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F1代产生配子的分离比 ②F2代表现型比例 ③F1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 ④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
基因所在染色体编号 | 1号 | 4号 | 5号 | 7号 |
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 花的颜色子叶的颜色 | 花的位置 豆荚的形状植株的高度 | 豆荚的颜色 | 种子的形状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马蛔虫受精卵 ②蛙红细胞 ③蝗虫精巢 ④洋葱根尖 ⑤小麦花药 ⑥口腔上皮细胞
如图是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从图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婚配方式 |
家庭 数目 |
儿子 |
女儿 |
||||
组别 |
母亲 |
父亲 |
食指短 |
食指、无名指等长 |
食指短 |
食指、无名指等长 |
|
1 |
食指短 |
食指短 |
200 |
196 |
0 |
203 |
0 |
2 |
食指、无名指等长 |
食指短 |
218 |
58 |
163 |
60 |
170 |
3 |
食指短 |
食指、无名指等长 |
33 |
69 |
0 |
0 |
73 |
4 |
食指、无名指等长 |
食指、无名指等长 |
50 |
13 |
37 |
0 |
51 |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Anderson(1949)发现浓度骤变可以使T2噬菌体失去活性。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失去活性的噬菌体妤像是蝌蚪形的“空胞″。Herriott(1951)发现溶液浓度骤变能使噬菌体分解为“空胞”和DNA。整个噬菌体颗粒所含的硫几乎全在“空胞”中,而DNA则几乎全在溶液中。“空胞”能特异性地吸附到细菌上,DNA则不能。可见,“空胞显然是构成一种膜(壳),这种膜(壳)保护着噬菌体DNA免遭DNA酶的破坏,使噬菌体吸附到细菌上。
Anderson(1951)得到的电镜照片表明:T2噬菌体靠它的尾部吸附到细菌上。假设在侵染过桯中这种吸附是不稳定的,那么噬菌体把DNA注入细菌细胞內,空的噬菌体外壳应当比较容易从受侵染细菌的细胞表面脱落。用以下实验验证假设:分别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放射性的细菌,将被侵染的细菌悬液放在Waring搅拌器中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取样、离心,分别测出受侵染细菌和细胞外35S、32P的百分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列举的事实表明:在侵染时,噬菌体的大部分硫留在细菌表面,噬菌体的大部分DNA进入细胞。除了DNA外,是否还有其它不含硫的物质进入细胞,尚不能肯定。从含硫残留物的性质可以看出:它主要是噬菌体颗粒未发生变化的外膜(壳)。
用放射性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过的细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所含的放射性,还不到亲本的1%,用放射性磷标记的噬菌体颗粒所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所含的磷达到亲本的30%或30%以上。
噬菌体的这种保护外膜(壳)对细胞内噬菌休的増殖可能是没有作用的。而DNA却有一些作用。
①噬菌体的含硫物质能特异地吸附到细菌上
②放射性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过的细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放射性显著低于放射性磷标记组
③有些蛋白质不含硫
④在侵染时噬菌体的大部分DNA进入细胞
⑤除了DNA外,可能还有其它不含硫的物质进入细胞
实验步骤:
①种植待测种子并进行(填“测交”、“自交”),获得子代种子;
②。
结果预测:
①,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
②,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
①两条15N-DNA 单链 ②两条14N-DNA 单链
③两条既含 15N、又含有14N 的DNA单链
④一条15N-DNA单链、一条14N-DNA单链
⑤双链的F1DNA 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只有一个条带,排除“全保留复制”
⑥单链的F1DNA 密度梯度离心结果有两个条带,排除“弥散复制”
⑦图b与图a中两个峰的位置相同,支持“半保留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