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 现象 | 结论 | |
A | 向 | 黄色逐渐消失,加 | 还原性: |
B |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 |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 |
C | 加热盛有少量 | 石蕊试纸变蓝 |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 品红溶液褪色 | 该溶液一定含有 |
① 比
稳定;
② 和
的水溶液前者的酸性强;
③ 酸性比
强;
④ 能与
反应生成S
⑤ 原子能得1个电子变成稳定离子而S原子能得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离子
⑥ 与
反应生成
,S与
反应生成
实验编号 | | | 水 | 反应温度/℃ | 反应时间/s |
1 | | | 0 | 20 | 125 |
2 | | V | | 20 | 320 |
3 | | | 0 | 50 | 30 |
①实验1、3研究的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表中
。
①甲同学认为 与
的反应放热,温度升高,速率加快。
②乙同学认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因,故速率加快。
①装置乙中仪器A的名称为。
②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 溶液改为
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
③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以收集到 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在锌与稀盐酸的反应中,
(填“>”或“<”或“=”)
化学键 | | | | | |
| 436 | 343 | 1076 | 465 | 413 |
则 生成
放出
热量。
a.用量筒量取
盐酸倒入如图装置的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b.用另一量筒量取
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c.将 溶液倒入小烧杯中,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①实验中,倒入 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A.一次性快速倒入 B.分3次倒入 C.边搅拌边慢慢倒入
②若将各含 溶质的
稀溶液、
稀溶液、稀氨水,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为
、
、
,则
、
、
的关系为。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当消耗甲烷11.2L(标准状况下时),则导线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①红外光谱检测分子中含有醛基;
②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则合成它的单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