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塘沽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联考(二...

更新时间:2021-09-23 浏览次数:148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组
  • 1. (2021·天津模拟)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间组合不但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而且是重要的、具有         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形成了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 做到心手相应,气力相合,迹虽断而气连,笔不周而意周。这是文人画家对书法的追求。在色彩和水墨上,文人画更注重水墨的运用,讲究墨分五色。文人画家所以重水墨而轻色彩,这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         , 即传统绘画一直不曾把真实地         事物的表象作为创作目的,而是把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基于这种宗旨,又形成了民族特有的美学思想,即摒弃华艳,唯取真淳,讲究 、大巧若拙等等。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独特    息息相关    表现    返璞归真 B . 独立    息息相通    再现    去伪存真 C . 独立    息息相关    再现    返璞归真 D . 独特    息息相通    表现    去伪存真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形成了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起来 B . 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C . 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形成了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D . 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选择题
  • 2. (2021·天津模拟) 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 刘兰芝——《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叙事诗 B . 林冲——罗贯中——《水浒传》——章回小说 C . 《小狗包弟》——巴金——现代——小说 D . 《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英国——悲剧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3. (2021·天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字经济虽未发端于中国,却在中国充分发展,囚为中国有系统融会的哲学理念。两千五百年前,西方的毕达哥拉斯以分解的思维,从“万物皆数”开始揭示自然规律;而东方的孔子以系统的思维,从人的“德行”开始,力图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数字经济的核心,不是“数字技术+传统产业”,也不是“数字技术+政府职能”,更不是“数字技术+社会生活”的简单叠加,而是“形和神”的有机结合,契合《另传》提出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宋明理学家提出的“分一为二,合二为二”的观点。

    数字经济发端于知识经济,发展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成形为数字经济。二战后科技进步、全球知识生产使社会经济焕然一新。知识经济作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两翼。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发展,知识的传播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信息科技强化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促进知识积累,推动人类向数字时代过渡,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形式。

    (摘编自王锐《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因及路径》)

    材料二:

    目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期。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我国从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节能、高效的发展模式转变,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此外,数字经济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盘活存量,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数字经济是创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数字经济集中体现了创新的内在要求。它是新技术革命的产物,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资源配置方式和发展理念。十八大以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催生大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数字经济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实体经济,使之成为创新经济的驱动力和实现工具。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增强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数字经济发展改变工业经济所遵循的生产性规模效应,成了供应方和需求方的规模经济效应。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孕育了若干数字化巨头,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独角兽企业诞生在中国,而且已经形成不断扩张的数字化生态系统。

    中国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巨大的用户市场,分别构成宏观经济方程中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以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石。随着数字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数据日益成为重要战略资源和新生产要素。数据要素涉及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等多个环节,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助燃剂”,对价值创造和生产力发展有广泛影响。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产业互联网以企业为主要用户,以提升效率和优化配置为核心主题,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摘编自《推动上“云”用“数”建设产业互联网》)

    材料三:

    第三届进博会相比于前两届而言,最大亮点莫过于深挖数字经济潜力,与数字经济结合更为紧密。这从侧面反映出,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下,中国的消费潜力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而做好数字经济这门功课,将有力促进经济复苏回暖。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不难看出,现如今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现有全球治理秩序中,西方国家无论在规则制定上,还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依旧处于优势地位,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总体还处在较低位置,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较弱。这些年,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全球经济遭受重大冲击,加之今年疫情影响,中国成为事实上的“增长发动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坚定支持者。而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积极推进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让世界发展搭乘上中国高水平的数字经济快车。

    (摘编自黄日涵《数字经济是又一辆可供搭乘的中国快车》)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经济起源于中国、并在中国得到充分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是“形和神”的有机结合,契合《易传》、宋明理学家提出的相关观念。 B . 数字经济经历了漫长发展时期,发端于知识经济,得力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是数字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形式。 C . 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我国发展模式的转变,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彻底改造传统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D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孕育了若干数字化巨头,诞生了占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独角兽企业,己形成稳固、定刑的数字化生态系统。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为两翼,是二战以后科技进步、全球知识生产的重大成果之一。 B . 数字经济是创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数字经济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实体经济,有利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C . 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三成以上,在中国经济中作用巨大,深挖数字经济潜力,能促进经济复苏回暖。 D . 在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形势下,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目的是扭转中国在全球治理秩序的劣势地位,增强话语权。
    3. (3) 在当前形势下,关于如何大力发展我国的数字经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积极布局新基建,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 B . 数字经济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盘活存量,助力传统产业改造。 C .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为数字经济“助燃”。 D . 加速发展产业互联网,助力数字经济进入高级阶段。
四、文言文阅读
  • 4. (2021·天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永明十一年五月,魏主(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协众。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①,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曰:“陛下奕叶重光,帝有中土;令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厉声曰:“卜辞云:‘大人虎变②’,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令乃虎变!”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

