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1-08-13 浏览次数:90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48分)
  •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juàn)   撺掇(cuān duō)   竹(huáng)   然而止(jiá) B . 裂(jūn)   默(jiān)   蛮(hèng)   气喘吁(xū) C . 原(liáo)   劣(zhuó)   角(léng)   暴风雨(zhòu) D . (qiáo)   猎(shǒu)   两(xī)   销声迹(nì)
  • 2. 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换,5G产业链外部风险加剧,中国通信产业链面临着严峻形势。 B . 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辨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C . 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 D . 晚会在32名聋哑人和肢体残疾人共同演绎的舞蹈《舞动中国》中拉开帷幕,舞蹈表现出的自信振撼了观众,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 3. 下列句子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此话如黄钟大吕,震耳欲聋,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时刻铭记、时刻反思、时刻坚守。 B . 她将内心波动与静止舞蹈造型天衣无缝地融合于一身,构成了舞台艺术二度创作的巨大感染力,催人泪下。 C . 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D . “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海洋深渊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唯一的书写方式。 B . 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C .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D . 在学校座谈会上,24名与会者就共青团员如何为蓬溪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问题展开讨论。
  • 5.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把4G比喻成一条普通的道路,5G就是立体的高速公路

    ②5G在时延性和连接密度这两个关键指标上也都有“跨栏式”的突破

    ③而其峰值速率可达20bps,是4G的20倍

    ④5G,即5th- Generation,指的是第五代移动电话通讯标准,是现有4G通讯技术的延伸

    ⑤5G的下载速率将达到10Gbps,相当于4G的10倍

    ⑥相较于2G/3G/4G,5G的速度更快,信道带宽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A . ①⑥⑤③②④ B . ④⑥⑤③①② C . ④①⑥⑤③② D . ①④②③⑤⑥
  • 6.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故事新冠疫情不忘初心凡尔赛文学

    解说:这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结构。

    B . 成语“诲人不倦”“刮目相待”“扑朔迷离”分别出自于《〈论语〉十二章》《孙权劝学》《木兰诗》。

    解说:此说法是正确的。

    C . “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它浩大而琐碎的表象。”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我们”。

    D . 体育课上,小张受伤了,同学们把他送到了医务室,他说道:“尽管你们尽了绵薄之力,却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非常感谢!”

    解说:小张的语言很得体。

  • 7.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
    A . 信天游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旨在比喻,下句道出本意。 B . 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汗青指历史,烽烟指战争,桃李指学生,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兄弟,伉俪指夫妻等。 C .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贬为永州司马后,寄情山水,写了八篇游记,史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一篇。 D . 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 8.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戏》叙述了鲁迅先生少年时一段水乡看社戏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形象,如善解人意、聪明伶俐、憨厚无私、考虑周到的小领袖双喜。 B . 《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这两篇短文都贯彻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观点。 C . 《桃花源记》一文中,作者通过渔人的眼睛把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的理想社会展现出来,并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真实存在的。 D . 《蒹葭》中主人公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到彼岸,不畏艰险地一再追求、几度索取,直接表达了对“伊人”可望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 9. 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
    1. (1) ,亲山亲水有亲人。(《回延安》)
    2. (2) 与君离别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3) 求之不得,。(《关雎》)
    4. (4)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 (5)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
    6. (6) 《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
    7. (7)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游鱼忽然间远游,来来往往,轻快敏捷、非常活跃的句子是:
  •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释】①洮河:河名,在今甘肃,流入黄河。②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

    1. (1) 诗歌三、四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2) 这首诗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 11. 综合性学习
    1. (1) 阅读下面的图表材料,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你的探究所得。

      探究结果:

    2. (2)     材料二:2016年8月,国家邮政局出台了《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力争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基本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

          绿色包装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它的理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保护环境,另一个就是节约资源。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其中保护环境是核心,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又密切相关,因为节约资源可减少废弃物,其实也就是从源头上对环境的保护。

      根据材料二,回答国家邮政局出台《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的两个原因。

二、阅读(42分)
  • 12. 阅读《与母亲相守50天》,回答问题。

    与母亲相守50天

    明前茶

    ①因为武汉封城,莉君已经在娘家待了整整50天。

    ②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脾气犟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是她忍受的极限。她40多岁了,可一回娘家,一定会被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

    ③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过了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要管,说是富富态态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医那里可只有是贴上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

    ④回娘家才两天,平地一声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母亲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莉君略有不快地说:“留在这儿吗?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孙们春节回来,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愿意长留的理由,要忍受网络不稳定、洗澡没浴霸的不便。可是母亲就没有不便吗?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辈,光是坐下来吃饭,就是满满一桌。这一封城,儿孙们都回不去,不光要张罗吃喝,单是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

