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检测(一)试...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7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的主题入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 . 在这个世界上时光是最公平的,它不会怠慢每一个执着而勇敢的人。 C . 广东的旅游胜地最让人气冲斗牛的就是白云山景区和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了。 D . 当“冠状病毒”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国家卫生部呼呼大家切勿草木皆兵 , 应保持足够的冷静与理智。
  • 2.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眼下,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亮相鮀城,丰富了水果市场,独特的形状色泽和口感吸引了许多顾客尝鲜的欲望。(将“吸引”改成“勾起”) B . 时代终将会随着李光耀先生的高去而结束,如何在未来新的环境下发展和继承李光耀的治国思想,这是留给新加坡的挑战。(将“发展”与“继承”互换位置) C . 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在“依法打击”后加“犯罪行为”) D .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产手机品牌不但转变成为引领很多技术创新的主角,而且已远离“山寨”二字。(将“转变成为引领很多技术创新的主角”和“已远离‘山寨’二字”对调)
二、句子默写
  • 3.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
    2. (2)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3. (3) 《论语》中告诉我们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
    4. (4)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5. (5) 请把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默写完整。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可怜白发生!

三、字词书写
  • 4. (2019·南海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如果他kāng kǎi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这将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2. (2) 最使我páng huáng恐慌的是——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3. (3) 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fù lì táng huáng的博物馆。(
    4. (4) 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那除了kuáng wàng zì dà的人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四、综合性学习
  • 5.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两会第四场“部长通道”上,陈宝生部长回应了社会关切,回答了记者提问。当记者问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老师减负家长增负”等家长们关心的问题时,陈宝生部长用将近7分钟时间做出回答。陈宝生部长直指问题要害、掷地有声——“我们将比照线下治理的措施,对线上的培训进行规范,一定要把负担过重的问题治理好。”“减负难减负难,减负再难也要减。”“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所以,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治理下去,不获全胜,绝不收手。”(摘自3月12日《中国教育报》)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5字。
    2. (2) 新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对名著阅读作了更多更严格的要求,如要求整本书阅读等。有人认为这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请你就此发表评论。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不超过80字。
五、课内阅读
  • 6.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醉翁之)    佳木而繁阴()     宴之乐(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B . 第③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C . 本文除第①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D . 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醉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六、课外阅读
  • 7. 阅读

        杨继盛小传

        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

        贬狄道典史。其地杂番 , 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鬻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

    (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③鬻[yù]:卖。④仰:依赖、依靠。⑤我曹:我们。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一项是(      )。
      A . 之/君子 B . 自刻厉/曾其所不能 C . 继盛子弟秀者百余人/是以先帝拔以遗陛下 D . 番民爱之/小未孚
    2. (2) 请用三条“/”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请 得 从 塾 师 学 兄 言 于 父 听 之 学 然 牧 不 废 也

    3. (3) “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可见杨继盛在番民心中很有威望。请写出番民“信爱”杨继盛的原因。
七、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

    止咳药,不可乱用

        ①东莞桥头镇一男子喝止咳水成瘾,两年来,他不断在外面借高利贷,还拿刀逼父母卖房换钱买药,亲属已经替他还了10多万元。

        ②止咳药大多数都含有兴奋剂?止咳药里为什么要放兴奋剂呢,难道是制药企业“不规矩”?喝了真的会上瘾吗?

        ③兴奋剂的英文为Dope,医学上,兴奋剂指能刺激人体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从而提高机能状态的药物。后来在体育界,被泛指作用于人体,有助于运动员提高成绩的药物。一些运动员为了谋求更好的运动成绩,就有可能寻求这些药物的帮助。比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通过抑制红细胞生成组织中的红系祖细胞凋亡,促进红细胞的产生。医学上用于治疗肾衰、肿瘤等引起的贫血。但被挪用至运动员后,由于能大幅度提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携氧能力增加。这完全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策略,在短跑、跨栏等田径比赛中,EPO相当于肌肉的助推剂,提升肌肉力量,让运动员在高速奔跑中坚持的时间更久。

        ④不过,确实有些常用药物中含有兴奋剂。据统计,市场上销售的止咳药水中,超过1/3含有可待因、麻黄碱等麻醉精神类管控药品。而在《含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的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品品种名单》中,麻黄碱赫然在列。可待因和麻黄碱可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大脑。麻黄碱能兴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引起中枢刺激兴奋作用,让人精神振奋,产生“快感”,本已疲乏的大脑得到“充电”。不过,药物的作用实在是复杂。这些“兴奋剂”对运动员来说是违禁药物,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它们又是治病的良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会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反而能治疗某些疾病或者缓解某些症状。

