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
B | 除去O2中混有的CO2 |
|
C | 证明某固体中含有碳酸盐 |
|
D | 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
20 ℃ | 40 ℃ | |
水 | 109 g | 129 g |
酒精 | 17.3 g | 40 g |
A变化观: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每克酸杨桃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矿质元素 |
K |
Ca |
Zn |
Fe |
含量/mg |
0.389 |
0.587 |
0.049 |
0.070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呢?“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地面,而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的作用形成了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臭氧、氟氯代烷等30多种。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气候将明显变暖,全球气温将升高3~5℃,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巨分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减少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另一方面要保护好森林和海洋,使他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吧!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测得 pH=11 |
|
② 取少量待测液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逐滴加入 |
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
原溶液是 Na2CO3 |
小陈同学对实验结论提出质疑,她的理由是。小陈继续进行了实验:另取少量待测溶液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一会儿,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少量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她的猜想正确。小陈检验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猜想一:溶质为 NaCl、CaCl2
猜想二:溶质为
猜想三:溶质为 NaCl、CaCl2、Na2CO3
你认为上述哪个猜想不合理?说出你的理由。 经过实验,最终确定猜想二正确。
应向废液中加入适量的后再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