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蚌埠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80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1·湖北模拟) 春秋后期,劳动人民由于生活所迫,进入贵族禁地从事山泽资源开发,贵族诬其为“盗贼”并出兵镇压;镇压无效后,改用征税的办法;战国初期,各诸侯国主动开放禁地,推行征税制度,美其名曰“赐民”。这种转变反映了(   )
    A . 贫富差距激化了社会矛盾 B . 土地私有化促进社会发展 C . 税制改革引发井田制瓦解 D . 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转型
  • 2. (2021·蚌埠模拟) 秦汉两朝28位皇帝中以嫡长太子身份继位的只有四人,东汉12帝中无一人是真正的嫡长子继承。这表明,秦汉时期(   )
    A . 相权过大破坏嫡长子继承制 B . 皇位继承制度屡遭破坏 C . 皇位世袭制度激化皇室矛盾 D . 太子继承大统制度消亡
  • 3. (2021·蚌埠模拟) “城隍(道教中守护城池之神)”原来只限于吴越等地方性崇拜,至唐代仍未完全得官方的认可。至宋代,城隍已成为全国性的信仰,不唯城里尊崇,连一些村落也建有城隍庙。这说明唐宋时期(   )
    A . 道教与儒家思想相融合 B . 三教并行局面已被打破 C . 理学影响了时人价值观 D . 地方发展格局发生变化
  • 4. (2023高二上·汕头期末) 明代的土地卖产契文中大体包括卖产人姓名、田土来源和性质、座落、卖产原因、买主姓名、价格、中介人等21项内容。此类契文如果加盖官印,即为“红契”,否则就是“白契”,两种契约都被认可。这种做法(   )
    A . 体现了土地买卖制度化 B . 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 . 带有资本主义萌芽色彩 D . 推动了小农经济瓦解
  • 5. (2021·蚌埠模拟) 19世纪70年代出使欧洲的刘锡鸿认为,英国确实没有残暴不仁之政,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他们曾来过中国“得闻圣教所致”,大清要富强,完全不必向他们学习。这表明刘锡鸿(   )
    A . 固守“中体西用”思想 B . 更加关注政治制度改革 C . 坚持传统的“夷夏”观 D . 否认英国政体的进步性
  • 6. (2021·蚌埠模拟) 图5是1916—1922年华商纱厂与外国在华纱厂统计示意图

    据此图可推知当时中国(   )

    A . 外国在华纱厂生产能力有所下降 B . 实业救国思想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C . 民族工业在一战后整体发展迅速 D . 列强进一步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7. (2021·蚌埠模拟) 中共成立初期曾宣称“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后调整为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但不加入国民党,1922年8月下旬则决定中共党员视需要可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这表明(   )
    A . 中共民主革命理论不断发展 B . 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C . 新三民主义已成为两党共识 D . 国共两党革命的最终目标一致
  • 8. (2021·蚌埠模拟) 改革开放前,出口贸易由国家指定的贸易公司经营。1979年后,国家对出口商品进行分类经营。一类商品由国家专业贸易公司统一经营,二类商品由国家、地方交叉经营,三类商品全部由地方经营。这种方法(   )
    A . 开启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B . 旨在完善我国的经济结构 C .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D . 克服了我国产销矛盾问题
  • 9. (2021·福建模拟) 一个年幼的孩子问伯里克利:“什么是法律?”伯里克利答道:“凡是人民决定和颁发的东西都是法律。”小孩不解地追问:“难道当人民像暴君一样践踏少数人的观点时,他们的决定仍然算是法律吗?”伯里克利回答:“当然。”据此,小孩可得出(   )
    A . “民主实际上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暴政” B . “法源于自然” C . “法律是社会理性的产物” D . “民主源于法律”
  • 10. (2022·潮州二模) 欧洲某一时期,舞剧通常的情节总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天性的美好,天性的凹陷,大悲痛下英雄的出现以及天性的复活。此类舞剧情节设计迎合了(   )
    A . 理性主义下的社会价值观 B . 宗教神学束缚人性的需要 C . 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 D . 现实主义艺术流派的发展
  • 11. (2021·蚌埠模拟) 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谈到:“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这反映了当时苏俄(   )
    A . 民众渴望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政治危机 C . 阶级敌人仇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 . 部分知识分子对新经济政策不满
  • 12. (2021·蚌埠模拟) 图6是1978-1992年中国与美国、巴西和印度等国人均GDP增速对比图。对这一时期经济增速解读正确的是(   )

