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地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卷(文)

更新时间:2021-06-07 浏览次数:112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居民防疫隔离增加了宅在家里的时间,线上消费、线上娱乐、线上授课等需求增加,使得“宅经济”成为近一段时期以来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线上生鲜超市成为零售新业态,消费者可以在APP上下单,由快递小哥按照消费者要求送货上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正常情况下,影响快递小哥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
      A . 货物种类 B . 后台管理 C . 线路规划 D . 拣货速度
    2. (2) 快递小哥能够快速、准确的送货到门,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 . RS B . RS、GIS C . GPS D . GPS、GIS
    3. (3) 与传统生鲜超市相比,线上超市货物价格较低,主要原因是(   )
      A . 流通环节少 B . 服务质量好 C . 产品质量高 D . 运输速度快
  • 2. 水稻可分为籼稻、粳稻两种。籼稻耐湿、耐热、耐强光,适宜生长在高温、强光和多湿的热带及亚热带低地;粳稻耐寒耐弱光,比较适宜生长在气候暖和的温带及低纬度的高地。下图为云南省籼稻、粳稻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云南粳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 降水量 B . 热量 C . 土壤 D . 地形
    2. (2) 与籼稻相比,粳稻(   )

      ①复种指数高②对水利工程依赖小③病虫害少④生长周期长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3. Y河流域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下图),该热带雨林南部地区每年7、8月多火灾,其余时间相对较少,2019年8月底,此地区发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火灾,烧毁了大片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Y河地区热带雨林面积广阔,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利于信风深入②受暖流的影响③受寒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Y河流域热带雨林南部地区每年7、8月多火灾,主要是因为(   )
      A . 受东南信风和地形影响,7.8月气候干燥 B . 西风越过西部山地,形成干热下沉气流 C .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炎热干燥 D . 7、8月林区枯枝落叶富集,易起火
    3. (3) 关于马拉若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岛上年内日出方位变化较大②由河流携带泥沙冲积而成

      ③西侧沿海的海水盐度较高④岛上每天日出时间基本相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4. 下图为某省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东部山脉为(   )

      ①半湿润、半干旱区的分界②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

      ③平原和高原的分界④旱作区与水田区的分界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2. (2) 图示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 B . 土壤次生盐碱化 C . 石漠化 D . 土壤污染
    3. (3) 壶口瀑布“桃花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 雨季来临,降水猛增 B . 黄河上游冰凌消融 C . 沿岸地下水补给增多 D . 高山冰川融水剧增
二、综合题
  • 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期以来的乱砍滥伐,使长江流域的森林面积大幅下降。长江流域的原始植被丧失了85%,上游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30%~40%,下降到现在的10%左右。曾经吸纳雨季大量雨水的森林大半已不复存在。

    材料二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2016年9月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提出生态治理两步走战略。

    材料三“长江经济带”及发展目标“两步走”示意图。

    1. (1) 长江上游(金沙江段)成为我国水能资源开发的“热土”,简述其理由。
    2. (2) 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分析其原因。
    3. (3) 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森林面积减少对长江流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4. (4) 试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提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 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土耳其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2020年10月30日19;51,土耳其西部、希腊东部萨摩斯岛附近的爱琴海海城发生6.9级强震,震中位于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和希腊的萨摩斯岛之间,此区域人口稠密,图为土耳其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土耳其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该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橘、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伊斯坦布尔市是该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350万。

    1. (1) 简述土耳其地震多发的原因。
    2. (2) 简析土耳其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3. (3) 分析伊斯坦布尔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
  • 7. [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1953年人类首次登顶以来,挑战珠峰的人数逐年增加,且登顶珠峰的死亡率已经从上世纪的5.6%降到了1.5%。尼泊尔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商业模式,2018年4月,尼政府向346名登山客发放了登峰许可证(每人配备一名当地人作向导和登山助手),实际人数约700人,创历史新高。攀登珠峰对很多游客来说,不仅是消费,同时还可能带来切实可见的经济回报。“攀珠热”引发的安全和环境问题值得思考。

    分析攀登珠峰人数逐年增加的原因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 8.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就像空气、水和阳光一样,在维系人类生存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能生长农作物、提供食物,它可以调蓄洪水;可以将能够产生温室气体的碳封存在自己体内,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富豪”;可以作为土壤动物、微生物,甚至人类的栖身之所……如若离开土壤,人类文明将失去生机、难以为继。然而,土壤是近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形成一般都在万年以上,形成一米厚的土壤,需近2万年。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列举引起土壤问题的人类行为及产生的后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