    既还宫,召澄入见,逆谓之曰:“向者‘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想识朕意。”因屏人谓澄曰:“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下欲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所以兴隆也。”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

    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师。

    (九月)戊辰,魏主济河;庚午,至洛阳。

    魏主自发平城至洛阳,霖雨不止。丙子,诏诸军前发。丁丑,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颡③于马前。帝曰:“庙算已定,大军将进,诸公更欲何云?”尚书李冲等曰:“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独行,竞何之也!臣等有其意而无其辞,敢以死请!”帝大怒曰:“吾方经营天下,期于混壹,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策马将出,于是安定王休等并殷勤泣谏。帝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安定王休等相帅如右。南安王桢进曰:“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今陛下苟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苍生之幸也。”群臣皆呼万岁。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

    (《资治通鉴》138卷)

    (注解)①革,革卦,变卦是万物运转的规律。②虎变:如虎身上的花纹斑斓多变,比喻因时制宜,革新创制,斐然可观。③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太常卿王谌之    筮:占卜 B . 卒一万        弊:疲惫 C . 夫亦何        伤:伤害 D . 谓之曰        逆:迎接
    2.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魏主平城地寒        申之孝悌之义 B . 顺乎天应乎人        臣诚恐见欺于王负赵 C . 朕欲此迁宅中原        不如而善遇之 D . 今当更与卿论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3. (3)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魏主迁都洛阳决心和策略的一组是(   )
      A . ①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    ②乃议大举伐齐,欲以协众 B . ①群臣莫敢言        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 C . ①各言其志,夫亦何伤    ②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 D . ①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    ②使太常卿王谌筮之
    4. (4)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B . 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C . 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D . 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5.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孝文王足智多谋,煞费苦心。为了迁都洛阳,他先让太常卿占卜,为军事行动造势;再率众离开故都平城来到洛阳,后来甚至实施斧钺之刑来镇压群臣。 B . 尚书李冲等人认为孝文帝迁都洛阳,天下人都不愿意,此举只是孝文帝独断专行,但不知道该说什么来阻止,只有以死相劝。 C . 孝文帝恩威并济,循循善诱。一方面,在朝堂上疾言厉色斥责任城王拓跋澄,另一方面他又私下里推心置腹讲道理进行安抚,终于获得任城王拓跋澄的理解与支持。 D . 本文通过语言、神态描写,塑造了一位锐意改革、深谋远虑的君王形象。在同群臣的争辩中,也体现了魏主富有心计、善用谋略的特点。
    6. (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澄曰:“陛下欲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所以兴隆也。”

      ②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

    7. (7) 孝文帝为什么迁都?采用的方法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述。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2021·天津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九江口作[注]

    王昌龄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注]此诗是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赴任途中经江州九江口时所作。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本诗开篇不凡,“漭漭”一句描绘了九江水势浩森、江面广阔的场景,气势雄浑,意境壮阔。 B . “驿门”四句作者居高望远,思绪悠远。“望”“期”等词写出了作者对生活前景的深沉思考。 C . “明时”二句作者感叹自己被贬蛮荒之地,怀才不遇。“孤舟”暗示了其内心的孤独、悲苦。 D . 本诗为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何当”两句直接描绘了他奔赴边关、奋勇杀敌的战斗场景。
    2. (2) 简析“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一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3. (3) 本诗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都写及“吴钩”。请比较两诗运用“吴钩”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六、句子默写
  • 6. (2021·天津模拟) 名句名篇默写。
    1. (1) ,巫山巫峡气萧森。
    2. (2)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3. (3) ,孤舟一系故园心。
    4. (4)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5. (5) 正值青春的我们,要有坚毅的探索精神。因为“,常在于险远”,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要想看到这种奇景异观,“”,让我们挽携意志,带着理想出发吧!
七、文学类文本阅读
  • 7. (2021·天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草原八月末

    ①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一望无际的碧草如毡如毯,上面盛开着数不清的五彩缤纷的花,如繁星在天,如落英在水,风过时草浪轻翻,花光闪烁,那景色是何等地迷人。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在城里办完事,主人说:“怕这时坝上已经转冷,没有多少看头了。”我想总不能枉来一次,还是驱车上了草原。

    ②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天地顿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

