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11-08 浏览次数:7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2021高二下·新余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善于总结党自身的历史经验,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以更好地走向未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对党的历史的总结和学习活动就开始了。延安时期形成学习党史的热潮。新中国成立后学习党史活动全面展开,这一时期学习党史活动有了权威教材《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具备了更好的条件保障,党和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加强了党史文献的搜集整理;高校学生学习党史课程,改革开放以来党史的学习研究形成新的高潮,学习党史与党史学科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取得丰硕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习党史进入新境界。党中央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结合中国梦的研究和宣传,学习研究党的历史成为热潮。全党全社会学习党史更为广泛、更为深入;党的历史和理论等重大问题成为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要学习内容,党校及各级党组织干部培训都把学习党的历史作为重要内容。

        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党的历史,进一步明确了党为实现远大理想和伟大使命而奋斗的光辉历程,增强了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在领导人民奋斗的进程中形成了优良传统和作风,涌现出了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

    在学习党史的基础上,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顺利召开党的七大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很多宝贵思想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我们党在不断学习党的历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提升领导水平,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党能够经历百年风雨依然风华正茂。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在学习党史中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学习研究党史,才能准确把握党史的主流和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有效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我们党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与学习党史良性互动中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员的经常性学习,有一系列制度体系保障学习,要求党员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党史是经常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对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党史是各种培训和集中学习的重要内容。

        纪念活动作为一种仪式,是唤醒历史记忆的生动载体,更是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利用党的历史上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学习教育,对于全党全社会学习党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1941年纪念建党20周年起,每十年都举行较大规模的周年庆祝活动,回顾党的辉煌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指明未来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来,纪念活动更加规范有序。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回顾光辉历程,展望光明前景,必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征程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王炳林《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光明日报》2021年03月03日)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共产党重视党史学习由来已久,早在延安时期就兴起了学习党的历史的热潮。 B . 加强党史学习,可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坚定理想信念,因而形成优良传统和作风。 C . 要把握人类社会分化规律及社会治理规律,就要学习中外不同时期、类别的历史。 D . 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经常性学习,有一系列制度体系做保障,因而带有一定强制性。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围绕党史学习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阐明要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 B . 文章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全文采用对照式结构。 C . 文章第四段用举例论证,强调学习党史是统一认识、形成科学理论的重要基础。 D . 文章分析了党史学习的现实意义,鉴古知今,体现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辩证思考。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纵观我国党史学习历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走向深广的过程。 B . 学习党史要学习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包括现当代先进思想和理论。 C . 纪念活动可唤醒历史记忆,要利用民族传统节日举行纪念活动,以推动党史学习。 D . 党领导人民在进行伟大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都是党史学习内容。
  • 2. (2021高二下·新余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全方位、多角度直观展现了2018年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全貌。红色旅游是去年旅游市场中的一抹亮色。公报显示,为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工作,我国召开了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建设行动推进会,开展了6期红色旅游示范性培训,培训红色旅游行政人员、景区和旅行社负责人、骨干讲解员、导游员1300余人。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韩元军认为,红色旅游火爆首先是受政策利好影响;其次,红色旅游产品不断创新吸引了大量游客;再者,研学旅行带动了大批青少年在红色景区开展红色教育,形成了红色旅游发展的新高潮。未来,要将更多元素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紧密结合,进一步激发红色旅游市场的活力。

    (摘编自张雪《红色旅游成为市场一抹亮色》,《经济日报》2019年6月27日)

    材料二:

        旅游是民众休闲。娱乐、放松、陶冶情操、增长见闻的日常活动。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中的特殊一类,有其独特的一面。红色旅游所依托的,并非青山绿水等自然资源,而是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攻艰克难所凝结成的红色文化,所利用的,是记录着中国人民“站起来“艰辛历程的革命文物和精神遗产。所以红色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红色旅游不能只是娱乐、休闲、放松,不能只是猎奇般地长点见闻,更不能只是为了搞活经济,红色旅游首先必须以精神为魂,以教育为用。任何红色旅游,如果没有寓教于游,没有在旅游中贯穿红色文化,贯通红色精神,贯彻红色教育,那就是把“红色”二字当幌子,是不合格的红色旅游,是走偏了的旅游发展。

