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芜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期中联考(文...

更新时间:2021-06-25 浏览次数:8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正确答案。共40分,20小题,每小题2分)
  • 1. 桂林七星岩、柳州鱼峰山等自然美景不能称为文化,但人们在《游七星岩》《登立鱼峰》作品中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则属于文化范畴。这表明(   )
    A .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文化 B . 先有文化后有自然景观 C .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 .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 2.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延安时期,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陕甘宁边区在思想建设、文化建设、社会道德风尚上都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边区新思想新风尚蔚然成风,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这说明(    )
    A . 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B . 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没有关系 C . 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D . 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 3. 2020年11月,四川省理塘发布了文旅宣传片《丁真的世界》,迷人的高原风光不仅点燃了丁真爆红的引信,也点燃了千万网友心中的“诗和远方”。丁真喊你来甘孜的“丁真效应”持续发酵,使2020年11月甘孜机票预订同比增长2成,为四川当地的旅游业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A .   ③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 4. 文化强国,必是文化产业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必有文化产业硬实力来支撑。这说明(   )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家风好,就能家道兴旺、和顺美满;家风坏,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人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②文化环境决定人的行事方式

    ③文化往往是无形地塑造人的品格④人只能被动接受家风的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古今中外大量家族兴衰史表明,一个家族能够保持富裕状态的时间,很少有超过三代的,故世人称“富不过三代”。调查发现,娇生惯养,缺乏吃苦精神,自立能力差,是富家孩子的通病。富人家庭要想破除“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必须(   )

    ①加强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②加强对孩子艰苦奋斗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③为孩子的成才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④积极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7. 2019年4月16日,巴黎圣母院失火,800年古迹被毁。上网搜索“巴黎圣母院失火”,六七十条资讯扑面而来。“多希望这种事不要发生”“全世界在哭泣”“美丽、壮观的法国灵魂的一部分灰飞烟灭,让人无比悲痛”“文明不能承受之殇”,论是否到访过巴黎圣母院,很多人心中都为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留有重要位置。由此可见(   )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0年12月17日,中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文化、健康、武术于一体,目前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数亿习练者。太极拳申遗成功(   )

    ①丰富了太极拳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②表明太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将推动不同国家的文化在交流中融为一体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2018·浙江模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启示我们,在国际文化交流中(    )

    ①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②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必须汲取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④要尊重差异,和睦相处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0.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能够看到(   )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②大众传媒能够完全超越时空局限

    ③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多种手段④文化传播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为庆祝“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在京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展示我国各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丰富内涵及独特魅力。这属于对(   )
    A . 传统习俗的继承 B . 传统思想的继承 C . 传统文艺的继承 D . 传统建筑的继承
  • 1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如今社会仍然倡导对待父母“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这主要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具有(   )
    A . 相对独立性 B . 相对保守性 C . 相对稳定性 D . 鲜明民族性
  • 13. (2020高二上·崇左月考)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近年来,与“道德”相关的引文常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的社会发展  ②传统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传统文化能自觉顺应社会发展要求  ④传统文化的内涵随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创作生产平台、文化产品传播平台,网络文化也已经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 . 社会制度的变化 B . 科学技术的进步 C . 思想运动的兴起 D . 教育方式的变革
  • 15.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大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侗族大歌、侗族刺绣等“侗味”文化编入教材、引进课堂,促进侗族“非遗”文化代代相传。这是利用(   )
    A . 教育推动社会变革的功能 B . 教育被动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 C . 教育推进政治发展的功能 D . 教育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
  •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重视理论创新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源泉和动力

    ③文化创新决定着社会实践创新和发展④文化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7. (2017高二上·临川期末) 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8.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的根本途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9. (2019·浙江选考) 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体验国粹之美、非遗之妙、民乐之雅。由此可见,现代传媒(    )

    ①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

    ②有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可以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借鉴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2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基于(   )

    ①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保证②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③社会制度影响文化的发展④文化决定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 21. 2020年一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在我国湖北武汉暴发来势汹汹给人民群众的生命造成威胁,感染之快,死亡之快始料不及,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进入公共安全防控一级响应停课停产全民抗疫战争状态。武汉灾区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表达对灾区师生的支持与关爱,某中学高三(10)班举行了一次“心连心,手拉手”爱心捐款活动······以下是爱心捐款倡议书的部分内容:

    高二某班同学:虽然我们不能为他们分担痛楚,但爱心与真诚是没有界限的!让我们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我们的爱心!让我们以捐款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援助,尽我们一份微薄之力,相信涓涓细流也能汇成浩瀚的大海,我们的爱心,一定会筑起他们重建的信心!在这一倡议下,同学们纷纷捐款、捐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说明该班举行爱心捐款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 22. 材料: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同其它文化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它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国外民众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当代中国发展活力,理解我们的制度理念和价值观念。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联系材料,分析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意义。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他提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 24. 守护历史、选择未来

    《国家宝藏》自开播以来,通过极具新意的节目形式,让一个又一个原本高居庙堂之上的博物馆馆藏文物活了起来。

    不同于以往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借鉴BBC(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经验,立足于年轻人的需求和收视习惯,邀请了27位当红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9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当我们听完瓷母的故事,我们不再嘲笑乾隆爷的审美,因为他的任性中有盛世涌动的自信。当看到越王勾践剑被年轻的考古人用最新科技再度解码,看云纹铜禁的失蜡法被运用在航天制造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以贯之的强国梦。当萧兴华重病之后将贾湖骨笛的原材料传与徒弟,我们可以看到华夏初音在代际传承之间仍有无穷空间,仿佛还能够听到一句咏叹:亿万斯品,罗列靡遗。谁其守之,惟吾众士,谁其护之,惟吾众士……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宝藏》对我国文艺工作者进行文化创作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