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完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

更新时间:2021-08-23 浏览次数:9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 .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 所有细胞都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D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2.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 B . 蓝藻遗传物质是B,但不存在染色体中 C . A的多样性决定B的多样性 D . B的结构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 3. (2016高一上·昌平期中) 构成纤维素、胆固醇和淀粉酶三种物质都具有的化学元素是(    )
    A . C,H,O,N B . C,H,O,N,P C . N,P,K,Mg D . C,H,O
  • 4. 由一个分子的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组成的化合物叫( )
    A . 核糖核酸 B . 脱氧核糖核酸 C . 核苷 D . 核苷酸
  • 5.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O2的运输方式为c B . 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 . 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 D . ③中的头部由脂肪酸分子构成
  • 6. (2019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②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③Mg2+是叶绿素、血红蛋白等分子的组成成分

    ④无机盐有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的作用

    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

    ⑥缺碘会引起儿童佝偻病

    A . ①④⑤ B . ①④⑤⑥ C . ③⑤⑥ D . ②③④⑤⑥
  • 7. 某研究小组获得了水稻的叶绿素b缺失突变体。如将其叶片进行红光照射测定光吸收的情况和色素条带分析(从上到下),与正常叶片相比,推测其实验结果是(    )
    A . 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条带缺第一条 B .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条带缺第二条 C .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条带缺第三条 D . 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条带缺第四条
  • 8.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依次是(  )
    A . 纤维素和糖原 B . 麦芽糖和核糖 C . 淀粉和糖原 D . 蛋白质和脂肪
  • 9.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也可转化为光能 B . ATP中仅有一个特殊的化学键,其水解可释放较多能量 C . 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D . ATP中的“A”与DNA、RNA中的“A”不是同一物质
  • 10. 下列关于酶特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氯化铁作为对照 B . 将温度由0℃升至100℃的过程中,肠肽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至失活 C . 将pH值由12降低至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不会发生改变 D . 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 11. 有关胞吞和胞吐的运输下列说法的错误的是(  )
    A .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胞吐 B . 细胞胞吞的过程中要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C . 胞吞、胞吐过程主要依靠膜的变形,需要消耗能量 D . 小分子物质不可以以胞吐的形式出细胞
  • 12. 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共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 . 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C . 都有基质 D . 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 13. 将3H标记的谷氨酸注入某动物胰腺的腺泡细胞后,细胞中合成物质X并将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的①、②及物质X分别是(    )

    A . 内质网、高尔基体、胰蛋白酶 B . 内质网、线粒体、胰岛素 C . 高尔基体、中心体、胰蛋白酶 D . 高尔基体、内质网、呼吸酶
  • 14.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30℃时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a点时,细胞中的ATP全部来自细胞呼吸 B . b点时,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等于零 C . d点后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环境中的CO2浓度 D . 若温度降到25℃,则a点会向下移,b点会右移,d点会下移
  • 15.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绿色植物在黑暗条件下不合成有机物 B . 叶肉细胞在有光或无光条件下均能产生CO2和消耗ATP C . 用纤维素酶处理后的植物细胞不发生渗透作用 D . 松土能促进根系吸收有机肥料,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 16. 下列有关“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出现砖红色 B . 鉴定脂肪时,用无水乙醇洗去花生子叶表面的苏丹Ⅲ染液浮色 C . 鉴定豆浆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加入等量的CuSO4溶液 D .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改变浓度和用量后,可用于唾液淀粉酶的鉴定
  • 17. 下列关于遗传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红花与白花杂交,F1代全为红花,否定了融合遗传 B . 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C . 纯合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的F2中将出现3/8的重组性状 D . YyRr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不一定是YR:Yr:yR:yr=1:1:1:1
  • 18. (2021高一下·吉林期中) 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牵牛花杂交获得F1 , F1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例依次是3:1:3:1。“某植株”的基因型是(   )
    A . aaBb B . aaBB C . AaBb D . AAbb
  • 19. 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

    杂交组合

    子代表型及数量

    甲(顶生)×乙(腋生)

    102腋生,98顶生

    甲(顶生)×丙(腋生〉

    197腋生,202顶生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A . 顶生;甲、乙 B . 腋生;甲、丁 C . 顶生;丙、丁 D . 腋生;甲、丙
  • 20. 关于孟德尔豌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下列哪些解释是正确的( )

    ①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y是显性

    ②亲代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产生yr和YR两种配子,F1表型为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为杂合体

