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 /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上 13.3比热容(第2课时)

更新时间:2021-07-12 浏览次数:15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凉山)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看出(   )

    A . 液体A的比热容大 B . 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 C . 液体B的比热容大 D . 无法比较
  • 2. (2021·金山模拟) 质量不同的甲、乙两铁块(m<m),吸收相同的热量后,若升高的温度分别为Δt、Δt , 则(  )
    A . Δt大于Δt B . Δt等于Δt C . Δt小于Δt D . Δt可能等于Δt
  • 3. (2021·青羊模拟)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甲和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比热容表示甲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 B . 乙的比热容为 C . 都加热时间t1 , 乙吸收热量比甲吸收热量多 D . 因甲和乙的沸点相同,故甲和乙的吸热能力相同
二、多选题
  • 4. (2021·北京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冰在0℃时有内能 B .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 通常沿海地区比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D . 注射器内封闭的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有斥力
  • 5. (2021·海淀模拟) 根据下表中常见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比热容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J/(kg·℃)]

    物质

    比热容[J/(kg·℃)]

    4.2×103

    2.1×103

    酒精

    2.4×103

    干泥土

    0.84×103

    煤油

    2.1×103

    钢铁

    0.46×103

    水银

    0.14×103

    0.39×103

    A . 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 B .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同 C . 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D . 质量相等的干泥土和铜块温度都降低1℃,干泥土放出的热量比铜块多
三、填空题
四、实验探究题
  • 12. (2021·青海) “水与食用油”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小红在学习了比热容的知识后,猜想水的吸热本领比食用油的吸热本领大,为了验证这一结论,他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 (1) 取两个相同的试管,分别装入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2. (2) 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正确地插入盛有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内,并将实验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甲所示。打开加热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实验过程中,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是℃;

    3. (3) 小红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的温度变化大,可得出的吸热本领大。
  • 13. (2021·昆明) 图是探究“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1. (1) 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放入两个的容器里,用两盏同样的酒精灯对它们进行加热,升高温度时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来衡量谁吸热能力更强;
    2. (2)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的目的,是为了(选填“便于比较”或“控制变量”);
    3. (3) 在对水和煤油加热的方式上,有酒精灯和电加热器两种热源可供选择,选用更容易控制让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4. (4) 如果甲、乙两组同学进行分工合作,甲组对水进行加热和记录,乙组对煤油进行加热和记录。他们加热的水和煤油的初温、末温、质量、电加热器的功率和加热时间等都不相同。若温度差用 表示、质量用m表示、电加热器的功率用P表示、加热时间用t表示,忽略热损失,则吸收的热量为 。此时要衡量水和煤油谁的吸热能力更强,他们应该用(用已给物理量写出表达式)分别进行计算,得到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就可以进行比较了。
  • 14. (2021·宝山模拟) 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表一:

    液体名称

    液体质量(克)

    液体初温

    (℃)

    液体末温

    (℃)

    加热时间

    (分钟)

    吸收的热量

    小明

    5

    20

    30

    4

    5

    20

    30

    2

    表二:

    液体名称

    液体质量(克)

    液体初温

    (℃)

    液体末温

    (℃)

    加热时间

    (分钟)

    吸收的热量

    小红

    5

    10

    20

    2

    相同

    5

    10

    25

    2

    相同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小明和小红分别探究甲、乙、丙、丁四种液体的吸热能力,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

    1. (1) 为了便于开展实验探究,在使用相同热源时,将方案中的“吸收的热量”进行了转换,通过测量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
    2. (2) 分析表一中数据,可知小明同学采用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3. (3) 分析表二中数据,可知丙、丁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
    4. (4) 若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均可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则选用液体作为冷却剂效果最佳(选填“甲”、“乙”、“丙”或“丁”)。
五、计算题
  • 15. (2021·上海) 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5℃,求吸收的热量Q「c=4.2×103J/kg·℃」
  • 16. (2020九上·重庆期中) 合理分类和利用垃圾可以保护环境、变废为宝。在一定条件下, 分类后的垃圾能“榨”出 燃料油,若燃料油的热值为 。求:[ ]
    1. (1) 燃料油完全燃烧能释放多少热量?
    2. (2) 若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可以将质量为多少的初温30℃的水加热至80℃?
    3. (3) 若这些热量的30%用来做有用功,可使牵引力为 的出租车匀速行驶多少距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