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1-03-10 浏览次数:30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3. (2020八上·海陵期末) 请给下列物理量填上适当的单位(用符号表示):
    1. (1) 新冠病毒COVID-19的平均直径约为100
    2. (2) 国家强制性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于2019年4月15日全面实施,新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25
  • 14. (2020八上·新蔡月考) 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产生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 15. (2020八上·海陵期末) 某市中考要求体温小于37.3℃的考生在常规考场考试,体温大于或等于37.3℃的考生在备用考场考试。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他应在考场考试,该体温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 16. (2020八上·海陵期末) 小芳用手机录下自己朗读的声音,当用手机播放时,妈妈立即听出这是小芳的声音,妈妈是根据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判断的。可奇怪的是,小芳觉得手机播放的录音不太像自己的声音,因为这两次声音传播的途径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芳听到手机播放的录音是通过传播到她耳中的,而朗读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骨骼、肌肉等传播到她耳中的。
  • 17. (2020八上·海陵期末) 在1500m赛跑中,小红在冲刺阶段超越了小华,领先到达终点。在超越小华的过程中,以小红为参照物,小华是的(选填“前进”、“后退”或“静止”)。如图所示,小红的最终成绩是s,小红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保留一位小数)。

  • 18. (2020八上·海陵期末) 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分界面为(选填“MN”或“PQ”),分界面的方为水,入射角为角(选填“1”、“2”或“3”)。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

  • 19. (2020八上·海陵期末) 如图 所示,来自物点A 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 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可以将物点A 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或者佩戴一个合适的透镜制成的眼镜,也可以使像成到视网膜上.

  • 20. (2020八上·海陵期末) 在研究不同液体的凝固情况时,小芳用四个玻璃杯分别装入等量的水、糖水、牛奶和食盐水,然后将它们放入冰箱冷冻室,每隔20min打开电冰箱观察它们的状态,一段时间后发现它们的状态不同,这说明四种液体的(选填“熔点”、“凝固点”或“沸点”)是不同的。接着她配置了浓度分别为10%、20%和30%的食盐水,并分别取等量三杯食盐水同时放入冰箱冷冻室,发现20%的食盐水完全凝固时间最长,30%的食盐水其次,10%的食盐水最短,由此应选用浓度为(选填“10%”、“20%”或“30%”)的食盐水作为防冻液较好。

  • 21. (2021·临邑模拟)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做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乙车的速度是m/s,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

  • 22. (2020八上·海陵期末) 一列车身长200m的动车,匀速通过一座1400m的大桥,全部通过大桥所用时间是20s,则动车的速度是m/s,动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s。
三、作图题
四、计算题
  • 26. (2020八上·海陵期末) 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1. (1) 此处海水的深度为多少米?
    2. (2) 利用声呐系统能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请简述理由。
  • 27. (2020八上·海陵期末)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泰州正积极融入长三角,下表为泰州到上海的C3795次城际列车运行时刻表。

    站名

    泰州

    如皋

    张家港

    太仓

    上海

    到站时刻

    始发站

    09:01

    09:40

    10:13

    10:50

    发车时刻

    08:20

    09:03

    09:42

    10:15

    终点站

    路程/km

    0

    74

    145

    211

    269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列车由泰州到上海的平均速度?
    2. (2) 列车从如皋到张家港和张家港到太仓,哪一路段运行得较快?(通过计算说明)
五、实验题
  • 28. (2020八上·海陵期末)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 (1) 图中A,B,C是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2. (2) 当水温加热到90℃时开始记录,然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当观察到水刚开始沸腾,接下来的操作是:(以下均选填“继续”或“停止”)加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完成数据收集后,分析并归纳结论。
  • 29. (2020八上·海陵期末) 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

    1. (1) 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烛蜡和冰的升温速度,还能使它们
    2. (2)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3. (3)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①和②所示,其中描绘烛蜡整个熔化过程的是图。图①中物质由b到c熔化过程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 30. (2020八上·海陵期末) 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 (1) 该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
    2. (2) 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选填“快”或“慢”)些;
    3. (3) 根据下列测量数据表,在图乙中画出s-t图像;
    4. (4) 由分析可知:小气泡所做的大致是运动,判断的理由是

      数据表:

      从0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50

      从0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95

      3.92

      5.90

      7.88

      9.85

  • 31. (2020八上·海陵期末) 在下列探究光现象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把温度计玻璃泡放在彩色光带外侧A点处,发现其示数升高明显,表明该处存在人眼看不见的。将绿底、红字的小纸片放在光屏上绿光区域,小纸片呈现底、字;
    2. (2) 如图乙所示,一束红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其焦点在F处,由图甲实验现象可推知:若改用一束绿光正对该凸透镜照射,其焦点应在(选填“F点左侧”、“F点右侧”或“F点处”);
    3. (3) 如图丙所示,当用红光照亮物体E时,在光屏上恰好呈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改用绿光照亮该物体时,应将光屏适当向(选填“左”或“右”)侧移动,才能呈现清晰的(选填“缩小”、“ 等大”或“放大”)的像。
  • 32. (2020八上·海陵期末) 小琳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按图甲摆放好器材,并进行以下实验。
    1. (1)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选填“明亮”或“黑暗”)环境中进行。她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
    2. (2) 实验时,她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方并移动,在玻璃板的(选填“A”或“B”)侧可观察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
    3. (3) 改变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次数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5

      4

      6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5

      4

      6

    4. (4) 小琳将图甲中的玻璃板换成平面镜,并垂直于平整的白纸板放置,其中ON与平面镜垂直,如图乙所示。她用激光笔沿纸板EO照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反射光沿OF射出,则∠FON∠EON(选填“>”、“<”或“=”);接着她又将激光笔沿FO方向照射到O点,看到反射光沿OE射出,这说明
  • 33. (2020八上·海陵期末)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

    2. (2) 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反射;
    3. (3) 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某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原因可能是
    4. (4) 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像的亮度将(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5. (5) 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图丙所示刻度线处,则人眼应该位于图(选填“A”、“B”或“C”)位置,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6. (6) 图丁中,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它的镜片为(选填“凹”或“凸”)透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