    ③F1产生配子时,Y和y分离,R与r分离,非等位基因间可自由组合

    ④F1雌雄各4种配子受精机会均等,因此有16种结合方式。F2有四种表型,比例为9:3:3:1,有9种基因型

    A . ①② B . ①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②③④
  • 21.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 . 豌花传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 . 统计学方法的使用行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 C . 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D . 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 22. 下列有关遗传学的基本概念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B . 纯合子之间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C . EERRMmNN —定是杂合子 D .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型不一定相同
  • 23. 下列有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 C . 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等位基因先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进行 D . 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 24. (2019高一下·福州期末) 已知某品种油菜粒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aBb的黄粒油菜自交,F1中黄粒∶黑粒=9∶7。现将F1中全部的黄粒个体进行测交,则后代中黑粒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A . 1/2 B . 1/4 C . 1/9 D . 1/16
  • 25. 下列有关纯合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形成多种配子 B . 连续自交,后代性状能稳定遗传 C . 自交后代可能有杂合子 D . 含等位基因
  • 26. (2019高一下·石门期末) 对孟德尔关于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同时对父本和母本去雄 B . 依据假说推断,F1能产生数量比例为1∶1的雌雄配子 C . 假说能解释F1自交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D . 假说的主要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27. (2019高一下·南阳期中) 家鼠的灰毛和黑毛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毛对黑毛为显性。现有一只灰毛雌鼠(M),为了确定M是否为纯合子(就毛色而言),让M与一只黑毛雄鼠交配,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M—定是杂合子 B . 若子代全为灰毛鼠,则M—定是纯合子 C . 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3:1,则M—定是杂合子 D . 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1:1,则M—定是杂合子
  • 28. 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 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 B . 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C . 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D . 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 29. 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 B . 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基因可能是不同的 C . 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 . 精子和卵细胞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 30.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B .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C .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 . 染色体联会后,形成四分体
  • 31. 下图为某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 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B . 图中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有①②④ C . ④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及8个DNA分子 D . 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 32. 如图为人类的性染色体结构模式图,Ⅰ为两条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为非同源区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 男、女体细胞中性染色体Ⅰ区段上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B . 红绿色盲基因位于Ⅱ2区段,在男、女体细胞中与该性状有关的基因数目不同 C . 如果基因位于Ⅱ1区段,则该基因只能遗传给男性 D . 位于Ⅰ区段上基因的遗传后代性状表现不会有性别差异
  • 33. 人类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控制的遗传病。如图为某家系的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其中III-1的色盲基因来源于(    )


    A . Ⅰ-1 B . Ⅰ-2 C . Ⅰ-3 D . Ⅰ-4
  • 34. 已知控制血友病的基因是隐性的,且位于X染色体上,以下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 人患血友病的父亲把致病基因传给儿子 B . 血友病携带者的母亲把致病基因传给儿子 C . 患血友病的外祖父把致病基因传给外孙 D . 血友病携带者的外祖母把致病基因传给外孙
  • 35. 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配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配对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B . 配对后的染色体将进行复制 C . 只有同源染色体才能配对 D . 配对后形成的每个四分体含有4个DNA分子
  • 36. (2019高一下·德州期末) 鸽子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腹部羽毛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纯合白色雌鸽与纯合灰色雄鸽交配,F1中雌鸽均为灰色,雄鸽均为白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灰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 B . 亲本基因型分别是ZaW.ZAZA C . 基因A在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D . 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灰色雌鸽所占的比例为1/4
  • 37. 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B . 果蝇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小,因此Y染色体上含有与X染色体对应的全部基因,而X染色体上不具备与Y染色体所对应的全部基因 C . 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由萨顿提出的,而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是摩尔根 D .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可能不同,但所控制的是一对相对性状
  • 38. 正常人精子形成过程中,在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可以是(    )
    A . 22对常染色体和XY B . 22对常染色体和YY C . 44条常染色体和XY D . 44条常染色体和XX
  • 39. 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角度分析,关于遗传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    )
    A .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B .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C . 受精时,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D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二、综合题
  • 40. 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 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 (1) 能吸收光能的物质 a 分布在叶绿体的,物质 b 是,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c]和[ e ]
    2. (2) ③、④和⑤发生的场所分别是
    3. (3) 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 ATP 的过程是,ATP 的结构简式是
    4. (4) 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 f 量的变化是;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 量的变化是
    5. (5)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用图中标号表示)。
  • 41. 图甲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分子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乙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AC段和FG段形成的原因是,L点→M点表示,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特点。
    2. (2) 图乙中的B图为细胞,对应图甲中的段。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图甲中的段。
    3. (3) 图乙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该生物的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这与(用图乙中的字母表示)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关系密切。
    4. (4) 图甲中与GH段和OP段相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
  • 42. 如图为某家族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图(基因用A、a表示),据图回答: 

    1. (1) 从图中分析该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性遗传病。
    2. (2) Ⅱ3与Ⅱ4婚配的后代出现了患病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3. (3) Ⅱ3基因型是,Ⅱ4和Ⅲ10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4. (4) 若Ⅲ9和一个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结婚,则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5. (5) 若Ⅲ8色觉正常,他与一个基因型为AaXBXb的女性结婚,生一个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 43.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下图)。

    1. (1) 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荠菜的果实形状中三角形对卵圆形为性,控制果实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果实性状的两对基因遗传遵循定律。
    2. (2) 图中亲本基因型为。F1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
    3. (3) 图中F2结三角形果实的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结三角形果实的荠菜中的比例为;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
    4. (4) 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结果预测:

      Ⅰ.如果,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Ⅲ.如果,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