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生产资料 | 消费资料 | |||
机器及大工具 | 原料 | 建筑用品等 | 消费品原料 | 直接消费资料 | |
1893 | 0.6 | 7.8 | 13.0 | 78.6 | |
1910 | 1.5 | 0.1 | 16.0 | 17.0 | 65.4 |
1920 | 3.2 | 0.2 | 25.1 | 16.9 | 54.6 |
1930 | 3.7 | 1.9 | 21.3 | 17.3 | 55.8 |
1936 | 6.1 | 2.7 | 35.6 | 13.0 | 42.5 |
材料一
在反贫困领域,马克思主义从制度层面找寻致贫原因,主张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来完全消灭贫困。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贫困的制度原因,要解决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列宁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唯有改变生产关系方能根除贫困的思路,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产生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不充分,所以,“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生产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列宁还提出通过发展商品经济、发挥市场的力量来解决贫困问题。
——摘编自白维军《论精准扶贫的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与创新发展》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代领导人都以清晰的理念和务实的做法治理中国的贫困问题。毛泽东同志认为,中国的贫困问题是发展问题,是在一定历史时代背景下延续而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面对的是旧中国留下的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经验,论证了我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旧社会存在落后的国家制度,这种落后的社会制度导致国家治理混乱、社会分裂、外敌入侵、使得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中国要坚持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摆脱贫困,通过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为此毛泽东提出中国消除贫困的设想:第一,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走工业化道路……
——摘编自覃敏良《毛泽东反贫困思想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启示》
材料
学者路齐一指出:“大变革(大变局)指一个国家(社会)的大发展,即一个国家(社会)在一个较为集中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诸如科技、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都出现大发展和突破性进展,同时产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而不是指某项事业或个别社会领域的大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历史大变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在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人类社会迈入更高级的文明社会。另一方面,世界历史大变局往往还包括国际力量的对比,大变局的本质是国际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引发国际格局大洗牌、国际秩序大调整。
——摘编自杜庆昊《大历史视野中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古今中外历史中选定一个大变革(大变局)时期,并运用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
材料
1945 年7月,艾德礼组英国工党内阁,出任首相,对英国内外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内,通过创造充分就业机会,使工人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强制保险,使工人在失业、退休、怀孕、工伤、患病和死亡时均可申请补助。实行国家补贴的公费医疗制度,政府拔款教济贫因者,发放新生婴儿补助、学生补助、食品津贴等。对英国大工业和公用事业实行国有化,主要包括钢铁、煤炭、铁路、航空、电信和英格兰银行等部门。提高富人财产所得税,适当提高中等收入者所得税。对外,政府延续丘吉尔时期与美国结盟的政策,发展英美特殊关系,联美抗苏成为战后初期英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在殖民地问题的处理上,政府从现实主义出发,对于英属殖民地采取了顺应非殖民化潮流的政策。缅旬、印度等获得独立或自治;巴勒斯坦问题提交给了联合国;英国不再承担在希腊的政治经济责任;停止援助土耳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
蔡和森(1895—1931),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1918年4 月,蔡和森和毛泽东等人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1919 年蔡和森赴法勤工俭学,他刻苦自学法文,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书籍,比较早地得出“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是现世革命唯一制胜的方法”的结论。1920年9 月,蔡和森明确地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他关于成立共产党的提法明显地早于其他早期领导人。此外,蔡和森认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世界各国共产党是一致的,但当应用到各国去,应用到实际上去才行。”1922年,蔡和森在中共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参与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明确提出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等民主革命阶段的奋斗目标。
——摘编自王相坤《中共创立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解读——蔡和森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