        红色文化的严肃性,红色精神的厚重感,决定了它和别的文化类别具有本质的区别,决不能只是作为“幌子”。一段为国为民壮烈牺牲的故事,不能将它作为单纯娱乐和休闲的卖点;一种为了追求全人类的解放而奋不顾身的崇高道德,不能在它面前熟视无睹地嬉笑作乐;一个个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英雄先烈,更不容调侃、戏说、侮辱和丑化。

        红色旅游既然是一项寓教于游的活动,那就天然地具备了教育性。而教育作为一项科学,里面大有学问。对于红色旅游来说,因其教育性,所以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就更要注重阶段性,注重渐进性,注重可接受性,注重系统性、趣味性,注重方式方法,归结起来,就是红色旅游,也要符合教育规律。

    (摘编自肖罗《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光明日报》2018年7月31日)

    材料三:

        日前,俄罗斯旅游署红色旅游路线协调委员会秘书沙罗夫表示,旅游署为中国游客制定了5条红色旅游路线,俄罗斯的“红色旅游”将成为中国红色旅游的一部分,未来将与中国红色旅游联通发展。

        自2004年以来,我国红色旅游人数累计超过50亿人次,年均增长16%,高于旅游业增长率。红色旅游如火如荼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广阔前景振奋人心。但个别景点,疏于管理,盲目经营,使红色旅游走偏。近日一则有关地道战遗址的新闻引起轩然大波,有游客换上汉奸或是伪军服装在此嬉笑拍照。这与红色旅游的发展初衷背道而驰。还有一些红色景区在景区建设上单纯追求硬件设施“高大上”,存在旅游产品单一,景区讲解套路化、娱乐化、庸俗化等现象,对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游容易产生价值观误导。

        通过旅游,实现对国民进行本国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制度。德国一些州要求每个学校都要定期组织学生到纳粹集中营等地游览参观,勿忘历史,中小学生参。与反法西斯教育的修学旅游成为常态。目前,我国的红色旅游已成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团工会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红色旅游不可走偏》《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03月19日)

    1. (1) 下列对“红色旅游”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色旅游所依托和利用的并不是背山绿水等自然资源,也不是为了搞活经济,而是其中的红色文化革命文物和精神遗产。 B . 红色旅游因其教育性,就要符合教育规律,因此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注重阶段性、渐进性,也应注重趣味性、可接受性。 C . 那些把“红色”当幌子,旅游产品单一,疏于管理,盲目经营,讲解套路化娱乐化、庸俗化等现象,都是走偏了的红色旅游。 D . 旅游是民众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等的日常活动;红色旅游是其中的特殊一类,它是2018年旅游市场中的一抹亮色。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批青少年来到红色景区接受红色教育,形成了红色旅游发展的新高潮,在一定程度上这与研学旅行的带动是分不开的。 B . 壮烈的革命故事,不能作为单纯娱乐和休闲的卖点;革命英烈,不容调侃戏说、侮辱和丑化,这是其红色性质决定了的。 C . 俄罗斯旅游署为中国游客制定红色旅游路线,使其成为中国红色旅游的一部分,这与其上个世纪的红色历史是有关联的。 D . 通过类似红色旅游对国民进行历史教育,使勿忘历史,这是我国特有的形式,更是对青少年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3. (3) “红色旅游”与其他类型的旅游本质区别主要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3. (2021高二下·新余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呼日格窃贼

    张港

    呼日格翻译过来是“桥”。叫桥的地方必有河,有河的地方必有鱼。

    刘一竿在城里钓界数得上第一,故人称“一竿”,这回,刘一竿要超越自己,再铸辉煌,非钓到更大、更稀有的鱼不可。一竿天不亮启程,骑摩托往远了跑:奇迹在远方,在别人到达不了的地方。