    图6

    A . 欧美国家整体趋向衰落 B . 亚洲经济地位迅速提升 C . 发展中国家引领世界经济 D . 全球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13. (2021·蚌埠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特别16世纪及其以后一百多年,是英国所谓农业革命时期,其主要内容为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的革新。也是恰当此际,乡村工业获得空前发展,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新兴工业区。当时,不仅有奠定英国民族工业的毛纺织业,还有就地取材而发展起来的采矿、冶金、制盐、木炭、锯木等行业。其中的冶铁和采煤业,后来成为工业世界初期机械和能源的两大支柱。在此期间,英国新兴毛纺织业的产量翻了三番,不仅占领国内市场,而且大量出口,时有“衣被半个欧洲”之美誉,触角甚至伸到亚、非、美洲部分地区。生产组织形式也突破了分散的家内劳动制,形成“委托劳动制”。组织者或是毛呢商,或是工匠,前者提供原料而且拥有一定的资金,后者掌握了关键的工序。

    ———据王乃耀《十六世纪英国农业革命》等

    材料二在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中国大地上,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一批农民出身的企业家,他们本是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庄稼人,现在却穿行于银行与市场之间,成为第一批过起都市生活或接近都市生活的乡下人。1987年,中国农村经济中,非农业产值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产值,乡村企业崛起,标志着中国踏上了国家工业化的新台阶。中国乡村工业的出现,不完全是农产品剩余发展的结果,它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农村工业发展无论产权制度的完善,市场体系的发育,还是科学技术的投入、开发和普及,目前都处于欠发达状态。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乡村工业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20世纪80年代农村工业化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历史启示。
  • 14. (2021·蚌埠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像现代西方这样多元化的社会中,教会和国家、资本和劳工、政府和私人企业诸种力量在法律规定下保持平衡。而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耿直和忠心、真诚和仁慈这些整个家庭体制反复灌输的个人美德才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法律是政府必需的一种工具,而个人道德才是社会的基础。古代中国社会并没有因法制观念淡薄而出现无政府状态,整个社会被儒家学说牢固地连在一起。这一伟大的伦理制度在中国的地位之重要相当于法律和宗教在西方共同所占的地位。

     ——据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评析材料中关于中西方社会发展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15. (2021高二下·吉林期中)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前期统治者不断地进行一系列改革,其中在对外关系上,唐政府实行友好开放政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鼓励对外交往。唐政府设置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不少地方设商馆以招待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中外贸易广泛展开,唐都长安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周边邻国纷纷遣使建交和进行正常的商业贸易。当时与唐通使交好的国家主要有七十多个。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唐政府命令保护,绝不盲目排斥。

    由于唐朝前期推行了对外友好的而不是封闭的政策,使当时出现了“九夷重译,相望于道”的盛况。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使者、学者和商人的频繁交往,大大加强了中国和各国间的相互了解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也使唐朝得以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摘编自许敏《唐前期的改革与兴盛》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前期对外政策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前期对外政策改革的影响。
  • 16. (2021·蚌埠模拟)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29年1月6日,胡佛成为美国新总统。他曾严厉谴责英国的海上封锁,日内瓦会议后又主张扩建海军。但他在就职演说中却宣称将制订新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改善英美关系。1929年6月,麦克唐纳组建英国第二届工党政府。他在大选中曾表示决心改善英美关系并促裁军。1930年伦敦海军会议是两次大战之间英美严肃认真地对待讨论海军军备问题的最后一次会议。伦敦海军协议基本上是按英美事先达成的框架签订的,即“装备有6.1英寸以上的口径炮的巡洋舰,美国可拥有18艘,英国可拥有15艘;包含有6.1英寸及更小口径炮的巡洋舰,美国总吨位是14.3万吨,英国是19.2万吨。在如驱逐舰和潜艇等其他类型的舰只上,英美完全平等。同时,将华盛顿会议上确定的停战期再延长5年。这一海军协议是两个爱好和平的人民努力的结果,也是两个长期争夺海上霸权相互妥协的结果。

     ——摘编自徐煜《论20世纪20年代的英美海上争霸》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0年伦敦海军会议召开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30年伦敦海军协议达成的影响。
  • 17. (2021·蚌埠模拟)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苏兆征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伟大先驱。早年,身为海员的苏兆征与孙中山结识并于1908年参加了中国同盟会,积极投身于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后,国内局势混乱不堪,政治腐败异常。苏兆征对国民党的革命前途产生了怀疑。

    1921年3月,苏兆征和林伟民等人筹划成立了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1922年1月12日,由苏兆征等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爆发。罢工开始后,中国共产党给予大力援助。苏兆征也时常邀请一些共产党人前来演讲,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3月6日香港海员罢工取得完全胜利。

    1925年春,李大钊多次邀请苏兆征到北京大学会晤,对他给予很高评价同时对他进行党的纲领、章程和政策的教育。苏兆征正式向李大钊提出入党的要求。不久,苏兆征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

     ——据卢权、禤倩红《珠海历史名人·苏兆征》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兆征放弃国民党加入共产党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兆征等领导香港海员罢工胜利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