    ③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看着这些,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④车子在缓缓地滑行,除了车轮与草的摩擦声,便什么也听不到了。草一丝不动,因此你也无法联想到风的运动。放眼尽量地望,细细地寻,不见一个人,于是那牛羊群也不像是人世之物了。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点声音。牛羊在缓缓地移动,它不时抬起头看我们几眼,或甩一下尾,像是无声电影里的物。仿佛连空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样空明。

    ⑤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蓝天之下干净得就剩下了黄绿、雪白、黛绿这三种层次。

    ⑥在这个大浅盘的最低处是一片水,当地叫泡子,其实就是一个小湖。当年康熙帝的舅父曾带兵在此与阴谋勾结沙俄叛国的噶尔丹部决一死战,并为国捐躯。因此这地名就叫将军泡子。水极清,也像凝固了一样,连倒影的云朵也纹丝不动。对岸有石山,鲜红色,说是将土的血凝成。历史的活剧已成隔世渺茫的传说。我遥望对岸的红山,水中的白云,觉得这泡子是一块凝入了历史影子的透明琥珀,或一块凝有三叶虫的化石。往昔岁月的深沉和眼前大自然的纯真使我陶醉。历史只有在静思默想中才能感悟,有谁会在车水马龙的街市发思古之幽情?这空旷、静谧、水草连天、蓝天无垠的草原,教人真想长啸一声念天地之悠悠,想大呼一声魂兮归来。教人灵犀一点想到光阴的飞逝,想到天地人间的久长。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样空明。

    ⑦我们将返回时,主人还在惋惜未能见到草原上千姿百态的花。我说,看花易,看这草原的纯真难。感谢上帝的安排,阴差阳错,我们在花已尽、雪未落、草原这位小姐换装的一刹那见到了她不遮不掩的真美。正如观众在剧场里欣赏舞台上浓妆长袖的美人是一种美,画家在画室里欣赏裸立于窗前晨曦中的模特又是一种美。两种都是艺术美,但后者是一种更纯更深的展示着灵性的美。这种美不可多得也无法搬上舞台,它不但要有上帝特造的极少数的标准的模特,还要有特定的环境和时刻,更重要的还要有能生美感共鸣的欣赏者。这几者一刹那的交汇,才可能迸发出如电光石火般震颤人心的美。

    ⑧大凡看景只看人为的热闹,是初级;抛开人的热闹看自然之景,是中级;又能抛开浮在自然景上的迷眼繁花而看出个味和理来,如读小说分开故事读里面的美学、哲学,这才是高级。这时自然美的韵律便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呜呼!草原八月末。大矣!净矣!静矣!真矣!山水原来也和人一样会一见钟情,如诗一样耐人寻味。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块神秘的草地。将要翻过山口时又停下来伫立良久。明年这时还能再来吗?我的草原。

    (取材于梁衡同题散文)

    1. (1) 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花 B . 亭亭玉立:高耸直立的样子 C . 蓝天无:边界 D . 一见情:衷心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 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手法,以细腻的笔触具体描写出眼前草原的开阔、静谧、干净。 B . 文章第③段“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一句形象写出了开阔草原给人的神奇感受。 C . 文中写当年康熙皇帝舅父血战叛军,为国捐躯,意在表现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D . 文章的结尾,作者把八月末的草原称之为“我的草原”,表达了对草原浓浓的深情。 E . 文章以清新质朴的语言描绘了草原八月末独特的美,令作者留恋,读者回味。
    3. (3) 作者写“将军泡子”的来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4)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⑨段画线句的理解。
    5. (5) 文章第⑦段画线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美”的体验,请结合《红楼梦》中的一处情节,谈谈你对这种“美”的理解。
八、语言表达
  • 8. (2021·天津模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出这样的春游情景:“ 莫春者 ,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请为下面两副对联分别拟写下联和上联,概述这一春游情景。

    1. (1) 第一副上联:   呼朋引伴踏春去  下联:
    2. (2) 第二副上联:        下联:童子六七沂水濯衣衣犹香
九、名著阅读
十、材料作文
  • 10. (2021·天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曾国藩曾讲过一个故事,两个挑重担的人相遇在南方农村狭窄的田埂上,谁都不愿意让路,这时候来了一个旁观者,自己跳到了水田里,对其中一位说,来,把担子交给我,我替你挑一会儿,你侧身过去。曾国藩总结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他的《树上的男爵》里塑造了一个生活在树上却始终热爱大地的形象,提出“因为想看清尘世,就应当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荣者自安安,庸者自碌碌,关怀则乱,当局者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置身事外,可以多一分自由超脱,于人于事,都是大有裨益。

    请综合以上材料,对“躬身入局”和“置身事外”这两种态度,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