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南充市名校2021年中考语文三模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13 浏览次数:12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1·南充模拟)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拟(mō)        妇(rú)         而不舍(qì)        挑拨离(jiàn) B . 养(huàn)      悍(piāo)      坦荡如(dǐ)         揉造作(jiǎo) C . (cì)        下(zǎi)        然泪下(shān)      百争流(gě) D . 叹(kǎi)       职(dú)         恶如仇(jì)        手蹑脚(niè)
  • 2. (2021·南充模拟)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多少人为之殚精竭虑,安然于课堂的我们何其有幸! B .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受到人们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含是分不开的。 C . 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振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 D .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涛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3. (2021·南充模拟)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小斐是个优秀的演员,她把《你好,李焕英》中李焕英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惟妙惟肖 B . 春节期间,高坪“澜岭江花”景区樱花盛开,人们纷至沓来 , 徜徉花海,尽享这美好春光。 C . 阅读方法因书而异:有的书可随便翻翻,不求甚解;有的书须精读细品,反复咀嚼。 D . 李白笔下的蜀道雄奇险峻,峰回路转 , 悬崖峭壁随处可见,令人胆战心惊。
  • 4. (2021·南充模拟)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凤垭山天乐谷景区已进入倒计时全新亮相,孝心桥、孝心阁、孝字广场等标志性景点将陆续对市民开放。 B . 宽带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主要纽带,它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C . 为了避免类似问题再发生,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另一方面思想上要重视。 D . 当地时间3月18日至19日,中美双方围绕各自内外政策、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长时间、建设性的沟通。
  • 5. (2021·南充模拟)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邓稼先》属于人物传记,邓稼先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作者杨振宁,曾为美籍华人,2015年恢复中国国籍,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B .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书房的名字,“志异”指记述奇异的故事。 C . 《愚公移山》从文学体裁上看是一篇神话,选自《列子·汤问》,文中有一个与愚公相对比的人物,叫智叟,这个名字具有讽刺意味。 D . “伟大的人民”是形容词和名词构成的偏正短语,“歌唱祖国”是动词和名词构成的动宾短语。
二、现代文阅读
  • 6. (2021·南充模拟)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行是知之始

    ①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以为不对。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们先从小孩子说起,他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太阳地里晒过几回,厨房里烧饭时去过几回,夏天的生活尝过几回,才知道抽象的热。雪菩萨做过几次,霜风吹过几次,冰淇淋吃过几杯,才知道抽象的冷。白糖、红糖、芝麻糖、甘蔗、甘草吃过几回,才知道抽象的甜。碰着铁,碰着铜,碰着木头,经过好几回,才知道抽象的硬。才烫了手又冰了脸,那末,冷与热更能知道明白了。尝过甘草接着吃了黄连,那末甜与苦更能知道明白了。碰着石头之后就去拍棉花球,那末,硬与软更能知道明白了。凡此种种,我们都看得清楚“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弗兰克林放了风筝才知道电气可以由一根线从天空引到地下。瓦特烧水,看见蒸汽推动壶盖便知道蒸汽也能推动机器。加利里翁在毕撒斜塔(即比萨斜塔,编者注)上将轻重不同的球落下,便知道不同轻重之球是同时落地的。在这些科学发明上,我们又可以看得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②《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注重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切知识,亲知是几乎完全被挥于门外。说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过是些从闻知里推想出来的罢了。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

    ③试取演讲“三八主义”(即三八制:每天工作八小时,学习八小时,休息八小时编者注)来做个例子。我们对一群毫无机器工厂劳动经验的青年演讲八小时工作的道理,无异耳边风。没有亲知做基础,闻知实在接不上去。假使其中有一位青年曾在上海纱厂做过几天工作或一整天工作,他对于这八小时工作的运动的意义,必有亲切的了解。有人说:“为了明白八小时工作就要这样费力的去求经验,未免小题大做,太不经济。”我以为天下最经济的事无过这种亲知之取得。近代的政治经济问题便是集中在这种生活上。从过这种生活上得来的亲知,无异于取得近代政治经济问题的钥匙。

