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
②禹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③夏朝建立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统治奴隶和平民的工具
④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君
①甲骨文 ②金文 ③小篆 ④草书
①楚国 ②吴国 ③越国 ④宋国
①出现了新的工具曲辕犁 ②铁制农具出现 ③开始使用牛耕 ④使用了播种工具耧车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百家争鸣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儒家 |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墨家 |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 |
法家 | “尚法”,依法治国 |
材料一 秦始皇即位前一年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作战65次。
秦军战绩 |
全胜 |
互有胜负 |
败北 |
58次 |
3次 |
4次 |
——摘编自粟劲《秦律通论》
材料二 商鞅变法的发起者是商鞅和秦孝公,秦国变法的成功与此二人的独特品质息息相关。在“要不要变法”的廷议上,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为主旨,说服秦国君臣;然后以“南门徙木”一幕来取信于民。在变法法令上,他十分注意抓住秦人的特点,以“名、利”为导向,移风易俗,促其“农、战",效果颇著。
——摘编自张守慧《论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之成败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三 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向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简言之,商鞅变法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具有长远影响。
——摘编自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触思辨》
材料四 从商鞅变法开始,秦人就彻底抛弃了“王德”,凡事只要能获利就算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去做。所有人都只为利益而奔波,都以奴役他人作为自己的幸福观。战争又使秦国劳动力丧失,粮价上涨,当时的粮价已经高出魏国几乎六十倍。
——摘编自陈雨露、杨忠恕《中国是部金融史》
材料一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材料二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三
顺其自然——以法治国——民贵君轻——兼爱非攻——
【秦之兴起】
材料一 秦国没有严格的宗法制度,国内改革的阻力较小。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嬴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都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秦之巩固】
材料二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秦之评价】
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项目 |
措施 |
经济 |
统一制度;以秦国的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
文化 |
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