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05 浏览次数:160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jiào)    古(ɡèn)  取(tì) B . (ɡuǎnɡ)  皱(zě)   奋(kànɡ) C . 宿(sù)     热(chì)   守(kè) D . 婷(pīnɡ)   刻(juān)  狡(xiá)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混为一谈    重峦叠嶂    矫揉造作 B . 契而不舍    坦荡如砥    无精打采 C . 振聋发聩    相辅相承    怒不可遏 D . 小心翼翼    自惭形秽    味同嚼腊
  • 3.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目前世界上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数已经超过1.1亿多人。(删去“多”) B . 贾玲凭借《你好,李焕英》这部影片成为中国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女导演之一。(删掉“之一”) C . 面对印度军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使我边防军予以坚决回击,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删掉“使”) D . 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首次任务是将“落、绕、巡”三步并作一步,在环绕过程中对着陆区进行详细巡回勘测。(将“落”与“巡”换位置)
  •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 B . 《水浒传》中林冲在风雪山神庙后投奔梁山,受到寨主王伦刁难,只得下山去寻取投名状。 C . 韩愈是唐朝文学家,和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D . 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 5.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

    据共同社2月24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约翰·柯比在记者会上就中国海警船巡航钓鱼岛一事宣称,“中国再次无视国际规则,美国将继续与盟国及合作伙伴一起,强化印太海域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他声称,“我们明确支持日本对‘尖阁诸岛’的主权”,并强调“我们敦促中国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严重危害的行动”。

    当记者采访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如何看待这件事时,他应该这样说:

    A . 我们国家就应该用武力占领钓鱼岛,让美国和日本看看我们国家的军事实力! B .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我们凭什么不能在钓鱼岛附近巡航?关他美国什么事啊! C .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们必须予以有力的回击,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立场! D .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我国海警在钓鱼岛海域开展巡航执法活动是我国依法维护主权的正当举措,而美国作为世界大国,应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而不是挑起争端。
  •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________的民族风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________的民族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________的民族血性;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________的民族智慧……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A . 勠力同心  反抗强权  向死而生  奋勇向前 B . 反抗强权  勠力同心  向死而生  奋勇向前 C . 反抗强权  勠力同心  奋勇向前  向死而生 D . 勠力同心  反抗强权  奋勇向前  向死而生
二、句子默写
  • 7. 按课文原文填空。
    1. (1) 悬泉瀑布,。(郦道元《三峡》)
    2. (2)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 (3) 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4)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5. (5) 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6. (6) 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人生美好祝愿的著名诗句是:
三、课内阅读
  • 8. 阅读《核舟记》,完成下面小题

    核舟记

    魏学洢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之。

    ③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④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⑤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戍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太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⑥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糁:                     ②盈:

    2. (2)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 (3) 第③段中,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作者善于将静态的人物动态化,表现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
四、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胃液为什么不会溶解掉我们的身体》,完成下面小题

    胃液为什么不会溶解掉我们的身体

    王海山

    ①胃不仅是人体暂时储存食物的仓库,而且它具有强大的消化功能。胃里面用来消化食物的是胃液,包含盐酸、胃蛋白酶和黏液等成分。胃液里面含有的盐酸浓度很高,盐酸是腐蚀性很强的酸,甚至能把金属锌溶解掉。如果胃液里面的盐酸、胃蛋白酶和黏液一起工作,基本上可以消化任何食物。那么很多人就有疑虑了,胃的消化功能这么强大,为什么没有消化掉自己呢?