    ④“亲知”为了解“闻知”之必要条件已如上述,现再举一例,证明“说知”也是要安根在“亲知”里面的。

    ⑤福尔摩斯里面有一个奇怪的案子。一位放高利贷的被人打死后,他的房里白墙上有一个血手印,大得奇怪,从手腕到中指尖有二尺八寸长。福尔摩斯一看这个奇怪手印便断定凶手是没有手掌的,并且与手套铺是有关系的。他依据这个推想,果然找出住在一个手套铺楼上的科尔斯人就是这案的凶手,所用的凶器便是挂在门口做招牌的大铁手。他的推想力不能算小,但是假使他没有铁手招牌的亲知,又如何推想得出来呢?

    ⑥这可见闻知、说知都是安根在亲知里面,便可见“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有删改)

    【注释】①弗兰克林:现译作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科学家,避雷针的发明者。②加利里翁:现译作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③《墨辩》:中国战国后期墨家的著作。

    1. (1) 下列对选文中心论点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行是知之始。 B .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C .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D . 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
    2. (2)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①段从生活实例及科学发明两个方面来证明论点。 B . 文章第③段用演讲的例子来证明“亲知”是“闻知”的必要条件。 C . 文章第②段划线词“几乎”和“完全”并不重复,强调程度深,语意上避免绝对化,符合实际。 D . 文章第④段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提示上下两段分别举例证明“闻知”和“说知”对“亲知”的重要意义。
    3. (3)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强烈批评阳明先生的观点,对比提出自己的观点。 B . 现在一般学校教育,大多注重“闻知”,“亲知”和“说知”一般被忽略。 C . 文章第③段划线词“这种生活”指的是“每天工作八小时,学习八小时,休息八小时”。 D . 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
  • 7. (2021·南充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枣树生长在那儿,没有什么养料和水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⑥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⑦古老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对于一切美好,竭尽全力地追求之后即使得不到也会释怀和心安,也依然会由衷地欣赏和赞美。

    ⑧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不同的人对枣树的做法和态度。

      路过的人们望枣兴叹,无可奈何;

      ;②

    2. (2)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

      ②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⑤段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3. (3) 文章第②段写人们看到枣子的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 (4)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子“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的理解。
  • 8. (2021·南充模拟)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辣条的是是非非

    朱广思

    ①辣条是让中国孩子印象深刻的一种零食,它凭借低廉的价格、简单粗暴的口感,获得了无数孩子的青睐。校园零食界辣条称第二,没谁敢称第一!但是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一些辣条生产厂家卫生状况差的乱象被曝光,再度引发了人们对辣条这种食品的关注。

    ②很多人认为辣条是用面粉油炸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辣条用的生产工艺叫挤压膨化,就是把面团放入螺旋杆挤压膨化机内,挤压膨化机会在很小的空间里,对面团施加很大的挤压力,使面团升温,以把生面团加热到熟透。随后,面团从另一端的小孔中挤出。挤出时,压强骤然降低,面团里的水分直接蒸发成水蒸气。原来的生面团就这样变熟了,不仅具有韧性,而且还蓬松多孔,这就是辣条面胚。接着就是把各种香料、辣椒、食品添加剂等,调成特制的辣椒油,跟面胚拌在一起。包装之后,就是我们买到的辣条啦。

