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质...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9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 (2021高一下·滕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之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是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视角进行高度概括的,然而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究竟是怎么打破的?遗憾的是鲁迅先生并没有细说下去。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对这个问题苦苦地探寻。

    我们知道,小说故事的元素是人物、情节、线索等,但如何组合,也就是结构方式,这才是创造,才能显示作家的天才。曹雪芹正是在《红楼梦》叙事结构的组合方式这一点,打破了传统。

    传统叙事的经典作品《三国演义》和《水浒》,其时空表现形态虽各自不同,但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叙事原则: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是一致的,文本形成的以主要的人物和主要的事件为枢纽来挽结和创建整体的时空结构,就是故事的时空结构。所以人们习惯分析叙事的结构方式时常常集中在时间链条上,提炼出叙事的主线和副线,形成传统线性的单一的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

    《红楼梦》追求时间艺术的空间化,打破了传统线性单一的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历史、现实和梦幻混合、交织、重组,小说人物任意穿行在时间的隧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维构成的立体时间体系中来来往往。“现在”不是折射过去的记忆,便是投影未来的图象,有时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幻想,并在物理时间、心理时间、梦幻时间和神话时间里进进出出。“传统”在被打破,也体现出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即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分离,创造了小说时间艺术的多维空间形式。这是我们过去认识不到的层面,也正是《红楼梦》叙事“新变”的内涵。

    (摘编自郑铁生《〈红楼梦〉的故事是怎样讲的》)

    材料二:

    东晋一朝和明清两代,江南文化颇具特色,为《红楼梦》创作带来了深刻影响。

    第三十七回写探春发帖倡议在大观园办诗社,其中有这样几句: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

    这里引用前朝四个典故,如慧远组织莲社、谢安东山雅会、王子猷雪夜访戴、杜甫迎客扫花,除唐代杜甫外,其余三个均出自东晋,一个发生在东晋的庐山,两个则发生在东晋的江南,因其知名度甚高,所以在探春发出的帖子中,成了大观园中的人文化追求的效仿或竞争的一种标杆。

    当然,从女性角度说,东晋时期江南谢道韫少儿时代咏絮显露的才情也自然会影响红楼女性人物的形象塑造。这不但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直接用“堪怜咏絮才”来暗示林黛玉的才情,而且,元妃省亲时让宝玉写诗,宝玉反应迟钝,还是林黛玉帮宝玉代写了一首《杏帘在望》,得到元妃赞赏,也让人想起谢道韫在发现小叔子王献之与客人议论时理屈词穷,就隔着帷幕代王献之重新论辩,终于扭转局势,所谓“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而后来,林黛玉与史湘云联句时的那种自信,林黛玉和薛宝钗同咏柳絮词的夺人眼球,似乎把围绕着的谢道韫女性才情,进一步发扬光大了。

    再看明清,就群体论,明清时代的诗社,特别是女性诗社的出现,是不同于晋代的一个江南文化重要特色,如清代康熙年间在江南杭州成立的“蕉园诗社”和乾隆年间苏州成立的“清溪吟社”等,给《红楼梦》描写女性创作群体提供了基本的现实依托,而《红楼梦》的这种创作又反过来激励启发了后续的江南女性创作,挑战了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条。

    就个人言,《红楼梦》多次提及明四家唐寅、仇英等人的绘画。特别是苏州才子唐寅,在小说中,如草蛇灰线般若隐若现,对小说不同人物的个性塑造、言行刻画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不少学者指出,林黛玉的《葬花吟》与唐寅的《花下酌酒歌》有明显的继承关系,而 唐寅在生活中也有哭花、葬花之举动。

