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10-20 浏览次数:13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石家庄模拟)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下列措施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开窗通风 B . 佩戴口罩 C . 消毒液消毒 D . 居家隔离
  • 2. 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化学家是(   )
    A . 张青莲 B . 侯德榜 C . 屠呦呦 D . 卢嘉锡
  • 3.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液体读数 C . 闻气体 D . 过滤
  • 4. 液化石油气运输车应该张贴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 5.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 1个镁离子: B . 氧化铝:Al2O3 C . 3个氮原子:3N2 D . 铜元素化合价显+2价:
  • 6. (2019·历下模拟) 《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 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 . 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C . 利用灼热的铜粉,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原子并未消失
  •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对应错误的是(   )

    物质

    用途

    性质

    A

    氢气

    理想的清洁能源

    氢气能燃烧,产物只有水

    B

    生石灰

    用作自热食品加热包

    能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C

    氮气

    用作保护气

    化学性质较活泼

    D

    活性炭

    用作冰箱除味剂

    具有吸附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8. 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
    A . 保护水资源要注意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 B . 二氧化碳、甲烷等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 C . 使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不会污染环境 D . 为了节约化石能源,燃烧时应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9. 化学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奠定了现代化学基础的是(   )
    A . 火的发现和利用 B . 金属的冶炼和利用 C .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D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 10.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探究分子运动 B .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C . 验证面粉粉尘能发生爆炸 D . 比较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 11.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到3种单质 B . 从微观构成看:该反应中的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C . 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新物质 D . 从反应类型看: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12. 模型建构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建构的模型错误的是(   )
    A . 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B . 物质分类模型 C . 金刚石结构模型 D . 灭火原理模型
  • 13. 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成了黑色

    ②CuO被还原为Cu

    ③整个实验过程共发生了两个反应

    ④该装置中对尾气的处理方法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板兰根冲剂是预防流感的中药,其主要成分是单棕榈酸甘油酯(C19H38O4),有关单棕榈酸甘油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单棕榈酸甘油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30g B . 单棕榈酸甘油酯是由19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组成 C . 棕榈酸甘油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9:38:4 D . 棕榈酸甘油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5. (2020九上·惠州期末) 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6. 文化传承、科技发展、研发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都离不开化学。
    1. (1) 从分子的角度,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因
    2. (2) 石墨烯具有非常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只有一层原子厚度,采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层中剥离获得,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

      A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石墨烯是一种新型金属材料

      C石墨烯具有还原性

      D石墨烯可用于电池领域

    3. (3) “液态阳光”是指由阳光、CO2和H2O通过人工光合得到的绿色液态燃料,如图为模拟生成可再生燃料(C3H8O)的微观装置模型。

      ①分析该反应微观模型,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种化合物;

      ②该装置可将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写出该装置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 图一和图二是元素周期表的另两种呈现形式,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氢元素和氦元素不同,本质原因是
    2. (2) 利用图一和图二的信息分析,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的共同点是,Be与Mg元素同属一族的原因是,利用图一和图二的信息推测,Cl元素的原子核外有层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
    3. (3) 综合图一和图二的信息,写出1、8、11号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4. (4) 移动通信即将进入5G时代,铊将得到广泛应用。图三是元素周期表中铊的信息,下列有关铊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A铊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铊元素的原子核内有81个质子

      C铊元素的原子质量是204.4D铊元素符号为T1

    5. (5) 如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为电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该模型表示原子。

三、综合题
  • 18. 认识物质通常从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角度进行研究,如图是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及性质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备气体

      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写出化学方程式),发生装置选择,若用相同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性质探究

      ①探究氧气性质时,装置F中观察到的现象有(写三点),瓶底需预先放一些水,目的是

      ②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观察到装置H中的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且底层蜡烛先灭,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 19. 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很多因素有关。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某小组发现实验现象与预期的不同。

    (查阅资料)铁丝根据用途不同,成分也有差异,通常含碳和其它元素(本题不考虑其它元素)。

    1. (1) (提出问题)铁丝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作出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氧气含量

      猜想三:铁丝的含碳量

    2. (2)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氧气含量

      铁丝情况

      燃烧现象

      1

      21%

      铁丝

      不能燃烧

      2

      21%

      铁粉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3

      60%

      铁丝

      燃烧,轻微火星四射

      4

      100%

      铁丝

      燃烧,火星四射明显

      5

      X

      含碳0.2%的铁丝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四射

      6

      100%

      含碳0.6%的铁丝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实验分析)①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1和对比,说明猜想一正确,实验3和4对比,说明猜想正确;

      ③实验5与实验6对比,X的值为,对比说明铁丝的含碳量越高,的现象越明显;

      ④铁丝易生锈,实验前需用砂纸打磨,由此推测还有会影响铁丝燃烧情况,若要验证此猜想,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A氧气的含量                    B铁丝的含碳量                C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 20. 煤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之一,如图是煤的精炼和综合利用的流程图。

    1. (1) 煤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 (2) 粉碎石灰石的目的是,写出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 (3)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推测X(甲醇)的化学式,从“绿色化学”的角度看,该反应实现了目的;
    4. (4) 为防止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造成,煤的精炼和综合利用过程中需要进行脱硫工艺。从煤作燃料到煤的综合利用,将煤变成清洁能源,获得的启示是
    5. (5) 为了防止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填序号)

      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C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

四、计算题
  • 21.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1.2g镁条和稀盐酸反应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问题,装置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反应前,甲同学称量总质量为m1;倾斜试管,使小试管中的稀盐酸全部进入小烧杯中,称量总质量为m2。请你分析m1m2(填“>”“=”或“<”)。
    2. (2) 乙同学反应前称量总质量ml为121.2g,将1.2g镁条分成5等份,先后分5次加入小试管,每次待充分反应后称量的总质量m2数据如下表:

      1

      2

      3

      4

      5

      m2

      121.18

      121.16

      121.14

      121.12

      121.12

      分析数据可知,生成氢气共g;求参加反应的镁条质量是多少?(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3. (3) 分析乙同学的实验数据,画出产生氢气的质量随着参加反应的镁条质量变化的曲线图,并标注折点数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