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河流众多②地势低洼③降雨量大④植被丰富
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巴基斯坦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障,灌溉面积扩大。巴基斯坦政府从1959年开始大力实施治理土地盐碱化的“斯卡普”计划:该计划主要是修建抽水管井,将灌、排系统分开;开凿一条排水渠与印度河平行,直接将含盐水输入阿拉伯海。图1示意印度河流域,图2示意排灌系统。
河南省淅川县被确定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后,当地的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处于“守水守穷”的困境。随着丹江口水库蓄水,大面积耕作层被水淹没。耕作层富含有机质和氮磷矿物,是不可再生的耕地精华,而水中的有机质、总氮磷含量超标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2013年淅川县采取移土培肥措施,在库区蓄水之前,将水库淹没区坡度6°以下40cm厚的耕作层剥离,转移至库区周边裸露的瘠薄坡地之上,改造形成了“层层梯田绕山转、道道山梁披绿装”的美丽景观。移土培肥等措施的实施使淅川县逐步从“守水守穷”走向“生态富民”。下图示意淅川县和丹江口水库位置。
伊基托斯(约73°W)是亚马孙雨林区的主要河港城市,无公路或铁路与外界连接。20世纪初期,它因出口橡胶等农产品而迅速成为区域商业中心。“橡胶热”之后,该市经历了一段萧条时期。1980年伊基托斯被辟为自由港,来自欧美、巴西等地的大量免税商品涌入这里,然后运销到国内其它城市,经济再度得以繁荣。下图示意伊基托斯的位置。
枣树喜温,果实成熟期温度要在18~22℃,且耐旱涝盐碱。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十年九旱,但据考证,该县的泥河沟村(下图示意)是我国枣树的起源地,这里栽培枣树已有3000多年历史,并将红枣文化融于当地民俗传统文化中。这里的村民几乎将所有土地都种上了“铁杆庄稼”枣树,尤其在乱石丛生的黄河滩地上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千年枣树群,它是先民将野酸枣引入后经过不断培育形成的优良古枣园。2014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把泥河沟村古枣园系统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