    总之,一种由晋代开启的江南性情文化传统,在明代得到。发挥,并在清代《红楼梦》中体现出集大成的意义。

    (摘编自詹丹《一部〈红楼梦〉,是江南性情文化传统之大成》,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叙事结构的组合方式方面有创新,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 B . 《红楼梦》体现出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其人物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维构成的立体时间体系中来往,任意穿行在时间的隧道中。 C . 《红楼梦》中探春倡议在大观园办诗社的帖子中,引用了前朝四个典故,使得他们成为大观园中的人文化追求的一种标杆。 D . 苏州才子唐寅对《红楼梦》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者一致认为林黛玉的《葬花吟》和唐寅的《花下酌酒歌》有明显继承关系。
    2. (2) 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一中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 《三国演义》以三足鼎立的形成、发展和衰亡,直至三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为主线,文本结构的基本框架与历史相去不远。 B . 《水浒》的叙事方式采用的是单元结构的组合方式,展示了一条“个人反抗——聚众造反——逼上梁山”的叙事主线。 C . 《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证明了叛逆与卫道的矛盾冲突,这正是全书的情节主线,并以此融入了书中众多的人物和事件。 D . 有红学家认为,我们读《红楼梦》时,会因其结构的周密、时空的繁杂,有种仿佛置身大 海,前后左右波浪澎湃的感觉。
    3. (3) 关于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整体为总分总结构,第一节首先提出论点,即江南文化对《红楼梦》的创作带来了深 刻影响。 B . 文章分别从东晋时期和明清时代两个时期,层层递进,深入阐述了中心观点。 C . 文章主要运用了例证法(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观点。 D . 作者从群体和个人两个角度阐述了明清时代江南文化对《红楼梦》的影响。
    4. (4) 材料一中写到“(《红楼梦》中的人物)在物理时间、心理时间、梦幻时间和神话时间里进进出出”,请你结合原著中的一个人物,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 2. (2021高一下·滕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不仅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黑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材料二: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

    (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 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

    (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1.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 . 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 . 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D . 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2. (2) 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緬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3. (3) 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3. (2021高一下·滕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祖 , 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高祖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辟仇,从之客,因家焉。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自爱。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亭,止饮,夜皆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妪曰:“人杀吾子。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苦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选自《汉书·高帝纪》)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 B . 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 C . 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 D . 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祖”即汉高祖刘邦,高祖是刘邦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 B . “谒”是进见时用的名帖,又称“名刺”“名帖”,类似于后来的名片。 C . “季”是刘邦的字,古代有一定身份的人除了有名,还有字,如屈原名平字原。 D . “坐上坐”就是坐在职位最高的位置上,“上坐”的“坐”是座位的意思。
    3.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高祖有胸襟,有气量,但到了壮年,才当上泗上亭亭长,他在观看秦始皇出行时,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此矣”的感慨。 B . 沛县的豪绅和官吏们为奉承县令的贵客,都去送礼,高祖向来瞧不起这种做法,所以一个钱也没带,却假称“贺礼一万钱”。 C . 吕公善于相面,看到高祖面相后就很敬重他。酒宴结束送客的时候,吕公告诉高祖要保重自己,并愿意把女儿许配给高祖。 D . 高祖押送民夫到骊山服役,不少民夫半路逃跑,他估计等到达骊山时民夫将全都跑光,于是他放走民夫,自己也准备逃命。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单父人吕公善沛令,辟仇,从之客,因家焉。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5. (5) 汉高祖刘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和课文《鸿门宴》简要分析。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2021高一下·滕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杜牧之齐山登高