        ⑤可待因属于阿片类麻醉药,具有镇痛镇咳作用,可以抑制呼吸及肠蠕动,多种止咳、止泻药物均含有它。而麻黄碱则用途广泛,支气管哮喘、百日咳以及很多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都有它的身影。它还是常用的术中升压药物,能扩大瞳孔,治疗重症肌无力、痛经等。

        ⑥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这些兴奋剂不会在普通人身上产生兴奋的效果。那么,会不会有人利用这些唾手可得的常用药物来谋求“特殊”的兴奋?要知道,这可不是杞人忧天,一些类似的药物甚至已经打着“高考兴奋剂”的幌子进入了市场。不过,靠吃止咳药谋求好成绩恐怕有点难度。药物可以使大脑进入兴奋状态,但不等于它能促进学习,提高成绩。何况是药三分毒,服用过量麻黄碱能引起精神极度兴奋,失眠不安、神经过敏就会找上门。长期使用过后,若一时停药则可出现“戒断症状”,渴望能马上吃一点。焦虑、失眠、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头痛、心悸、出汗,便是表现。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刘俊彪医生告诉记者,“该院每年都有几十名到近百名患者来治疗止咳水上瘾症,患者都是年轻人,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喝”。普罗大众还是尚需理性的看待它们。在医学上,他们是有明确治疗目的的药物,若偷梁换柱,如给走向考场的孩子使用,则几无任何益处,若产生“上瘾”症状,不但让家长心焦,还会贻害孩子学业。

    1. (1) 下列对“兴奋剂”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兴奋剂能刺激人体肌肉系统,使人产生兴奋从而提高机能,所以常被运动员使用。 B . 运动员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来提高运动成绩不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 C . 所有的兴奋剂对普通人来说,是治病的良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能治疗某些疾病或者缓解某些症状。 D . 含有兴奋剂的止咳水只对病人产生兴奋的效果,不会对平常人起作用。
    2. (2) 下列对短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举东莞男子的例子,引起大家对止咳水上瘾的注意。 B . 止咳水中都有含有可待因、麻黄碱等麻醉精神类管控药品,所以不能乱喝,多喝容易上瘾。 C . 可待因和麻黄碱都可以作用于大脑,EPO则相当于肌肉的助推剂,可以提升肌肉力量。 D . 止咳药物可以使大脑进入兴奋状态,但不一定能促进学习,提高成绩。
    3. (3) 小明快要参加中考,他妈妈为帮他提高成绩,准备买一些据说能促使学习精神旺盛,提高成绩的保健药品给他吃,请你根据本文给小明妈妈提些建议。
  • 9. 阅读

    含泪的笑声

    秦建荣

        ①那年夏天,我大学毕业,被广州的一家公司招聘。第一次去单位报到时,父亲去送我,他用浑身都响只有铃不响的自行车,骑了二十多里山路,把我的行李箱带到了火车站。

        ②看时间不早了,我对父亲说:“你回去吧,我要进站了。”

        ③父亲看着沉重的行李箱说:“不急,还是把你送上火车吧。”

        ④父亲就去买了站台票。

        ⑤排队的时候,父亲把昨天晚上叮咛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我听得不耐烦,没心没肺地应着。

        ⑥这时响起了一声汽笛,火车来了。

        ⑦以往这里上车的人并不多,今天却不少,许多人都买了站票,好不容易才挤上火车。父亲提着沉重的行李箱跟着人流往前走,我对父亲说:“你快下车吧。”父亲说:“不急。”

        ⑧他一直把我送到座位,要举起沉重的行李箱往货架上塞。这时哨子响了,父亲赶紧往外跑,可刚跑到门口,车门哐的一声关了。他又向另一个车门跑去,边跑边喊:"我是送人的,让我下车。"可是列车已经启动,最后一个门也关了。

        ⑨这下糟糕了。

        ⑩父亲回到我身边的时候,不停地搓着手,嘴唇嗫嚅着

        ⑪列车越走越快,窗外的大山一座座向后隐去。

        ⑫我埋怨父亲:"让你下车、让你下车,你就是不下,没一点时间观念,现在只有到商南才能下了。"父亲站在我身边,像一个做错了作业的学生。

        ⑬快到商南车站的时候,列车员查票,我准备掏钱给父亲补票,父亲不让我掏,说他自己有。我说你晚上要住店,明天还得坐汽车回去,钱够不够?父亲掏出一卷钱,我看见是十块的。他在我眼前绕了一圈说:“这些钱足够了。”边说边背过身取出一张十元钱补了票,列车员还给他找了两毛。

