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讷河市、甘南县、泰来县、龙江县、富裕县2020-20...

更新时间:2021-08-18 浏览次数:2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慧眼识真(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都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积极评价(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隋朝大运河 D . 通惠河
  • 2.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副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 
    A .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 . 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 3. 唐玄宗统治前期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
    A . 贞观之治 B . 开皇之治 C . 文景之治 D . 开元盛世
  • 4. 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颜氏家庙碑》书法名篇,专家鉴定组介绍它的特点是“端正劲美,雄浑敦厚”。如果鉴定结果该作品为真迹,其作者是(  )
    A . 王羲之 B . 颜真卿 C . 柳公权 D . 黄庭坚
  • 5.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A . 黄巾起义 B . 安史之乱 C . 藩镇割据 D . 黄巢起义
  • 6.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 . 《史记》 B . 《大唐西域记》 C . 《贞观政要》 D . 《金刚经》
  • 7. 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60035人,而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限比武臣短。材料反映了北宋(   )
    A . 科举制的完善 B . 商品经济繁荣 C .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D . 分解相权
  • 8. 与歇后语“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北宋的建立 B . 南宋的建立 C . 后周的建立 D . 南唐的建立
  • 9. 《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砂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 )

    A . 统一国家建立 B . 江南地区开发 C . 商品经济繁荣 D . 民族政权并立
  • 10.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一些人家纷纷让已婚的儿子独立门户,分家而过,这是为了(   )
    A . 逃避农田水利法的义务 B . 逃避方田均税法的义务 C . 逃避募役法的义务 D . 逃避保甲法的义务
  • 11. 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秦兼并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 . 汉武帝重视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C .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 .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 12. 以下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

    A . 大动荡和大变革 B . 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 13.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铁铸跪像,十分惭愧地写下两句诗:“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你知道他因为何事发出这种感慨吗?(   )
    A . 秦桧谋杀岳飞 B . 韩世忠抗金 C . 文天祥宁死不屈 D . 卫青抗击匈奴
  • 14. (2020七下·张掖期末) 《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
    A . 强化皇权 B . 钳制思想 C . 监视官民 D . 控制军队
  • 15. 穿越时空隧道,小军来到明朝,他想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他复习的内容应该是 (    )
    A . 唐诗 B . 《天工开物》 C . “四书”“五经” D . 《农政全书》
  • 16. 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 (    )

    ①科举制的创立

    ②焚书坑儒

    ③八股取士

    ④文字狱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明朝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
    A . 华佗 B . 张仲景 C . 李春 D . 李时珍
  • 18. 小明在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请帮小明作答。(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19. 顾炎武说:“徽州之民,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势其然也”。徽商与潮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商帮”。明朝商帮的出现,主要原因是     (    )
    A . 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B . 科举考试制度的变化 C . 商品经济的活跃 D . 玉米、甘薯、花生等农作物的引进
  • 20. 明代中后期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其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 . 《本草纲目》 B . 《水经注》 C . 《农政全书》 D . 《天工开物》
  • 21. 清朝人胡中藻的诗中有句“一把心肠论浊清”,被乾隆帝斥责“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诗人被杀,全家被抄斩。这反映了清朝实行什么政策?(    )
    A . 焚书坑儒 B . 八股取士 C . 厂卫制度 D . 文字狱
  • 22.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军歌反映了(    )
    A . 戚继光抗倭 B . 雅克萨之战 C . 澶州之战 D . 岳飞抗金
  • 23.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一爱情悲剧出自  (    )
    A . 《西游记》 B . 《水浒传》 C . 《三国演义》 D . 《红楼梦》
  • 24. 今天的北京故宫,其实是“故宫博物院”的简称,那个曾经威严不可侵犯的地方,如今早已成为普通民众踏足参观的地方。北京故宫在历史上也称( )
    A . 阿房宫 B . 未央宫 C . 紫禁城 D . 大明宫
  • 25. 京剧被称为我国的“国粹”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形成于(    )
    A . 唐朝 B . 北宋 C . 明朝 D . 清朝
二、史料分析(共35分,26题11分,27题11分,28题13分)
  • 26. 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的统一,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七下《中国历史》

    材料二: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一统天下。

    材料三: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材料四:“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1. (1) 阅读材料一,请指出隋朝的统一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实现的?
    2. (2) 材料二中元朝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灭宋之后,哪位人物继续抗元并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为巩固统一,元朝在地方上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清朝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乾隆时期平定了哪一叛乱,之后设置了什么行政长官管辖新疆地区?后来又妥善安置了蒙古族哪一部落的回归,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4. (4) 材料四中“贵国”是指哪个国家?侵占的台湾是被谁收复的?清政府为了管理台湾设置了哪一机构,加强了对东南沿海的管辖?
    5. (5) 纵观中国历史,谈谈你对国家统一的认识。
  • 27. 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足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摘自《中国历史》(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材料四: 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和管理海外贸易。

    1. (1) 指出材料一中高度赞扬的是哪位历史人物?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哪个国家?这一事件体现了唐朝怎样的对外政策?       
    2. (2) 宋代为管理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了哪一机构?举出一个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他远航最远到达什么地区?
    4. (4) 材料四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5. (5) 通过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的对外政策的发展趋势?
  • 28.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民族交融、民族团结、民族友好,各民族生生不息,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吐蕃传》

    材料二:澶州之战之后:“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元朝时,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开发了边疆;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与汉族杂居相处;不少波斯人、阿拉伯人来到中国定居,与汉、蒙、畏兀儿等族杂居,各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材料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1.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自唐太宗开始,唐朝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写出唐朝与该民族友好交往的另一个史实?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签订的哪一盟约?该盟约是北宋与哪个政权之间签署的?该盟约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 (3) 材料三中元朝时期通过迁徙杂居的形式,形成了哪一新的民族?
    4. (4) 元朝时期也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台湾在元朝时的名称是什么?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元朝设置了哪一机构?
    5. (5) 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中提到的达赖,还有五世班禅,哪位皇帝对他进行了册封?册封的封号是什么?为了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6. (6) 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你认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三、探究空间(共15分)
  • 29.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全球通史》

    探究二 经济篇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3)列举我国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

    探究三 文化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大地,人杰地灵,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有浪漫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李白;也有豪迈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更有痛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的关汉卿。

    探究四 科技篇

    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培根

    探究四。感悟篇

    1. (1) 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这种制度诞生于哪一朝代?
    2. (2) 唐朝时期对此制度进行了完善,谁首创了殿试制度?
    3. (3) 唐朝时期的手工业水平非常高,哪种瓷器以造型精美,色彩亮丽闻名中外?
    4. (4)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出我国唐朝、宋朝和元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与李白齐名,有“诗圣”之称的人物是谁? 材料中的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什么?
    5. (5) 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三大发明,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第二种和第三种分别指的是哪一种发明?
    6. (6) 作为青少年,谈谈应该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7. (7) 作为青少年,谈谈应该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