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实验部2020-2021学年高二元旦地理竞...

更新时间:2021-08-25 浏览次数:95 类型:竞赛测试
一、单选题
  • 1. 结合地貌、气候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 B . 乙区太阳光照强,故热量较多 C . 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分界线 D . 甲区比丙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丙区北部分界
    2. (2) 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A . 甲区:草原广布 B . 乙区:“高”和“寒” C . 丙区:高温多雨 D . 甲区、乙区:冰川纵横
    3. (3) 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兼跨内外流区域 B . 都兼跨三级阶梯 C . 都兼跨四类干湿区 D . 都兼跨四个温度带
  • 2.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 . 矿产资源不足 B . 水资源短缺 C . 人口密度较大 D . 洪水灾害频发
    2. (2) 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市场前景广阔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④水源、动力充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3. 下列关于日本区域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河流众多,降水丰富,内河航运发达 B . 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界线的纬度比我国高 C . 濑户内海沿岸由于地形的影响,工业部门较少 D . 海岸线平直,多优良港湾,是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之一
  • 4.    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图示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在a、b、c、d四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
      A . a地—种草护坡 B . b地—沟头防护 C . c地—打坝建库 D . d地—修筑梯田
    2. (2)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
      A . B . C . D .
  • 5. 下图为内蒙古西部经济区及其农业空间布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影响图示农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 光照 B . 热量 C . 草场 D . 水源
    2. (2) 图中P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 河流污染 B . 水土流失 C . 森林破坏 D . 土壤盐碱化
    3. (3) 阿拉善盟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举措是( )
      A . 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 B . 改造沙漠,增加耕地面积 C . 植树造林,改善气候 D . 扩大粮棉种植,提升产量
  • 6. (2020高二下·萍乡期中) 截至2016年3月底,呼伦贝尔市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共有17家,1—3月煤炭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8.12亿元,同比下降19.6%,1—3月全市原煤产量1951.7万吨,同比下降11.9%。下图为我国呼伦贝尔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呼伦贝尔市煤炭能源基地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国家政策支持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2. (2) 呼伦贝尔煤炭产量下降的原因包括(    )

      ①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②清洁能源的使用 

      ③改变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④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3. (3) 下列关于呼伦贝尔市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 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 B . 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C . 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 D . 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 7.     红水河为(珠江)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A . 不能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 B . 能源消费结构不再以煤为主 C .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 . 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
    2. (2) 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A . 发展微电子工业 B . 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C . 发展畜牧业 D . 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 8. (2020·天津)    20世纪80年,M镇的服装企业迁至省会W市进行生产经营。近年来,这些企业又陆续迁回M镇,劳动力也随之迁移流动。企业和劳动力的回流过程及原因如图所示。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该镇企业和劳动力回流原因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 . W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劳动力的主动回流 B . 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带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 C . M镇提供优惠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成了企业的第一波回流 D . 在企业回流和本地就业利好的作用下,更多劳动力被动回流
    2. (2) 导致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后又迁回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A . 技术和环保 B . 交通和劳动力 C . 市场和政策 D . 动力和原材料
  • 9. (2020·新高考I)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不断调整,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汽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的汽车集团之一。1994~2016年,上汽集团的扩张经历了“本地多样化—初步的市外扩张—以市外扩张为主”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在上海市建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第二、三阶段向江苏等地扩张(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上汽集团“本地多样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
      A . 提高研发水平 B . 满足生产需要 C . 带动当地就业 D . 提高生产效率
    2. (2) 依据上汽集团的扩张历程判断,图中K、N、P、V分别代表(   )
      A . 研发、总部、制造、销售 B . 销售、总部、制造、研发 C . 总部、研发、销售、制造 D . 研发、总部、销售、制造
  • 10.    滇中引水工程从丽江市石鼓镇上游金沙江右岸取水,沿线经过丽江、昆明、红河等6个州市,终点为红河新坡背。输水总干渠布置隧洞63座,总长607.44千米,占干渠总长的92%。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优势不包括(   )
      A . 充分发挥高差优势,自流引水 B . 水源地位于上游,水质清洁 C . 线路短,工程量小 D . 水量较大,便于为沿线城镇供水
    2. (2) 滇中引水工程采用隧洞输水方式,有利于(   )

      ①减少水量蒸发②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③改善沿线生态环境④充分保障供水水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 (3) 引水工程建成运行后,为滇中地区带来的社会效益表现为(   )

      ①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②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

      ③有效保障工业生产用水,促进经济发展④增加就业机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1. 加强区域协调和产业的区域分工,实现区域的错位发展,这是建设好城市群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群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发展方向及区域分工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下列城市群中,区域产业分工和区域发展目标定位最接近该模式的是( )
      A . 京津冀城市群 B . 长三角城市群 C . 海峡西岸城市群 D . 珠三角城市群
    2. (2) 区域错位发展及产业分工有助于( )
      A . 扩大城镇总体规模 B . 发挥区域特色优势 C .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D . 改善区域交通联系
二、综合题
  • 12. 读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图说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特征,并从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特点等方面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2. (2) 针对图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 (3) 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沟沟壑壑,人民群众广泛流传着“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的说法。并亲切地称淤地坝为“粮囤子”、“钱袋子”。实践证明,淤地坝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

      简述淤地坝的作用和效益。

  • 13. “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2. (2) 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概述南通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年输沙量4.8亿吨,河口潮差达4.2米,其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灌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下图为印度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

    1. (1) 从发展灌溉农业的角度,分析巴基斯坦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必要性。
    2. (2) 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
  • 15. 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九曲黄河奔腾呼啸,越过壶口,穿越晋陕大峡谷后陡然开阔,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形成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国务院批复成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全国唯一一个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和河南省三门峡市四个市。

    材料二黄河金三角四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下表)

    城市

    运城

    临汾

    三门峡

    渭南

    运城

    1

    0.9850

    0.9204

    0.9766

    临汾

    0.9850

    1

    0.9760

    0.9948

    三门峡

    0.9204

    0.9760

    1

    0.9811

    渭南

    0.9766

    0.9948

    0.9811

    1

    材料三临汾市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模式示意图。

    1. (1) 结合材料二,判断城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最高。并简述这两城市门类相似的工业企业进行合作的措施。
    2. (2) 结合材料三,指出该煤炭产业模式的经济效益和对当地环境的负面影响。
    3. (3) “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受运输能力的制约,一定程度限制了煤炭产业的发展。请提出几条既能减轻运输压力又能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具体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