        ⑭这就是我父亲送我的情景,他把自己也送走了,一直送了二百里以外。

        ⑮后来我们一家人常说起这事,母亲笑他脑子笨,缺根弦儿。妹妹则笑得捂着肚子,差点背过气去。父亲被我们笑得不好意思,就给自己找理由说:"不是我手脚慢,是火车司机弄错了,本来应该停五分钟,他只停了三分钟。"

        ⑯我们为父亲找的这个理由感到更加好笑。

        ⑰不知不觉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年春节,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妹妹又讲到了这事,我儿子听了,睁大好奇的眼睛问:“那后来呢?”我说:“当然是坐车回来了,要不咋会坐在这里呢。”儿子又问:“那是坐火车还是坐汽车回来的?”我没好气地训斥:"真笨。只要有钱,火车和汽车由人选。”儿子不吱声了,母亲却来了一句:“你爸当时只有几毛钱,怎么坐车?”

        ⑱我马上反驳:“父亲当时带着钱啊。”

        ⑲母亲说:"他带啥了?那天他只带了十二块钱,原准备送你回来,给你妹妹买书包的,结果全花啦。”母亲顿了一下又说:“我当时问你爸,你咋不让娃补票呢?”他说:“娃在外花钱的事由多,我将就着就过去了。”

        ⑳这回该我惊讶了,我像孩子一样问父亲:“爸,那晚你没有住店?又是咋回来的?”

        ㉑父亲摇摇头,笑而不语。

        ㉒母亲接着说:“他呀,在商南汽车站门口坐了一夜,被人当吊花子往出赶。第二天在本站帮人下了一车货,才坐货车回来的,浑身脏得就像一头猪。”

        ㉓啊?原来这样!

        ㉔我们再也笑不起来了,我觉得自己的眼里湿漉漉的,平时总爱笑的妹妹眼里也噙着泪花。

        ㉕只有母亲一个人笑着,边笑边给父亲夹着菜说:“那时咱家穷,你爸为了供你们念书,舍不得吃,舍不得花,他从来没为自己花过一分钱。他那天呀,是饿着肚子回来的,一顿吃了三个黑馍,两碗稀饭。”

        ㉖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哗哗地往下淌。妹妹趴在桌子上啜泣起来。

        ㉗从此,我们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个笑话。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1期,有改动)

    1. (1) 根据小说的情节,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情节

      那年夏天

      后来

      后来一家人常拿这件事取乐,父亲忙给自己找理由

      有一年春节

    2. (2) 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 (3) 品昧下列句子,揣摩人物心理。

      ①父亲回到我身边的时候,不停地搓着手,嘴唇嗫嚅着。

      ②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哗哗地往下淌。

    4. (4) 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用意。
八、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后,各地中小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研学之旅、成长之旅活动。

        (材料二)

        艺术若是最关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

        (《傅雷家书》)

        (材料三)

        孩子成长需要榜样,以什么样的人为偶像,关系到人生道路的选择。

    [于漪(教育家)]

    读了上面的三则材料,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⑤不少于500字。

九、名著阅读
  • 11.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A)在苏区,少年先锋队员的任务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过路旅客,看他们有没有路条。他们十分坚决地执行这项任务,把没有路条的旅客带到当地苏维埃去盘问。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被几个少年队员喝令站住,要看他的路条,否则就要逮他。

        “但是我就是彭德怀,”他说。“这些路条都是我开的。”

        “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小鬼们不信说。“你得有个路条。”他们叫人来增援,于是有几个孩子从田里跑来。彭德怀只好写了路条,签了字,交给他们,才能够继续上路。

        总的说来,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有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鬼”。他们精神极好。我觉得,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我这样说听起来大概好像是在说教,但是看到这些英勇的年轻人。没有人能不感到中国的人并不是生来腐败的,而是在品格上有着无限的发展前途。

        (B)有一次我同彭德怀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八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我后来了解彭德怀为什么喜欢这些“小鬼”,那是他向我的再三要求让步,把他自己的童年的一些情况告诉我的时候。他在自己的童年所受的苦,可能使西方人听来感到惊奇,但是却是够典型的背景材料,可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中国青年像他那样投奔红军。

    1. (1) (A)文中彭德怀跟我讲述了他与“红小鬼”的事情,在这儿之前,作者也跟“红小鬼”有过接触,请任选一次简述。
    2. (2) 根据(B)选段,联系本章内容,谈谈彭德怀“红色的品德”。
    3. (3) 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谈选文中的“红小鬼”对你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