    ⑤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说软话是不可能的,尽量帮衬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

    ⑥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搬出去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那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上哪儿买肉去。”莉君听了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总要往车的后备厢里塞满米油、腊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弃。

    ⑦每天,莉君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类肥的时候,莉君都要取笑她说:“没事干!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贵两倍多,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会不会算账啊!”母亲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你爸走了,去菜园还能听听鸟唱,晒晒太阳,解个寂寞,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回,菜园终于派上大用场。莉君跟着母亲收菜锄地,看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芽,她憨闷多日的心里,仿佛沁入了一股清气。她终于理解母亲不愿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

    ⑧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旺的。这样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岁,那个唯母命是从的年纪。她觉得这也挺好,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忘记了老迈垂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俩知道的暗号。有一天,炒完一大桌子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了,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莱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重,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磁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都喜欢偎着灶口?”母亲望了她一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时,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

    ⑨莉君眼眶发涩。令她眼眶发涩的还有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了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大家都纳闷,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吗?几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礼物——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只见栩栩如生的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好像准备随时腾跃而起。“37年了,我总记着欠我女一份情,”母亲说,“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我和你爹都没满足你……”

    ⑩莉君接过青蛙,仿佛看见母亲的牵挂和叮嘱,仿佛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

    1. (1) 选文中哪些事体现了莉君母亲的“能干”?
    2. (2) 选文多处运用插叙的写法,请举出一例并简析其作用。
    3. (3) 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母亲说话时的神态或语气,并说明理由。

      母亲..............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

    4. (4) 某文学刊物《凤凰苑》设有“人间亲情”“山水游踪”“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
  • 13. 阅读《再生水,让城市循环起来》,回答小题

    再生水,让城市循环起来

    ①再生水就是通过处理城市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再经过人工过滤处理,最后合理利用。

    ②目前,作为水资源利用节约增效的一种方法,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更大程度发挥再生水的功能,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除了缓解工业用水压力,再生水在城市人工水循环系统中,也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③再生水可以清洗道路,补充人工水循环系统。2018年5月,湖南长沙浏阳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投产运行了一个再生水综合利用项目,加装了智能加水机,在园区内推行再生水利用,大大方便了环卫工人。

    ④据了解,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准Ⅳ的再生水,既可以作为城市环卫、园林绿化、工地施工降尘、景观补充用水,也可以作为工业生产的冷却用水、生活场所的冲厕用水等,现在园区内市政杂用水基本都是这里的再生水。如今的湖南洋湖湿地公园内,成片的铜钱草长满水面,像一片绿毯。水面下,鱼群游动,自由自在。原本洋湖水的流动性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现在能平均每天处理6万吨城市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再经过人工过滤处理,补充到洋湖湿地公园内,有效增加了水体流动性。

    ⑤再生水可以推广利用,还需配套铺设管网。目前我国再生水利用率不高,在10%左右,和在相关领域起步较早的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虽然污水处理厂每天能够生产约一万吨再生水,但是目前还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

    ⑥制约因素在哪里呢?

    ⑦一方面,再生水的使用领域本身有一定局限。从企业而言,再生水通常只能用作冷却用水,或者特定生产工艺流程。

    ⑧另一方面,还涉及成本问题。由于水质标准不一致,因此再生水管道和自来水

    管道不能通用。要想把再生水利用起来,必须解决管线问题,既包括主干管网的铺设,

    也涉及用户内部管线的改造,一个企业,要增铺一套管道,就需要好几百万。

    ⑨此外,再生水做生活用水的观念也需要普及。

    ⑩提标增效,再生水利用前景看好。自来水每吨3元到4元,再生水每吨1元左右,如果用水量达到一定程度,从长远来看,即便算上管道铺设及维护成本,再生水也肯定比自来水划算,多用1万吨再生水就能减少1万吨的取水需求。技术角度来讲,不管什么程度的污水,都可以制备成纯净水,虽然成本还比较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文章③~⑩自然段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再生水?
    2. (2) 文中第⑩自然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 (3) 文中第⑤自然段加点的词语“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

      目前我国再生水利用率不高,在10%左右 , 和在相关领域起步较早的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

    4. (4) 水是生命之源,关于再生水利用的前景,谈谈你的想法。
  • 14.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小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狗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 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节选自林嗣环《口技》)

    【注释】①力拉:拟声词。② 曳屋许许(hǔhǔ)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许许:拟声词。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尝余核舟一贻: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宾客大宴会:  4)不能其一处也名:

    2. (2)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 (3)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启窗观俄百千人大呼 B . 潭中鱼百许头高二黍许 C . 宫室、器皿、人物中轩敞者 D . 佛印类弥勒群响毕
    4. (4)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三、写作(60分)
  • 15. 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_________”为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请补全题目,然后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