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1-10-10 浏览次数:6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1八下·巴彦淖尔期末)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duō)        绊(jī)        皱(zhě)        然而止(jiá) B . (qī)        裂(guī)        徨(páng)    接而至(zhǒng) C . (xǐng)    尔(chù)        卑(liè)        目神迷(xuàn) D . 然(yǎn)        卧(quán)    推(sǎng)    形文字(qiè)
  • 2. (2021八下·巴彦淖尔期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苍劲      寒噤     震撼     漫不经心 B . 矗立      浮躁     狡辩     自原其说 C . 浩劫      抉择     斡旋     消声匿迹 D . 演绎      叹惋     俄倾     挑拨离间
  • 3. (2021八下·巴彦淖尔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园里,老人悠闲聊天,孩子尽情嬉戏,空气中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B . 在这本回忆录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饱含深情地缅怀自己的小学老师。 C . 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D . 临河地区一年一度的黄河湾旅游节拉开了帷幕。远远望去,黄河河畔人声鼎沸
  • 4. (2021八下·巴彦淖尔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他不懂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B .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里,各地纷纷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活动。 C . 曾经,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D .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她阅读了大量的诗歌、小说、散文以及文学名著。
  • 5. (2021八下·巴彦淖尔期末)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贺敬之的现代诗《回延安》,兼具政治性与抒情性,地域特色鲜明,民歌气息浓郁。 B . 演讲的类型很多,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 C . 中国崇尚“和”化: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六尺巷”的故事》就体现了生活中“和为贵”的原则。 D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庄子》,文章主要内容是辩论,但让人感到一种轻松、闲适的生活的诗意,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特征。
  • 6. (2021八下·巴彦淖尔期末)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   ▲        ▲        ▲         ▲         ▲    , 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这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 . ①②④⑤③ B . ②①④③⑤ C . ①④⑤③② D . ②⑤④③①
二、语言表达
三、句子默写
    1. (1) ,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2) 怒而飞,。(《北冥有鱼》)
    3. (3) 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4. (4) 知困,。(《虽有佳肴》)
    5. (5) 《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6. (6)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环境优美而有静趣的句子是“”。
四、诗歌鉴赏
  • 9. (2021八下·巴彦淖尔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 B . 全诗刻画了两个场景,在露水中劳作与在泥地里劳作,将劳动人民的勤劳表现得淋漓尽致。 C . 全诗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结合,参差错落,能充分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D . 诗歌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一唱三叹、余味无穷,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2. (2)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请简要分析本句的表达效果。
五、对比阅读
  • 10. (2021八下·巴彦淖尔期末)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观第五泄记》(节选)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 , 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震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拔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江境内。②罅:缝隙,裂隙。③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④掣折:转折。⑤欹:斜靠。

    1. (1) 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悄怆幽 ②而犹不忍

    2. (2) 翻译下面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3. (3) 甲、乙两文写水,突出了水的不同特点,其中甲文突出了水的, 乙文突出了水的。(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两文围绕观水这一中心,人走景变,突出体现了游记常用的的写作手法。
    4. (4) 请比较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六、现代文阅读
  • 11. (2021八下·巴彦淖尔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木棉红

    郝俊

    ①早春二月,料峭的寒风一吹,憋得鼓鼓囊囊的木棉花苞就炸开了,赤红的花瓣火苗一样蹿出,没有叶子的枝干像被点燃了似的。谁见了这样的花,心底的热望都会跟着燃烧起来。

    ②很多花柔美娇艳,木棉花则不然。其形硕大,花瓣厚实,中间的一束花蕊粗壮有力,深色的蕊头黑如胡茬,观其神色,活脱脱一张血气充沛、胡须浓密的汉子脸。这样形容木棉花,绝不是忽略它的好看,而是觉得它有一种十足的阳刚之美。木棉花不仅花开得热烈,树的姿态也颇为雄奇。木棉属落叶大乔木,树高大挺拔,十至二十多米不等,这样的个头儿,让木棉总是高过身旁的其它树木,加上分枝平展,更显疏朗开阔,整株树看上去形姿伟岸,英武不凡。

