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②政府增加民生等领域支出
③增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④降低银行存定款基准利率
①直接提高了相关企业的生产效率 ②短期内国家将承受赤字财政压力
③国内生产和消费需求将有所增加 ④制造业相关企业的盈利空间扩大
①赋能乡村振兴
②补齐农业发展短板
③改善粮食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状况
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⑤财政投入向农业薄弱环节倾斜
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②实行结构性减税,提高企业利润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积极发挥国家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作用
④充分发挥市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①体现了提高经济效率就能实现脱贫
②鼓励人们致富的同时要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③加大财政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实施差别化、针对性扶贫
④国家应当制定实行按需分配的分配政策
①是增加居民收入的根本性举措 ②是对各生产要素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③是对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和与发展 ④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①营改增→企业增值部分纳税→企业缩小生产规模→过剩产能减少
②营改增→企业税负减轻→产品和服务成本降低→人们消费水平提高
③营改增→征税环节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宏观调控能力下降
④营改增→企业纳税减少→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经济发展
①降低商品价格来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②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③发挥财政在促进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④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力量实现优势互补
①这将改变农村经济所有制性质 ②农民出租宅基地所得属于非劳动收入
③确保农民的经营所得不用纳税 ④有利于农村经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通
①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②均衡企业的缴费负担
③改善企业员工福利 ④提高企业参保积极性
①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②促进产业发展
③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④增加农民收入
⑤推动农村经济增长
①完善按要素分配的再分配机制,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②激发数据要素活力,促进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③发挥分配激励作用,调动数据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④实现数据要素价值,体现劳动者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①首次以经济利益的形式肯定了数据所有者的劳动
②肯定了数据与其他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同等重要的作用
③有利于优化数据要素这一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配置
④保障数据要素按其创造的商品价值参与分配
①改变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②有利于促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③能刺激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④运用了法律手段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①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
③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④经济健康发展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
①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不利于市场开展充分竞争和企业正常发展
②不利于该行业提升供给效率和服务质量,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需要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制止和规范
④不利于形成以法律为支撑、道德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①国家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②社会生产力发展长期受到严重阻碍
③平均主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④权力过于分散,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得不到发挥
①有利于增加储蓄存款,提高利息收益 ②有利于促使多元化投资,提高资金收益
③能增强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④有助于做好“六稳”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①生产为消费创造新动力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③增强发展的新动力有助于改变消费方式
④消费升级有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公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
材料一2014年-201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
GDP |
641281 |
685993 |
740061 |
820754 |
900309 |
财政收入 |
140350 |
152217 |
159552 |
172567 |
183352 |
材料二2019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确保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8612亿元,同比增长9.4%。从主要支出项目情况看:教育支出26054亿元,增长9.7%;科学技术支出6013亿元,增长1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897亿元,增长9.2%;卫生健康支出13788亿元,增长10%;节能环保支出4750亿元,14.5%;农林水支出14484亿元,增长8.7%,交通运输支出8953亿元,同比增长8.5%。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减贫扶贫,出台一系列中长期扶贫规划。加大对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财政支出力度,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深度贫困地区人才振兴工程,大力抓好技能扶贫,对深度贫困地区,组织实施技能培训全覆盖行动,技能脱贫行动和深度贫困县“一帮一”培训等专项行动,推动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了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的转变,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扶贫开发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