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材料二:唐宋经济发展的比较
类别 | 唐朝 | 宋朝 |
农业 | 唐朝见于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总计一百六十多项,著名的有安徽镜湖、山东窦公渠、山西文水、河北三河、四川彭山、湖南武陵等。 |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农业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
手工业 | 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代表是邢窑(今河北邢台)的白瓷,越窑(今浙江余姚)的青瓷。 | 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
商业贸易 | 长安、洛阳、苏州、扬州、成都、广州等都是一定地域内的商业中心。 | 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
——根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册教材、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三: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宋代无疑是引人注目的转折期,其突出表现之一是城市发展日益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其次,在这一时期,都市化进程加速,城镇数量大幅度增加……第三,以草市--镇市--区域经济中心为三级构成的地方性市场开始形成。——摘编自厉文君 《宋代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考略》
材料一:直到隋唐时期,统治者们才摸索出一套防止富室贵族垄断权力的官僚制度……由于科举成为步入仕途、求取富贵的最主要手段,有志从政者就必须接受同样的经书、文学教育,从而使全国在思想文化上也形成大一统的局面。——摘自[美国]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王朝,外国人入境和中国人出境并没有太严格的限制,既不担心中国人出去后忘本忘祖,也不担心外国人进来后喧宾夺主。仅这一点就说明贞观王朝的高度自信,深信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文明富强的土地,不担心外来文化把自己淹没。贞观王朝的国民素质是如此之高,对外国侨民既不歧视也不逢迎,既不盲目排外也不“拿来主义”,一副不卑不亢的大国民气度和王者风范。
——高峰《唐太宗的治世之道》
材料三:如图是10世纪到14世纪中期的中国历史纪年表
材料四:就中国内部而言,清朝把封建社会推进到最后一个发展高峰,即史称康雍乾盛世。它开疆拓土,破天荒撤长城之限,实现了自秦以来所不曾有过的“大一统”,真正建立了空前规模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面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础。
——摘自李治亭《南明史辨——评<南明史>》
请回答:
材料一:在隋唐以前,历朝历代的中原汉族统治者基本都把周边的民族地区视之为蛮夷之地,把生活在周边的民族地区的人民称之为蛮夷……但到了隋唐时期,尤其是从唐太宗开始,民族思想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开放、兼容并蓄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
——摘自程陈《唐宋两朝民族关系的比较》
材料二:辽宋之间的和好关系延续了近120年……宋辽榷场贸易亦随南北通好而发展……宋方输出的商品有香、药、茶、瓷器、漆器、缯帛、麻布、犀角、象牙、南珠、苏木、铜、锡以及特许出口的糯和九经书疏等,辽方输出的商品有盐、布、羊、马驼、北珠、玉器等。
——摘自田相林《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和好的范例》
材料三:他采用儒家经典《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建国号为“元“……在元朝统一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各民族的联系空前加强,蒙元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大量迁居到中原地区,中原也有大量汉人进入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长期杂居通婚,加速了民族交融。
——摘编自孙红梅《元朝的“天下一家”思想及其政治文化一统》
材料四:清朝政府在处理民族事务方面的基本政策可以概括为:“区别对待,因俗而治”, 特别是在政治统治政策、行政管理政策、民族宗教政策等方面。这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产物。
——摘自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