    (唐代)张祜

    秋溪南岸菊霏霏,急管繁弦对落晖。

    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静浦帆稀。

    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

    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题目知此诗属登高诗,作者和杜牧一同登齐山,张祜依韵和诗所作。 B . 首联通过视觉描写菊花的繁茂,通过听觉描写了音乐节奏急促的乐曲。 C . 颔联写景运用色彩,俯仰结合视角,描绘出晚秋齐山的阔大壮美景色。 D . 颈联用典,表达不能忍受像孙盛那样的小人的嘲讽,愿结交王弘这样的朋友。
    2. (2)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情景默写
  • 5. (2021高一下·滕州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的地位。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
    2. (2) 《谏逐客书》中,李斯用泰山和河海的例子说明君王应重视民众的力量,其中写河海的两句是:“。”
    3. (3) 洞庭湖浩瀚无际,气势磅礴,自古以来备受称道。孟浩然形容它“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则写下了“”。
    4. (4)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
    5. (5) 《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
六、选择题组
  • 6. (2021高一下·滕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神农尝百草而开创草药治病先河,中医药发展至今,其历史可谓(        )。这样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中断的医药文化及文明,为世界医学史所罕见。自古以来,中医药就是古丝绸之路上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伴随早期的商贸活动在沿线国家(        ),并以不同形态成为沿线民众共享共建的卫生健康资源。经过与近代医药文化的碰撞、对抗到结合,开始注意从国外先进文化中吸取有用的东西,遂出现了中西汇通的探索,中医药学正在走向现代化。中医药始终(        )着国人的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突发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中,中医药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药“辩证论治”,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即根据不同人、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特点调整治疗策略,一人一方量身订制,更关注体质的个体差异,因而抗击疾病更为(        )。同时,中医药“上工治未病”理论,主张相应人群早期干预,   ①   主要用中药汤剂积极防治,以期提高人体免疫力,阻断病情发展。面对疫情肆虐致病患骤增的局面,治疗可有区别对待。   ②   对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中医药协同西医救治,退热速度更快、更能起到减轻肺部炎症渗出、减少脏器损害、减少激素用量等作用。   ③   对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中医药优势体现为可明显改善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截断病势,控制病情进展,延缓或阻断患者进展至重症。   ④   中医药以其在疾病预防、 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国内外民众广泛认可,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波谲云诡    落地生根    守护    精确 B . 波谲云诡    开花结果    维系    精确 C . 波澜壮阔    落地生根    守护    精准 D . 波澜壮阔    开花结果    维系    精准
    2. (2) 把下面的语句补写在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采取早期干预的办法。

      A . ①处 B . ②处 C . ③处 D . ④处
七、选择 简答
  • 7. (2021高一下·滕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座楼(马克思故居)里保存最多的资料是马克思的各种手稿和著作的版本。

    (      )。《资本论》是一本最彻底地教人认识社会的巨著,全书160万字,马克思为它耗费了40年的心血,为了写作,前后研究书籍达1500种。在这之前谁也没有像他这样讲清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墓前说,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发现物质生产是精神活动的基础;二是发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规律。不只是这本书教人认清剥削,消灭剥削;还教人认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经济,组织经济。甚至它的光焰逼得资本家也不得不学《资本论》,不得不承认劳资对立,设法缓和矛盾。

    《资本论》是一个海 , 人类社会的全部知识,经过了在历史河床上的长途奔流,又经过了在各种学科山林间的吸收过滤,最后都汇到了马克思的脑海里来,汇到了这本大书里来。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 第22展室在三楼,是专门收藏和展出《资本论》的 B . 三楼的第22展室是专门收藏和展出《资本论》的 C . 《资本论》的专门收藏和展出是在三楼的22展室 D . 三楼的第22展室是专门展出和收藏《资本论》的
    2. (2) 下列选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B . 波浪一边歌唱,一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C .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D .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八、选择题
  • 8. (2021高一下·滕州期中) 下列关于《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窦娥冤》是中国传统戏曲为世界贡献的一部伟大悲剧。元杂剧中表示动作的术语叫“科”,两人对话叫“宾”,一人自说叫做“白”,以歌唱为主,因主角不同,分为末本、旦本。 B .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意蕴丰富,结构精严,人物个性鲜明,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C .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代表作。剧中除了人物之间的对白之外,剧中人物的自白也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课文中哈姆莱特的长篇独白,让人物通过自白向观众揭示自己的性格,这是英国戏剧的舞台传统。 D . 作为文学体裁,戏剧在形式上特点非常鲜明。“无冲突,不成戏”,戏剧冲突是戏剧最重要的核心要素。另外,戏剧语言具有个性化和动作性。
九、命题作文
十、材料作文
  • 10. (2021高一下·滕州期中)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奉命率部出征,出征前面向全体官兵发表演说,他要说些什么?请你结合现代文阅读Ⅱ材料,为戴安澜将军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题目自拟;符合人物身份、场合;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