    ③其实制作辣条就是这么简单,真正复杂的成分就是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包括各种人工甜味剂、防腐剂、食用香精等。人们大多认为辣条好吃是因为加入了大量的糖,其实辣条在制作过程中是不加糖的。辣条中加入的主要是各种人工甜味剂,这些甜味剂比蔗糖甜上百倍到上万倍不等。为什么这样呢?这可能是由于辣条本身的油含量多、水含量少。由于蔗糖难溶于油脂,如果用蔗糖就会产生一个问题,那么多的糖根本无法溶解在面团内那一点点水里,这样会导致糖析出来,影响口感。而人工甜味剂只要加一点点,就能达到预定的甜度,就不用考虑溶解度的问题了。在辣条中,一般还有脱氢乙酸钠、柠檬酸钠、葡萄糖酸、山梨酸这些防腐剂,这样,无论是辣条表面的油,还是里面的面胚,都被防腐剂照顾到了,整个产品就更不容易腐坏变质。至于食用香精,不用说 , 当然可以让辣条的口感更好,吃起来更香了。

    ④因为辣条加工简单、利润率高,所以很多辣条都是不正规的作坊制作出来的,确实存在卫生条件差、生产车间布局不合理、没有检验设备等现象,让很多人吃出了急性肠胃炎,这都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可是有些人觉得,吃那些从正规厂家生产出来的干净卫生的辣条,对健康就没什么影响了。其实,就算能做到干净卫生,辣条也无法摆脱高油、高盐、高添加剂的原罪。辣条的含盐量是惊人的,如果你吃了一包辣条,就算别的啥都不吃,那么你摄入的钠已经达到了每天需要量的1.4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天食用钠的量最好不要超过2克,否则容易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等疾病。除了钠含量的问题,辣条还属于高脂肪食物。吃一包辣条,摄入的脂肪约占每天摄入脂肪量的1/4.如果你把辣条当成日常零食,那肯定会越吃越胖,患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也会增加。除此之外,辣条中的食品添加剂常常是超标投放的,这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不管你有多么喜欢吃辣条,也请你“浅尝辄止”。

    ——摘自《实用文摘》(中学版)2020年3月(下),选文有较大删改

    1. (1)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辣条”。 B .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一般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选文主要运用了逻辑顺序。 C . 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D . 第③段加点词“不用说”不能删去,因为删去后,语言表达就不准确了。
    2. (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辣条用的生产工艺叫挤压膨化,面团从挤压膨化机另一端的小孔中挤出。挤出时,温度骤然降低,生面团就这样变熟了。 B . 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人每天食用钠的量最好不要超过2克,否则容易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等疾病。 C . 辣条不用蔗糖是因为蔗糖难溶于油脂,影响口感,而人工甜味剂就不用考虑溶解度的问题,而且人工甜味剂便宜得多。 D . 由于辣条本身的油含量多、水含量少,所以整个产品不容易腐坏变质。
    3. (3) 有一天,你的同学拿着一包辣条正要分给大家吃,你告诉他吃辣条对健康有害。他却说辣条是大超市买的,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价钱很贵,可以吃,没问题。请你用以上文章的知识劝说他。
三、对比阅读
  • 9. (2021·南充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节选)

    乙文

    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墨子为义》节选)

    丙文

    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 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苏武牧羊》节选)

    【注释】①如:宜。②律:指卫律,原是汉朝犬臣,投靠匈奴。③旃:通“毡”,一种毛织品。④羝:公羊。⑤节旄:符节上装饰的毛牛尾。

    1. (1) 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尔而与之              蹴:踩踏 B . 乞人不屑也              不屑: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不肯接受。 C . 故人                  过:路过。 D . 武北海上无人处      徙:迁移。
    2. (2)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子墨子自鲁齐          单于愈益欲降 B . 则食者众耕者寡也。    蹴尔与之。 C . 呼尔而之              旃毛并咽之。 D . 是亦不可以乎          子不若
    3. (3) 下列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孟子列举“行道之人”“乞人”的行为是要论述“舍生取义”的观点。 B . 乙文中墨子通过对比的方法来向故人说明“为义”的重要性。 C . 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以议论为主,乙文以语言描写为主,丙文重在叙事。 D . 丙文中苏武“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的行为最能体现他的民族大义。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四、诗歌鉴赏
  • 10. (2021·南充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 (1) 此诗描写了旅途中()的早行景色,抒发了()之情。
    2. (2) 请赏析“枳花明驿墙”一句中“明”字的妙处。
五、句子默写
  • 11. (2021·南充模拟) 默写填空。
    1. (1) ,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2. (2) 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
    3. (3)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诗经,式微》)
    4. (4) 茅飞渡江洒江郊,。(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5)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两句是:
六、综合性学习
  • 12. (2021·南充模拟)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学热”是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实际上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回归。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光要有强大的经济和军队作后盾,还要拥有自己国家的文化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学就是国家的一个文化品牌。因此,人们应该自觉肩负起弘扬国学的责任。

