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1-09-11 浏览次数:16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对长度和时间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1.8cm B . 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约2.4cm C .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165cm D . 一个中学生跑完100m的时间约9.6s
  • 2. (2019八上·龙岗期中) 假期到了,小华送小明乘车回家。小华看着汽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小华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小华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 地面、汽车 B . 汽车、地面 C . 汽车、汽车 D . 地面、地面
  • 3.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B . 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 C . 人看见地上的书 D . 铅笔好像在水面折断了
  • 4. (2020八上·射洪月考) 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行驶时间之比为(   )
    A . 9:8 B . 8:9 C . 2:1 D . 1:2
  • 5. 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
    A .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 .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C .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D .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
  • 6. (2017·柳州)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 .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D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 7. (2020八上·通河期中) 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O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 绕ON前后转动板E B . 绕ON前后转动板F C . 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 D . 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
  • 8. 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

    A . 20m/s B . 10m/s C . 5m/s D . 无法确定。
  • 9. 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

    A . B . C . D .
  • 10. (2018·临沂) 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 . 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 . 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 . 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 . 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 11. (2019·河南) 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 . “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 . “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二、多选题
  • 12. 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浅一些 B .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 . 人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眼睛 D .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
  • 13. 如图是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3s~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物体在3s~5s内通过的路程与0~1s内通过路程相等 C . 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0.67m/s D . 物体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
  • 14.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有效防治噪声的是(   )
    A .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 在学校周围植树 C . 纺织车间工人戴上防声耳罩 D . 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
三、课内填空
  • 15.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1) 8mm=m;
    2. (2) 900s=min;
    3. (3) 1.5×10-6m=cm;(4)630μm=m。
  • 16. 如下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cm。

  • 17.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图响度大(选填“甲”或“乙”);丙、丁是另外两种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图是乐音的波形(选填“丙”或“丁”)。

四、填空题
  • 18. 课堂上,老师的声音是通过传入学生耳中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能够传声。
  • 19. 春暖花开,天气睛朗,蓝天飘着朵朵白云。小芳和爸爸妈妈在公园游玩,发现水里的鱼好像在云中游,如下图所示我们所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选填“实”或“虚”)。这时一只燕子正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燕子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的;若以岸为参照物,燕子是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当它竖直向上远离湖面的过程中,其“倒影”(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0. 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时间与路程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乙的速度为m/s;经过3s,甲乙相距m,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运动(选填“东”或“西”)。

  • 21. 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加大敲打的力度,使音叉发出更大的声音,发现泡沫球弹起得更高,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用力敲击256Hz的音叉,听其发出的声音,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512Hz的音叉,则后者发出的声音(填“音调高”或“响度大”),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这种方法叫做(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 22. 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度,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又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度。
五、作图题
  • 23.        

    1. (1)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º角,画出图中该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 (2) 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六、实验题
  • 24. 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选填符号).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与琴弦的关系.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选填符号),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 25. 超凡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 (1)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2. (2)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点燃蜡烛A,拿(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蚀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 (3) 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
    4. (4) 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5. (5) 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6. (6) 他在实验中看见两个虚像,是由于;因此,做实验时,应选用(选填“厚”或“薄”)玻璃板。
  • 26. 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玻璃和水中,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

    ⑴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1所示;

    ⑵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⑶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一所示:

    表格一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i

    30°

    45°

    60°

    水中折射角r

    17°

    24°

    30°

    实验二: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⑴将标有角度的圆盘按图2所所示安放;

    ⑵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水面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⑶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二所示:

    表格二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i

    30°

    45°

    60°

    玻璃中折射角r

    22°

    35°

    40°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

    ①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它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

    ②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③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介质中时,折射角(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七、简答题
  • 27. 想一想:坐在教室内从某一个角度看黑板,黑板有时会发生“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如果你在学习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八、计算题
  • 28. 小明面对一座峭壁发出喊声,一会儿他听到了回声。他从腕上的电子表看到,从他发出喊声到听到回声共经历了0.8s的时间,峭壁离他站立之地约有多远?(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 29. 如图为创下多项世界第一的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大桥主桥长932m。

    1. (1) 如果过桥的路人步行速度约为1.2m/s,他通过主桥所用时间为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2. (2) 某班学生前来参观大桥,排队通过桥面,整个队伍通过整座桥需要650s,队伍的行进速度是1.5m/s,那么整个队伍长多少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