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1-10-12 浏览次数: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0七上·高州月考) 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禹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这个王朝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秦朝
  • 2. 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我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 3. 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 . 因材施教 B . 温故知新 C . 有教无类 D . 仁者爱人
  • 4. 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为了纪念他对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下列属于他的科技成果的是(    )
    A .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B . 编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齐民要术》 C . 发明了“麻沸散” D .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 5. (2018·包头)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 )
    A . 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 B . 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 C .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 . 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
  • 6. (2020七上·包河期末)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A . 孟子﹣﹣民贵君轻 B . 韩非子﹣﹣“兼爱”“非攻” C . 墨子﹣﹣无为而治 D . 庄子﹣﹣以“法”治国
  • 7. (2020·利州模拟)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8. (2019·大连) 我国古代科技领域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贡献巨大。在古代世界四大发明中出现于汉朝的是(   )
    A . 造纸术 B . 火药 C . 印刷术 D . 指南针
  • 9. 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
    A . 西域都护 B . 御使大夫 C . 刺史制度 D . 北庭都护府
  • 10.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场战役中出现了我们熟知的一些成语,如“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场战役后,北方很快土崩瓦解,陷入分裂和混乱的状态。这场战役是(    )
    A . 巨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二、综合题
  • 11.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上,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商君”是谁?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商君”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
    2. (2) 材料三中“北语”指的是什么?为此孝文帝采取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3. (3) 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 12. 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而且人们总是把秦始皇和汉武帝并称为“秦皇汉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四:

    1. (1) 根据材料一判断这位“新皇帝”是谁?为了巩固统治,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 (2) 材料二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把作为规范文字。
    3. (3) 材料三中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4. (4) 请写出材料四中1、2商路的东西起点分别在哪里?此商路的开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5. (5) 这条商路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民辛苦劳作,一年的丰收可以解决很多地方的粮食问题……江南生产的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译自《宋书》

    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劫掠,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内迁的浪潮。

    1. (1) 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什么状况?
    2. (2) 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3. (3) 材料三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内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北方民众的南下对江南经济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