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处处渗透着传统节日习俗。元宵节放灯习俗悠久,宋代的辛弃疾就曾写下名句;寒食节有“改火”的习俗,在唐代,皇帝为表达恩赏,会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韩翊的描写了这一习俗;中秋赏月是千百年来盛行不衰的习俗,王建就留下千古名句;重阳登高在唐代尤为盛行,王维就曾写下。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①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着,领导着大家。
②公司现在群龙无首,急需有人出面()一切。
①法律现在已经成了我们()自身利益、保护自己的一张盾牌。
②一味地增加员工、扩充门面,而不改善编制,好景是()不了多久的。
①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②战士们请战的态度非常()。
在维也纳寻找贝多芬
那是一个时而晴朗,时而飘着雪花的三月,我去维也纳默默地寻找着贝多芬。即使在维也纳,贝多芬也是很难找到的。虽然他从1792年11月就到了“德意志音乐的首都”维也纳,在那里生活了35年,乔迁过30个寓所。而且,几乎他所有的重要作品都是在维也纳完成的。1827年3月26日,“他在大风雨中,在大风雪中,在一声响雷中,咽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罗曼·罗兰《贝多芬传》)那所宅第就坐落在黑色西班牙街上,一百多年来,一直保留为贝多芬纪念馆。但我在黑色西班牙街听到的是最后一个低沉的音符,看到的是一个凝固了一百多年的悲剧的终场。却没看到贝多芬,没有!
贝多芬的祭日那天,我走进维也纳森林的海伦娜山谷,过了一座湍急溪流上的小桥,就是人们说的“贝多芬小路”了。路两旁堆积着去年的黄叶……树枝上刚刚有些绿意。小路旁边竖有一块绿色的上、牌子,上面写了一段贝多芬1818年的日记:“恍惚大地上的每一棵绿树都在向我述说。神圣啊!神圣!森林里的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谁能把这一切用语言来表述?森林里的甜蜜和静谧……”罗曼·罗兰证实:他的“耳朵完全聋了。从1815年秋天起,他和人们只有笔上的往还。”可他竟然还能听见大自然的语言,因为大自然的语言是神明的语言。否则,人类的损失就太大、太大了!在离开地面约两米的粗糙的峭壁上,雕刻着青年贝多芬的半身像。路旁有一块贝多芬经常歇息的岩石。这时,我真正找到了贝多芬!听到和看到了他!我悄悄地坐在贝多芬的身边。他的右手轻轻地敲击了一下岩石,神秘的IA-MI的和声从天而降。在他整修灵魂领域里,轰然出现一个D小调的动机。这个动机带着他回顾了自己痛苦的一生。我看见,阳光落在他那饱满的前额上,很快就移去了。留下的是淡淡的愁云。雪花落在他的眼窝里,很快就融化了,留下的是浅浅的泪痕。接着上,林中一只对春天最敏感的小鸟啭鸣起来,引出一段春天的牧歌。之后,殷切的和平祈求与无奈的人生惆怅交替出现,号角声像是渐近,又像是渐远。最后,美妙的合唱在提琴的带领下升起。唱的是什么?他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是席勒的《欢乐颂》!对!是的!“拥抱吧,千万生民!把吻送给全球。”欢乐和爱是一体的,是分裂着的人类的永恒的渴望。但在器乐和声中,不是理想地体现了人的融合么!贝多芬一跃而起,一路看着、听着、欣赏着,携带着他所创造的美丽欢乐的新世界,回到自己的住所。当然他在谱纸上绘出了海伦娜山谷里的一个辉煌的白日梦――那就是伟大的《第九交响乐》。
②为什么贝多芬能听见大自然的语言?(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不超过15个字)。
第一阶段内容是。(最多不超过5个字)
第二阶段内容是。(最多不超过15个字)
第三阶段内容是。(最多不超过5个字)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要求:①语句通顺,条理清楚。②写清事情的经过。③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