    材料二

    现在有很多人学习国学是为了赶时髦,或者不加辨别,全盘接受,这样对于国学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不论多么优秀的传统思想、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都要批判继承。批判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只讲批判不讲继承是对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只有把批判继承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才能真正做到把珍贵的历史遗产继承下来,并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个部分。

    1. (1) 从材料一中提取“国学热”形成的两个主要原因。
    2. (2) 从材料二中提取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两个关键词语。()(
    3. (3) 在《中国成语大会》猜成语环节中,选手猜“鹤立鸡群”这个成语时,甲组选手用“禽鸟”“出众”描述;乙组选手用“站着”“众多”描述。从汉字特点出发,你认为哪组描述更好?为什么?
七、名著阅读
  • 13. (2021·南充模拟) 阅读《水浒传》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众头领席散,却待上山,只见黑旋风李逵就关下放声大哭起来。宋江连忙问道:“兄弟,你如何烦恼?”李逵哭道:“干鸟气么!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晁盖便问道:“你如今待要怎地?”李逵道:“我只有一个老娘在家里,我的哥哥又在别人家做长工,如何养得我娘快乐?我要去取他来这里,快乐几时也好。”晁盖道:“李逵说的是。我差几个人同你去取了上山来,也是十分好事。”宋江便道:“使不得!李家兄弟生性不好,回乡去必然有失。若是教人和他去,亦是不好。况且他性如烈火,到路上必有冲撞。他又在江州杀了许多人,那个不认得他是黑旋风。这几时官司如何不行移文书到那里了?必然原籍追捕。你又形貌凶恶,倘有疏失,路途遥远,如何得知。你且过几时,打听得平静了,去取未迟。”李逵焦躁,叫道:“哥哥,你也是个不平心的人!你的爷便要取上山来快活,我的娘由他在村里受苦。兀的不是气破了铁牛的肚子!”宋江道:“兄弟,你不要焦躁。既是要去取娘,只依我三件事,便放你去。”

    李逵道:“哥哥,你且说那三件事,尽依。”宋江道:“你要去沂州沂水县搬取母亲,第一件,径回,不可吃酒;第二件,因你性急,谁肯和你同去,你只自悄悄地取了娘便来:第三件,你使的那两把板斧。休要带去,路上小心在意,早去早回。”李道:“这三件事有甚么依不得!哥哥放心。我只今日便行,我也不住了。”当下李逵拽扎得爽利,只跨一口腰刀,提条朴刀,带了一键大银,三五个小银子,吃了几杯酒,唱个大喏,别了众人,便下山来,过金沙滩去了。

    1. (1) 选文中,宋江对李逵回乡接母亲有哪些担心?
    2. (2) 选文内容体现了宋江怎样的性格特点?
八、作文
  • 14. (2021·南充模拟) 以“我的      ▲之旅”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5. (2021·南充模拟) 写作。

    余光中,在春天里想起了杏花春雨的江南;白居易,在春天里想起了西湖的旖旎风光;杜甫,在春天里想起战乱后的长安城……春天在你的生命中留下什么样的印记?是踏春邂逅第一朵迎春花的欣喜,是在春天泥泞路上的艰难跋涉的坚持,是温暖的情谊让心中的块垒涣然冰释……

    请以“春天,遂想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