)处,同时将光屏从M处移至另一某位置N时,在光屏上又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则:
A.更换长焦距凸透镜 B.增加烛焰的亮度
C.将烛焰移近凸透镜 D.转动凸透镜方位
①由图可知,当物体靠近透镜,所成的像将(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②我们把像距除以物距的结果称为像的放大率。当放大率等于2时,物距是像距的。(填一个数值)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序号 |
蜡烛到透镜的距离(cm) |
像的特点 |
1 |
20.0 |
倒立缩小的实像 |
2 |
16.0 |
倒立等大的实像 |
3 |
12.0 |
倒立放大的实像 |
4 |
6.0 |
?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物距μ/(cm) |
30 |
20 |
15 |
10 |
5 |
像距v/(cm) |
15 |
20 |
30 |
40 |
/ |
①第3次实验在光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②第5次实验光屏(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像。
③通过观察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次数据是编造的。
④在第1次实验过程中,小明向小丽借来一副眼镜,并将其放在物体和凸透镜之间,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此时小明把物体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发现光屏上又成清晰的像,说明这眼镜的镜片是透镜,小丽视力的缺陷是(选填“近视”或“远视”)。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按所学物理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15.30 | 23.02 | 25.60 | 28.50 |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15.30 | 23.15 | 25.60 | 28.50 |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