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 |
状况 |
清朝以前 |
以茶治边是王朝制衡边疆民族的传统政策 |
乾隆时期 |
利用茶叶武器成功制裁了俄罗斯 |
鸦片战争期间 |
从皇帝到一般官员认为利用茶叶可制裁英国人,令英俯首听命,永绝鸦片之患,阻止白银外流 |
科目 | 内容 |
社会 | 事件本体之研究:东北研究、东北事件之原因近果、抗救方案 |
国语 | 读:东北枪声、被压迫者的呼声等 |
算术 | 事件损失方面的计算:建筑物的损失、工商业等 |
音乐 | 国耻歌、义勇军歌等 |
材料一: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美国关税法》,增加了应纳税目和提高了关税,招来了贸易伙伴的报复,引发了贸易战,使得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雪上加霜,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二战后,美国力推自由主义贸易政策,构建“自我利益的多边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其国际贸易政策在此时期充满摇摆性和矛盾性,即自由主义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交替运用。
——摘编自郭百红、顾学华《美国国际贸易政策演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二:……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出现了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中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高;中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击,容易失去核心设施等题。……40多年来无论是宏观中观还是微观层面改革创造的外部监督都不是真正的外部监督,监督主体一定程度上只是治理者的化身、不是来自治理体系外部的主体,效率低下问题仍得不到根本解决,亟待全面深化改革……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地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传统全球化由欧洲开辟,由美国发扬光大,形成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农村从属于城市,陆地从属于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应。如今,“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932年3月,国际联盟派遣由英国人李顿担任团长的调查团来华调查中日冲突。调查团的目的不仅在于调查中日冲突之事实,更在于为解决中日冲突提出建议。中国希望通过调查,认定日本侵略之后,启动《国联盟约》第16条款制裁日本的侵略行径。李顿在工作中秉承了国联的原则,侧重于通过与中日双方关键政治人物的会谈与交流,寻求平息中日冲突、调解争端的途径。调查过程中日本政府态度强硬,在1932年9月日本正式承认了 “伪满洲国”之后,李顿调停中日冲突的设想也彻底落空。1932年10月2日《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在南京和东京同时公布,该报告书承认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事实,但仍未将制裁日本作为解决措施写入报告,却将东北地区非军事化与实施“国际共管”作为“九一八事变”的善后方案。
——摘编自李珊《国联调查团来华期间调停中日冲突的尝试及其失败》
材料:晚清不同阶段的外交情况
时间 |
主要事件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締约谈判中 |
清廷拒绝英法代表提出的向皇帝递交国书的要求,不许外国公使驻京 |
1861年 |
清廷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该机构为临时机构,总理衙门大臣、章京、郎中全都是兼职。 |
咸丰帝时期 |
清廷不得不允许外国公使驻京,但仍不准备履行有关礼节的条款。 |
1860年以后 |
西方列强纷纷派遗公使常驻北京,而中国却一直未曾遣使出洋。 |
1867年 |
清廷聘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为中国外交使臣,既可达到遣使出洋的实效,又能避免天朝往外遣使的体制问题和中外礼仪的纠葛。 |
1873年 |
清廷降谕“著准”各国使臣覲见,双方同意各国使节按中国要求行五鞠躬之礼。日、俄、美、英、法、荷等国使节在紫光阁顺序覲见同治帝,未行脆礼,总共约半个小时。 |
1876年 |
派遣郭嵩焘出任驻英国外交大使,同时任命已在美国负贡留美幼童事务的陈兰彬、容闳为出使美国正副使臣。中国对外派驻常驻使节,以此开端。 |
1901年 |
清廷正式设立外务部。 |
结合材料与所学历史知识,围绕“晚清中国外交”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