    ②真相是,强腐蚀性的胃液确实在不断地分解着我们的胃。我们的胃之所以还在,是因为它有着顽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和几种自我防御功能。

    ③首先说胃的自我修复能力。胃的自我修复能力是非常惊人的,它通过时时刻刻地再生以补充被自身消化掉的细胞。人体的胃黏膜细胞每分钟大约脱落50万个,胃只需3天时间,细胞就可以全部更新。就是说,3天时间就能生出一个完整的胃!也只有这种惊人的再生能力 , 才能使胃液对胃造成的损伤得以修复。

    ④但是胃液的侵蚀能力还是太强了,一般只需几小时就能把整个胃消化掉,所以胃仅仅依靠自身强大的再生能力也弥补不过来。为了保护自身,胃还有自己的特殊装备,即胃壁上覆盖的一层厚厚的屏障,叫作胃黏膜上皮细胞。胃黏膜上皮细胞具有保护胃壁的作用,它能把腐蚀性比较强的胃液和胃壁隔开,使其不能渗入到胃壁内层。

    ⑤即使胃有了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和自身的再生能力,还不够安全。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表层还有一层薄薄的糖体层,糖体层是一种碳水化合物,糖分子的抗酸性比较好,可以把带腐蚀性的胃液对胃造成的侵害降低。

    ⑥胃用来保护自己的方法除上面的几种外,还有一种就是胃壁的里层覆盖着一层由脂肪物质组成的类脂肪物质,类脂肪物质对盐酸的氢离子和氯离子都有强大的阻碍作用。

    ⑦基于以上种种保护,我们的胃才不会被自身溶解掉。普通人吃一顿饭,胃分泌500毫升的胃液基本可以使其消化。但当饮食过度或精神压力比较大时,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保护机制遭到破坏,那么就会出现胃液过度消化胃的现象,比较严重时,就会出现胃溃疡、胃穿孔等病症。

    ⑧由此可见,由于胃液过于强大的腐蚀能力,我们的胃也在不断地消化自己,只有靠着自己超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和几种有效的自我防御功能才能保护自己。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胃每时每刻都处在对抗胃液的危险当中。我们每次不合理的饮食都会成为它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一定要健康合理地进食,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选自《读者·校园版》2020年17期)

    1. (1) 胃有哪些有效的自我防御功能来保护自己没有被胃液消化掉?
    2. (2) 第③段划横线的“惊人的再生能力”指的是什么?
    3. (3) 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①胃不仅是人体暂时储存食物的仓库,而且它具有强大的消化功能。(

      ②人体的胃黏膜细胞每分钟大约脱落50万个,胃只需3天时间,这些细胞就可以全部更新。(

    4. (4) 读完文章之后,请说说我们为什么一定健康合理地进食,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 10. 阅读《此爱,无解》,完成下面小题

    此爱,无解

    葛闪

    ①接到母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时,已是凌晨四点,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而我的心,此刻却七上八下起来,翻来覆去睡不着。以前,母亲每每说要来城里看我,都是有缘由的。而这次,母亲在电话里却一个劲儿地说,什么事都没有,只是想来看看我,然后便突然挂了机。再打过去,发现已经关机了,想必是手机没电了。

    ②我下了床,走到阳台边,才发现窗外早已天地皆白,雪花从天而降,犹如王师,一路攻城拔寨。想起母亲在电话里说的话,我的心更是惴惴不安起来。我有一种预感,家里肯定是出了什么急事。要不然,母亲怎么会如此着急,放着白天不来却赶夜路,放着晴天不走却要顶风冒雪?我太懂母亲的心思了,越是说没什么事,反而代表着发生了什么事。

    ③我叫醒了妻子,妻子也无可奈何,毕竟,联系不上母亲,再着急也没有办法。我告诉妻子,我刚在城里买房的时候,母亲知道我的工作还不太稳定,生怕我吃不好、睡不好,于是,煲了菌菇鸡汤,送到了城里的我手中;婚期将近时,一生视土地为命根子的母亲放下手中的活儿,匆匆赶到城里,一待就是一个月,人前人后为我的婚事张罗忙活。

    ④我和妻子又说起了母亲任劳任怨地帮我们照看孩子,一带就是两三年。最近的一次,应该是去年六月份。做奶奶的她,在家用各种编织物做了很多的卡通玩偶,作为小孙子的生日礼物。她到现在都记得,当自己的孩子看到那些新奇的东西而满脸笑容时,母亲也笑得是前仰后合。

