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25 浏览次数:13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7年12月14日美国宇航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项新的发现,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遥远的恒星系统开普勒90中发现了第八颗行星。这是第一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与太阳系拥有相同数量的恒星。这一消息实在激动人心,但遗憾的是其八颗行星同主恒星的距离均不超过日地距离,且恒星开普勒90的温度要比太阳稍高一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开普勒90天体系统与  属于同一级别(   )
      A . 可观测宇宙 B . 太阳系 C . 河外星系 D . 地月系
    2. (2) 结合材料推测,本来激动人心的发现因为  又另人遗憾(   )
      A . 此次观测并没有发现地外生命 B . 该天体系统距离地球遥远,现有航天器难以抵达 C . 各行星与恒星距离过近,没有适宜生命演化的温度 D . 受观测水平限制,人类无法详细观测到各行星表面
  • 2. (2020高三上·丰县期中) 光温潜在产量是指在一定的光、温条件下,作物单产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高值。通过分析农作物生长季≥10℃活动积温及地面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可确定其光温潜在产量差异及变化。下图为华北平原1961-2015年每年夏玉米生长季内平均积温及地面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四地,地面太阳总辐射量最高的是(   )
      A . B . C . D .
    2. (2) 研究发现1961-2015年华北平原夏玉米光温潜在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夏玉米实际单产却呈增加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 农业技术进步 B . 活动积温上升 C . 种植面积扩大 D . 辐射总量增加
  • 3. (2020高三上·丰县期中) 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箱。为避免辐射误差,必须对测温元件采取有效的辐射屏蔽措施,且读数时要防止光照、触碰等干扰。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气象站局部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百叶箱(   )
      A . 百叶条倾斜——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内仪器 B . 箱门朝南开——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测量数据 C . 距地面定高——减小地面对测温的直接影响 D . 箱体为白色——吸收热量保证内外气温一致
    2. (2) 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测温元件与放置在百叶箱中的测温元件温度差别最大的季节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 4. (2020高一上·温州期中)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下图为我国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和探测器的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揽星九天”标识中,序号和天体名称匹配的是(   )
      A . ①火星 B . ②地球 C . ③水星 D . ④木星
    2. (2) 探测器轨道示意图中所显示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 . 银河系 B . 河外星系 C . 太阳系 D . 地月系
  • 5. (2021高一下·大庆开学考) 近年来,东北和华北地区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一定高度大气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正常情况下,符合对流层气温变化特点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图中最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 . B . C . D .
  • 6.     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汇合形成黑龙江干流。下图为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汇合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河心沙洲一年中面积最小的是(   )
      A . 2月 B . 5月 C . 8月 D . 11月
    2. (2) 额尔古纳河南岸较少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是(   )
      A . 石勒喀河南岸开阔 B . 石勒喀河含沙量大 C . 额尔古纳河流速较快 D . 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
  • 7.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下图为我国某风景区山腰与山麓各月平均雾日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山麓地带冬半年月平均雾日多于夏半年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 空气中水汽含量更多 B . 植被更加丰富 C . 山谷寒冷大气更稳定 D . 空气中的颗粒物更多
    2. (2) 山腰各月平均雾日多于山麓的原因是(   )
      A . 风力微弱 B . 相对湿度更大 C . 大气更稳定 D . 植被茂盛
  • 8. (2020高一上·温州期中) 城市通风廊道对于提升城市空气流通能力,改善局地气候环境有重要作用。读城市通风廊道理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构建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目的是(   )
      A . 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B . 减少风沙天气频率 C . 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D . 增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2. (2) 城市通风廊道应该(   )
      A . 限制汽车通行 B . 沿盛行风方向延展 C . 增加建筑物高度 D . 远离主干道
  • 9.     下图示意“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曲线a表示(   )
      A . 海洋表面平均盐度 B . 全球年降水量 C . 海洋表面蒸发量 D . 海洋表面平均温度
    2. (2) 在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海面盐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年降水量 B . 年径流量 C . 年蒸发量 D . 洋流
  • 10. (2020高一上·温州期中)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增强作用,用玻璃瓶设计了以下实验(左图)并获取了相关数据(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二氧化碳之所以对温室效应有增强作用,其主要是因为它(   )
      A . 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B . 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使大地增温 C . 破坏臭氧层,增加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D . 通过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2. (2) 实验小组认为两组实测数据的差距与预估相比不够显著,下列改进措施合理的是(   )
      A . 将瓶子悬空放置 B . 将内瓶底涂成黑色 C . 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 D . 将纵坐标间隔扩大
  • 11.    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科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棕榈化石,叶柄非常长,接近70厘米,这是在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这么高的海拔首次发现棕榈化石。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像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 (1) 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化石,说明了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地壳运动是(   )
      A . 下降运动 B . 上升运动 C . 向低纬运动 D . 东西方向运动
    2. (2) 由棕榈化石发现可推知古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   )
      A . 寒冷干燥 B . 寒冷湿润 C . 炎热干燥 D . 高温湿润
二、综合题
  • 12. 读下图和表,完成下列各题。

    地层序号

    地质年代

    元古宙

    古生代早期

    中生代侏罗纪

    中生代白垩纪

    1. (1) 确定地层年代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二是根据
    2. (2) 岩层形成时一般呈水平状态,从A区岩层的形状及地层的顺序来看,此处地层的顺序有现象,在野外可以通过研究来证明。
    3. (3) 在图示区域内能找到古生代煤层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此地缺失,其缺失的原因可能是
    4. (4) ③号地层由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岩组成,可以证明在侏罗纪时,该区域的环境为,有可能形成的矿产资源是
  • 13. 下图黄河上游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贺兰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分布区,煤炭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能。我国的煤炭大部分形成于代后期和中生代。
    2. (2) 图中箭头所指地区属于流水地貌中的,这种地貌一般分布在山麓或沟谷出口处,其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分布规律是
    3. (3) 宁夏是我国光伏发电的集中产业区,该地年太阳辐射丰富。一般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最少回答两个因素)
    4. (4) 毛乌素沙地是我们常见的地貌。风沙在运动过程中常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西北人民常用草方格沙障来治理流动沙丘,这种方法治理流沙的原理是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增加(力)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破坏作用;凝结空气中的水分(截留大气水),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

    1. (1) 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其范围渗透到其它圈层之中的是
    2. (2) 雨、雪、风、霜、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层(填数字符号),请分析其原因
    3. (3) 材料二图中地球内部圈层H名称为。岩石圈包括,向下经过莫霍界面,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将,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填名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