    ③生活在广州,对木棉自然很熟悉。木棉作为广州市的市花,在城中主干道及高校校园、公园等地均有种植。每到春天,木棉盛情绽放,灿若华灯。尤其是在陵园西路、越秀山、江南大道等种植较为密集的地方,花开得分外耀眼,有一种要点燃春天的势头,烈焰般的木梯映红了整座城市。

    ④我喜欢木棉,不仅因为它的形象气质,也许还有日久生情的缘故,对我来说,它们就是我认识多年的好朋友。

    ⑤我所工作的学校校园里就有近百株木棉,它们散植于各处。我从办公室到家,途经的路旁,有十来株木棉,我与它们几乎天天见面。每天下班经过时,感觉它们就像站在那里等我。有时候我会和它们近距离打招呼—站在树下,把手掌放在树干上,感觉着树皮的坚硬。抬头往上看,树干直指蓝天,视觉的延伸,也让内心获得一种超拔的力量。正值花期,没有树叶遮蔽的树枝更显道劲,树枝形态各异,像是各自在寻找伸展的空间,然后用力把花朵向高处托举。再看那些花,大如一盏盏红色的酒杯,当其它的花木还在为迎春盛会做准备的时候,木棉早就开始举杯畅饮。

    ⑥木棉花边开边落,边落边开,花开让我欢喜,花落让我感动。纷纷扬扬地飘落不是木棉花的做派,木棉花落下来时直截了当,触地有声,整朵花砸到地面仍完好无损。为了看清楚木棉花如何落地,我曾长时间仰着脖子在树下观望,即便如此,也很难捕捉到落下的一瞬,往往是听到“啪”的一声之后,才发现地上又多了一朵。因为树冠太大,花太多,无法锁定具体目标,加之落地速度太快,所以很难看清。不过长时间的等待,偶尔也会有收获,就在眼睛酸乏的时候,突然看到一朵下落的木棉花,带着旋转倏忽坠地,整个下落的轨迹就像一个急促的感叹号,充满力量。

    ⑦有些花木是先长叶再开花,木棉则不然,花开时无叶,花落尽方生叶。花开得早,让木棉有了“嫣然一笑领春风”的得意;花开得火热,让木棉有了“此花若肯夸雄丽,宇内群芳孰敢春”的气势。花期过后,木棉一边吐新叶,一边结果实。等到夏天果实成熟,果壳会自动裂开,露出洁白的棉絮,随风飘散。

    ⑧年少时,很少仔细打量花花草草,认为它们只是为世间添了几许色彩。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觉得一朵花、一棵草都不可小觑。无论是人生一世,还是草木一秋,都有生命的庄严。看到热情似火的木棉,我会想到炽热的希望和奋进的生命,心中会自然涌动起积极前行的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

    1. (1) 文章以“早春木棉红”为标题有哪些作用?
    2. (2) 品读第②③段,结合相关内容概括木棉在形象气质上的特点。
    3. (3) 请按要求品析下列词句的表达效果。

      ①憋得鼓鼓囊囊的木棉花苞就炸开了,赤红的花瓣火苗一样蹿出,没有叶子的枝干像被点燃了似的。(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②再看那些花,大如一盏盏红色的酒杯,当其它的花木还在为迎春盛会做准备的时候,木棉早就开始举杯畅饮。(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4. (4) 根据第⑧段画线句,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木棉给了“我”怎样的精神力量?
    5. (5) 第⑧段写到“无论是人生一世,还是草木一秋,都有生命的庄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生命让你有庄严之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善待那些庄严的生命。
  • 12. (2021八下·巴彦淖尔期末)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

    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

    柳静

    ①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

    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鳍尺寸小40%。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鲨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

    ⑦由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称它为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1. (1) 通读全文,说一说作者为什么称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
    2. (2) 第③段中画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 (3) 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作答。

      ①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去掉“大量”一词合适吗?为什么?)

      ②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清道夫”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七、作文
  • 13. (2021八下·巴彦淖尔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文的内容,完成任务。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里,鹿的数量只有四千只左右,而美国总统罗斯福却认为鹿的数量减少是它们的天敌——狼所导致,就下令捕杀狼群。在那时,如果你是美国霍奇基斯中学的一名叫做约翰的学生,知道了总统的命令,请你给他写一封不少于150字的书信,劝说他收回捕狼命令。

  • 14. (2021八下·巴彦淖尔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总有很多相遇。与他人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自然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遇,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以“与      ▲      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