    ⑤但是这次,母亲事先并无任何提醒,明显是临时起意,到底是遇到什么突发事情呢?加上半夜降雪,母亲肯定是步行而来,导致我越来越担心,最终决定,和妻子下楼去迎一迎母亲。要不然,我和妻子的心,始终吊在半空里无法安放下来。

    ⑥好在此时雪已变小,路面堆积颇厚,倒也不是太难行走。出了小区,我和妻子交待了几句,然后便分道而行——乡下到小城虽然不是太远,但是有两条路,我们不知道母亲是走大道还是小路。

    ⑦天快要亮时,我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说是已经在大道上找到了母亲,现在已经搭乘了一辆早行的私家车往家里去。我所在的是小道,此时尚无车辆,只能步行急匆匆地往家赶,一路上摔了几跤,也顾不上疼痛,只盼着早点看到母亲,问清原因。

    ⑧到了家里,我顾不上抖落满身的风雪,一把抱住母亲,眼泪洇湿了脸上的残雪,一个劲儿地问母亲,家里到底出了什么事?母亲笑着推开我,然后突然捧着我的脸蛋,一边摩挲着,一边说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只是想来看看我。我不信,妻子也不信,换作是谁也不可能相信。半夜动身、顶风冒雪进城就只是为了看看我?

    ⑨我太了解母亲了,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遭受再打的苦难,都是埋藏在心底,一人饮尽悲伤。家里养的几头猪死了,她不说;老宅漏雨了,她不说;院子里的树被大风连根拔起,把厢房砸倒了,她也不说。而此番,半夜赶来定是遇到了更大的事情。情急之下,我突然推金山、倒玉柱,一头跪在母亲面前,苦苦哀求她,有什么事一定要说出来。

    ⑩母亲看我急了,自己也急了,忙把儿子扶起,一板正经地告诉我,真的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只是夜里突然醒了,便再也睡不着,于是穿衣起身,坐在屋门前看雪。也不知道怎么的,看到了院子里的石磨,突然便想起了我。然后,便鬼使神差般地决定,要去城里看看儿子,立即,马上,不能有任何拖延。

    ⑪我和妻子都怔怔地呆立一旁——我们实在想不通,院子里的石磨,和儿子有什么关系?母亲仿佛看出我们内心的困惑,上前抓住我的手,喃喃柔声道:“真的,我只是想来看看你。”

    ⑫母亲说话的时候,干涸的眸子里突然波光粼粼。于电光石火间,我透过母亲的眼神,还有灰白的发间,仿佛想起一件事: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时某一天,妻子正在办公室设计图纸,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想到了儿子,于是便驾车匆匆赶到学校,隔着教室玻璃,远远地望了儿子几眼,然后才心满意足地驾车离开。彼时,我还暗笑妻子神经质,图纸与儿子又没有丝毫联系,怎么好好地生出那般想法?

    ⑬想到这里,我终于相信了母亲的话。我知道,在母爱面前,很多事情并不一定需要缘由。尽管世上事情的发生,大多有果必有因。但是不不承认,世间千万种爱里,唯有此爱,最无解。

    (选自《辽宁青年》2020年11期有改动)

    1. (1) 从哪些情节中看到母亲对我的关爱?
    2. (2) 第⑦段中,往家赶时我为什么一路上摔了几跤,也顾不上疼痛?
    3. (3) 分析文中人物的心理。

      ①第⑧段中,为什么我会一把抱住母亲,眼泪洇湿了脸上的残雪?

      ②第⑫段中,母亲说话的时候,干涸的眸子里为什么会突然波光粼粼?

