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营口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7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综合
  • 1. (2021七下·营口期末)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富于想象的人,会幸运地避免    ▲    在个人的狭窄的情感角落里,把挫折与悲痛化作一柄银锄,不断拓展他的情感世界,从而去爱每一个善良的人,每一棵青绿的草,每一条伸向远方的路,并在这爱中,(  ▲  ),把青绿   ▲   得更加青绿,把路伸向更远的远方。想象这种对心灵世界的无尽拓展,不是许多人都   ▲   的魔力吗?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关闭  滋生  孜孜以求 B . 幽思  温润  梦笔生花 C . 幽闭  滋润  梦寐以求 D . 幽静  湿润  求之不得
    2. (2) 选出下列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 “更加”是副词,“把”是介词。 B . “善良”是形容词,“得”是助词。 C . “挫折与悲痛”是并列短语,“世界”是名词。 D . “不断拓展”是补充短语,“远方的路”是偏正短语。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断传播善良 B . 把善良撒播得更加善良 C . 一定会撒播善良 D . 把善良传播得更加善良
二、选择题
  • 2. (2021七下·营口期末) 下列词语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斓bān    对jiào    越zhuō    妇皆知rú B . pài    愧zhuò    陡qiào    鞠躬尽cuì C . pìn    恶zēng    鸣háo    气冲牛dǒu D . 古gèn    元xūn     烦zào    悲天人mǐn
  • 3. (2021七下·营口期末) 下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最苦与最乐》由著名学者梁启超所写,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B . 周敦颐,字茂叔,南宋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C .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 .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三、名著阅读
  • 4. (2021七下·营口期末) 阅读《骆驼祥子》片段,回答问题。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简要分析两个语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和“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A.B.

四、语言表达
  • 5. (2021七下·营口期末)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每年农历三月,是古城扬州最为秀美的时节。而每年这个时候,由于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紧凑”的扬州城车多人挤,瘦西湖、个园等核心景点周边更是车位难求,车辆蜗行,人满为患。今年烟花三月,倡导“慢生活”的扬州城有了一个明显变化,市区“多”出了十多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每个租赁点一溜边停放着时尚、轻便的崭新自行车,扬州人用自己的方式邀请市民和游客“骑车玩”。记者了解到,近一段时间内,共有5000辆公共自行车陆续亮相街头,闹市区、景点边交通拥堵的状况将得到明显改观。和外地的公共自行车相比,扬州的公共自行车除了“站点”多、数量多,车轮无胎,不须充气,不会爆胎;还首次用上了密码锁,代替了过去的钥匙锁。目前在扬州投入使用的公共自行车,是最新的一代。

五、填空题
  • 6. (2021七下·营口期末) 古诗文默写。
    1. (1) 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2. (2)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 (3) 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游山西村》)
    4. (4)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 (5) 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景抒情,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6. (6)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借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7. (7) 《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六、对比阅读
  • 7. (2021七下·营口期末)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 , 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④朱买臣:西汉吴郡人,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其妻嫌其贫穷落魄,离他改嫁。⑤哂:讥笑。

    1.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是陋室②谈笑有鸿儒

      ③不产业④其妻

    2. (2) 请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 (3) 文中开头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4. (4) 刘禹锡和王欢两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他们在特点的具体表现上又有什么不同?
七、诗歌鉴赏
八、现代文阅读
  • 9. (2021七下·营口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三种对人体有危害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黏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一氧化碳能削弱红细胞将氧输送到全身的能力。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烟的人,其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概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患食道癌致死的概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概率要大2倍;死于心脏病的概率也要大2倍。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

    (材料二)

    中国政府重视控烟履约工作。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外交部等8个部门组成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卫生部门按照履约职责,以创建全国无烟医疗卫生系统为突破口,取得了积极进展。具体如下:

    一是连续三年在全国开展创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工作,通过明察暗访等形式,推动卫生系统发挥控烟示范带头作用;二是积极推动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建设无烟环境;三是加大控烟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世界无烟日主题活动、全国戒烟大赛、中国烟草控制大众传播活动等大型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吸烟及二手烟的危害;四是制定印发《中国临床戒烟指南》,开展戒烟门诊和戒烟热线试点,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戒烟服务能力。

    (材料三)

    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都要提出一项保健要求的主题。为了不干扰其卫生主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

    1. (1) 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吸烟有害健康,害人害己,我们要积极参与控烟活动,广泛宣传吸烟的危害。 B . 吸烟的人死于癌症的概率远远大于不吸烟的人,而且吸烟还会诱发其他疾病。 C . 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的无烟纪念日都是每年的4月7日。 D . 控烟宣传,创建无烟家庭、无烟校园、无烟生活环境,人人有责。
    2.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中国政府的控烟履约工作取得的进展。
  • 10. (2021七下·营口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衫老者

    冯骥才

    ①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堵得死死的墙踹倒!

    ②怎么办?只有认倒霉,掉头走出来。可是这么一往一返,不但没抄了近道,反而白跑了长长一段冤枉路。正像俗话说的:贪便宜者必吃亏。那时,只要看见一个人满脸丧气从胡同里走出来,哈,一准知道是撞上死胡同了!

    ③走进这死胡同的,不仅仅是行人。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为了省脚力,推车挑担串进来,这就热闹了。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叫车轱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没人打扫它,打扫也没有用,整天土尘蓬蓬。人们气急时就叫:“把胡同顶头那家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习惯。就这样,乱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

    ④一天,来了一位老者,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光清朗,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看样子像教书先生。他走进胡同,一直往里,可过不久就返回来。嘿,又是一个撞上死胡同的!

