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

更新时间:2021-06-02 浏览次数:1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中的火药含有硫黄 B . 浓硫酸可用铁制容器装运 C .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D . “雷雨发庄稼”,该过程没有硝酸生成
  • 2. 2020年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其中“铷(Rb)原子钟”被誉为卫星的“心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铷元素位于IA族 B . 铷的金属性比钠弱 C . Rb的中子数为48 D . Rb和 Rb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 3. 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 B . 工业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C . 烟气脱硫(SO2)生产硫酸 D . 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 4. 下列关于“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为了反应充分进行,应使用50mL0.5mol/L的盐酸和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反应 B . 为了操作安全,可将NaOH溶液分多次倒入50mL0.5mol/L的盐酸中进行反应 C . 用量筒量取50.0mL盐酸时,俯视刻度会导致所取盐酸的体积偏大 D . 实验过程中,使用环形铜棒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
  • 5. 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下列产品不是以硅为主要材料制成的是(   )
    A . 光导纤维 B . 计算机芯片 C . 光电池 D . 半导体晶体管
  • 6.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浓硝酸久置于空气,颜色略显黄色

    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

    B

    铜丝伸入到稀硝酸中,溶液变蓝,有气泡产生

    Cu与稀硝酸发生置换反应

    C

    向蔗糖中滴入浓硫酸,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

    SO2通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7. 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如图的是(   )

    A . 由Zn和稀H2SO4制氢气 B . 灼热的炭粉与二氧化碳反应 C . 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 D . 盐酸和NaHCO3反应
  • 8. H2与N2在催化剂表面生成NH3 , 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示意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②吸收能量 B . ②→③形成了N-H 键 C . 选择不同的催化剂会改变ΔH的数值 D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9. 下列有关C、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B . 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 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SO2废气 D . 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
  • 10. (2021高一下·辽宁开学考)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 , 四种溶液区别,这种试剂是( )
    A . NaOH溶液 B . AgNO3溶液 C . Ba(OH)2溶液 D . BaCl2溶液
  • 11.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浓硫酸(70%)

    Na2SO3

    SO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某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C(金刚石,s)=C(石墨,s) ΔH<0 B .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 1 mol C(石墨,s)转化为1 mol C(金刚石,s)的ΔH=E2-E1 D . 断开1 mol石墨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断开1 mol金刚石中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
  • 13. 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A . 完成喷泉实验 B . 比较 的热稳定性 C . 除去 中的HCl气体 D . 验证氨气易溶于水
  • 14. 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 B . 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 C . 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 D . 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2H2O+SO2=2FeSO4+2H2SO4
  • 15. 粗盐含有K+、Ca2+、Mg2+、Fe3+、SO 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试剂a的滴加顺序依次为NaOH、Na2CO3、BaCl2 B . 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C . 加入盐酸调pH的目的是将过量的NaOH和Na2CO3转化为NaCl D . 除去NaCl晶体中混有的少量KCl可用重结晶的方法
  • 16.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单质的沸点:W>X B . 元素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C . 化合物YW中含有离子键 D . 简单离子半径:Z>Y>X
二、填空题
  • 17. 下图是氮元 素形成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及氮循环的部分信息: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通过雷电作用将b转化为c,这是一种固氮方式

      b、可通过加氧化剂将e转化为f

      c、a→c→d→f这几个反应中,均发生了N元素被氧化的反应

      d、g只具有氧化性,还可能与碱发生反应

      e、可通过加Cu、C等还原剂,将f转化为d

      f、h可与f反应生成i

    2. (2) a的电子式为,写出a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3. (3) h的化学式是,检验i中阳离子的方法是
    4. (4) f的稀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标准状况下生成4.48L气体,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
  • 18.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实现几种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任务Ⅰ.从以下试剂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实现 的转化。

    试剂:①浓H2SO4    ②稀H2SO4    ③酸性 溶液    ④ 溶液    ⑤Cu    ⑥品红溶液

    1. (1) 写出实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 (2) 设计实验,证明实现了该转化(写出操作和现象):

      任务Ⅱ.实现硫元素在 价之间的转化。

      查阅资料: 价硫元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自身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 (3) ①中加入的物质是,该转化利用的是 的性质。
    4. (4) 写出③的离子方程式:
三、综合题
  • 19. (2019高一下·上海期中) 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x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 (2) 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1 , 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

      ①Y管中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集

      打开K2

  • 20.           
    1. (1) CO2与CH4经催化重新整,制得合成气:CH4(g)+CO2(g)=2CO(g)+2H2(g),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C-H

      C=O

      H-H

      C=O(CO)

      键能/KJ.mol-1

      413

      745

      436

      1075

      ΔH=

    2. (2) 1mol硫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放出115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 (3) 25℃、101 kPa条件下,0.5mol液态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363 kJ,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 (4) 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生成NO2 , 每生成23g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