    4. (4) 第⑫段写我回忆妻子突然去学校看儿子有何作用?
    5. (5) 你如何理解文题“此爱,无解”的?
  • 11. 阅读《阅读的三重境界》,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的三重境界

    ①人生天地间,总要与外界发生联系。而阅读,则是其最主要的通道。

    ②阅读分为若干种,绝大多数人的阅读属于消遣性阅读。这种阅读的目的就是打发时间,说得高雅点,是让时间不至于白白流逝。浏览网页,翻翻报纸,看看电视,了解一些热点新闻,搜集几件明星八卦,打探哪里出了奇人异事,瞅瞅又有几个老虎被调查……边看边乐,然后与志同道合者大摆龙门,是很惬意很得意的事。

    ③市井闲人们的阅读大抵如此,很多上班族的阅读有相当的比重也可归入此类,我们青年学子,有时也愿意做这些消遣性的阅读。为的是放松放松,调剂一下有些枯燥的学习生活。我觉得,“消遣”是个中性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归入褒义,毕竟有所消遣便是有所寄托,这总比无所事事、无事生非要好得多得多。但在消遣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出现了很多遮蔽我们双眼的“垃圾”。如果把时间花在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上,那简直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

    ④阅读的第二重境界,我称之为充电式阅读。这种阅读有明显的现实“功利性”,颇有现趸现卖、临时抱佛脚的意味。以我为例,该交综合性研究作业了,我才上网搜索相关的材料,包括成本的书、杂志,相关论文,然后挑灯夜战,快速扫描,从中筛选自己用得着的矿石,冶炼、提纯,最终形成自己的产品。这样的阅读,效率高,印象深,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我的大脑里面的东西感觉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品位。虽说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其效果却是长久的,这样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成长的台阶。

    ⑤我们青年学子们,其阅读大都含有某种“功利性”。这不是坏事。关键是要将这些信息合理转化,切忌生搬硬套,机械照搬。否则的话,这种阅读就成了鸦片,副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⑥阅读的最高境界,是精神性阅读,或者叫心灵性阅读。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长谈。”这样的阅读完全是个人的兴趣所在,阅读的过程,已是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过程。据说,这样的人,看经典的影视作品,会忘掉了世界的存在,能与剧中人的命运相喜悲;看喜欢的文学名著,常常会如五柳先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⑦因为阅读,狭窄的心灵会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以致变成一个心灵宇宙。对呀我们青年学子来说,认真地读一本书,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到一种环境之中;情感随着书中情节的变化而起伏,思想沿着作者的思路向前发展。但我要说,在大量阅读的同时,还要伴随着不断的思考,静观默想,分析对比,理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否则会沦为“历史书橱”,“文化奴仆”。

    ⑧鲁迅说过,要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卢梭则强调,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道出了读什么书和怎样读的问题,明乎此,力行之,便会臻于大境界。

    (选自2019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有改动)

    1. (1) 作者认为读书应具有哪三重境界?
    2. (2) 第③段加点的“垃圾”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3. (3) 请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①以我为例,该交综合性研究作业了,我才上网搜索相关的材料,包括成本的书、杂志,相关论文,然后挑灯夜战,快速扫描,从中筛选自己用得着的矿石,冶炼、提纯,最终形成自己的产品。()(

      ②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长谈。”(

    4. (4) 在作者看来,我们青年学子读书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五、作文
  • 12. 命题作文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既是最美的风景缔造者,入了别人的眼眸,醉了别人的心;你又是最美的风景观赏者,入了自己的眼眸,醉了自己的心。人生道路上永远没有旁观者,既可以欣赏美景,也可以创造美景,让生活中处处皆美景。

    请以“人生路上好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13. 给材料作文

    被评为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张桂梅老师20多年来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始终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儿上,几十年间,她不断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和收养孤儿,自己却生活的十分清苦。她用辛勤的汗水坚守自己的责任,致力培养学生,用双手托起了许许多多孩子的梦。正如颁奖词中说:“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牺牲自我,成就他人;坚守初心,铸就精彩人生;爱岗敬业,奉献自己的光与热;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丰硕的果实……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