    ⑤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然后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又从小盆里捏出几颗饭粒,代做糨糊,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

    ⑥咦,谁料到这张纸一出,立刻出现奇迹。过路人刚要抄近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转身就走,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疑惑是死胡同,自然不敢贸然进去。胡同陡然清静多了。过些日子,这纸条给风吹雨打,残破了,胡同里的住家便想到用一块木板,依照这四个字写在上边,牢牢钉在墙上,这样就长久地保留下来。

    ⑦胡同自此大变样了。

    ⑧它出现了从来没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敢在地面上站一站。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这些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了。

    ⑨于是,我挺奇怪,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举,为什么许多年里不曾有人想到?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小、不知姓名、肯思索、更肯动手来做的长衫老者了……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第⑤段画线句子“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联系上下文,揣摩长衫老者此时的心理活动。(以第一人称来写)
    3. (3) 下面的语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请结合具体的词语谈谈这样写的作用。

      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4. (4) 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亮点。请从文中找出两处对比,并分析其妙处。
    5. (5) 本文题目是“长衫老者”,前三段对长衫老者只字未提,是否离题,为什么?
  • 11. (2021七下·营口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为我做棉被

    ①天还没有冷时,娘就从百里外的乡下给我送来了一床新棉被。

    ②俗话说:“秋风凉,娘心慌。”每年进入中秋八月,自家责任田里的半亩棉花刚开,娘就在阳光很好的午后去摘棉。棉花一朵一朵地开,娘就一朵一朵地摘。摘下来的头喷棉花,是娘给我这个唯一不在她身边的孩子的专用棉。用它絮棉被,絮棉衣。娘常说:“一条棉被七斤三,暖暖和和过冬天。”

    ③娘把头喷棉花摘回来后,背到房顶上,铺上苇席,将棉花晒得干干的,透透的。然后,背到三里开外的邻村轧花坊将棉花弹成棉絮。回家后,她便把这白云一般的棉絮照旧背到房顶上,苇席用笤帚扫过,将新买的白崭崭的被里铺上去,便开始絮棉被了。只见娘把棉絮撕成巴掌大小的棉片子,一片一片往白被里上沾,沾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可着被里摊成蓬蓬松松、厚厚道道的一大片。接着,娘便把印着大朵大朵红牡丹图案的花被面覆盖上去,再把用秫秸秆儿扎成的箅子放到上面,用手摁来摁去,待棉絮稍微踏实些后,娘就把比花被面宽出两三指的白被里从四边挽上来,腿跪在上面,然后在头皮上润润针,便飞针走线起来。我在旁边看了,怀疑这还是不是平日动作有些缓慢的母亲。阳光下,清楚可见她的头发和眉毛上落满了细细的棉花绒毛,似一层初霜,闪着亮儿。这就是儿的娘亲啊!此时,八月的阳光照着母亲,照着老屋,而花喜鹊则在枝头跳来跳去,喳喳叫着,伴着娘哼着的好听的小曲,温馨得有让人想落泪的感觉。如果有邻家婶儿上房,就会打声招呼:“给儿子做棉被哪。”娘立刻就会抬起头来,喜盈盈地回道:“你算猜对了!有了这新棉被,今冬下三尺厚的雪,我也睡得安稳了。”听娘那愉悦的口气,就像戏里的花木兰打了胜仗归来一般。

    ④新棉被做好后,娘从房上抱下来,放到炕头上。这时,父亲收工回来了,摸摸暄腾腾的被子,风趣地说:“嗬!能把人暖和个跟头。”妹妹从学校回来了,嗅嗅被子,说:“好香的阳光味儿!”弟弟从外面疯跑回来了,一见炕上的新棉被,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上去就翻筋斗。父亲在一旁看了笑眯了眼,娘便举起扫炕用的笤帚在弟弟的屁股上轻轻拍打着:“你个猴崽子。快下来,看给你哥弄脏了。”在一床新棉被面前,一家人高兴得像过年。

    ⑤现在已进入冬季了,夜里比前些日子冷了不少。离家在外的我从橱子里搬出娘做的那床新棉被,捂在身上看书。当打开被子的一刹那,母亲味儿、阳光味儿和着家的气息扑面而来。这足足七斤三两的新棉被,如浸透了阳光的云彩一般,一下子将我包裹起来,还未等把身子捂热,心早已经暖暖地醉了。不如何时,两滴热泪滴到了书本上……

    1. (1) 怎样理解选文第②段中的俗语“秋风凉,娘心慌”?
    2. (2) 选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回家后,她便把这白云一般的棉絮照旧背到房顶上,苇席用笤帚扫过,将新买的白崭崭的被里铺上去,便开始絮棉被了。

    3. (3) 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娘立刻就会抬起头来,喜盈盈地回道:“你算猜对了!有了这新棉被,今冬下三尺厚的雪,我也睡得安稳了。”

    4. (4) 结合选文说说,第⑤段的“醉”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 12. (2021七下·营口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等你回家

    ①陪一位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株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②一路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③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④车子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子,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之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到了?”一看表,快上午10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10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⑤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15分钟的时间。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一层玻璃隔着,他在里头父亲在外头。从他进来起,父亲就一直盯着他,话筒拿在手上,却不说话。

    ⑥探视时间快要过去了。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时掉过头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他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的,看他,也黑了,也瘦了。”

    ⑦他转身问我:“你有纸笔吗?”

    ⑧“当然有。”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⑨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位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儿子,等你回家。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2. (2) 本文第①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3. (3) 本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

    4. (4) 谈谈你对本文结尾段的理解。
九、作文
  • 13. (2022七上·宝山月考) 题目:成长的烦恼

    要求:①自主立意,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 14. (2021七下·营口期末) 题目:    ▲     真好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自主立意,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