    刘一竿口渴心躁时,飘来蒿子灰的味道,阵阵煮苞米的浓香。往前看,一座小村庄,家家烟囱扯出长长的灰色飘带,车前子、马蔺花画出一条小路。刘一竿进村了。

    没有栅栏围墙,家家通通透透,挂挂红辣椒对联一样在房门两旁,瓜蔓爬上碱土墙,爬上褐色的草屋顶,门口卧着懒洋洋的黄狗,红肚燕儿探出檐头,有人唱着歌,牛羊拥挤着,跑出红云。

    一个提奶桶婆婆脸对肩钐刀老汉,乐得前仰后合,听不懂说着什么。

    一竿上前,弯弯身子说:“大婶儿,想找口水喝。”

    婆婆侧侧耳朵,笑笑,摇头又摇头。老汉也是摇头。

    哦,他们听不懂我的话。一竿张大嘴一扬脖儿,比划出手捏杯子的姿势。婆婆取只碗,擓一下奶,送刘一竿嘴上,又擓一碗等他喝完续上。

    一竿喝个透,老汉琢磨着一竿的家什,笑笑,比划出甩竿的样子。一竿点点头,笑笑,比划出提竿的姿势。老汉指一个方向,伸出大拇指。明白了,那个方向是出鱼的好地方。

    一竿鞠躬告别,朝那个方向去了。

    一座小桥,一湾清水,无边芦草,摩托不能去了。一竿把摩托推小桥下,看看四方无人,择柳丛密处,折一枝又一枝,盖严实车子。再看看,四方无人。一竿往河边去了,找到了甩竿的好“涴子”,这儿,必有大鱼,怎么看都有大鱼。

    怪了耶!换了面食,换了蚯蚓,鱼脊在水面翻花,却不咬钩。不咬就是不咬。刘一竿累得没了筋骨,急得毒火攻心,就是不咬。

    看看太阳,一竿对自己说:我刘一竿,今儿要跌大跟头,要把脸丢这儿。一看表,得回程了。一竿心沉沉,嘴苦苦。

    走走走,一竿嗅到鲜鱼的腥味。寻味而去,看着一个临时存鱼的苇席鱼囤。

    鱼囤中,全是奇鱼全是大鱼,鲜活着。一竿这种人,见这场景,惊讶得不行。

    四周无人,再看也是无人。一竿想起关于钓鱼的相声,他脚一躁,“丢了的脸,回来了!”就拣着挑着往网兜里装。

    得鱼忘筌,一竿看不到那藏车的小桥了。青苇茫茫,东西南北,全一个样。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愁到害怕时,一竿舍下脸,喊起来:“有人吗——有人吗——”最后喊出“救命”。

    一只小船儿一条汉子,摇晃来了。一竿说自己迷路了,找不到小桥了。汉子不答,舍船上岸,示意一竿跟着走。

    桥到了,车尚在。刘一竿得胜回城。

    要让人人知道刘一竿钓得大鱼,钓得奇鱼。

    儿子正写作业,孩子拿张白纸,上面一个大大的“窃”。

    “爸爸,这个字,下边是七还是提土?”儿子问。

    一竿感觉,孩子的眼睛怪怪的,像是嘲笑,又似有恨恨的暗骂。

    半夜,一竿睡魇着了,惊叫:“窃贼!抓窃贼!”

    上班开会,刘一竿忽的心乱,感觉背后全是指头在指指点点。时时有个声音:刘一竿是个小偷,偷鱼的窃贼。

    懊悔、恐惧,刘一竿再也不能承受了,他决定到那个小村,向人家说明,赔礼道歉,给人家鱼钱。

    刘一竿费了很大劲得知这个小村庄的名:呼日格。知道与呼日格的人语言不通,一罕特意请了翻译。

    到了呼日格,刘一竿见人一个大鞠躬,村人围上来指指点点,像看大熊猫。一老人上前,与翻译对话。

    翻译说着说着,手脚齐上,比划起来了,左拧右晃搔脑袋。刘一竿急了:“翻呀!怎么卡壳灭火了?”

    翻译憋得脸通红,还是左拧右晃搔脑袋。

    刘一竿说:“你不是老翻译吗?你是怎么了?”

    翻译一跺脚,说:“他们说的是方言,”

    “方言怎么的?”

    “他们的语言,没有‘偷’这个单词,”翻译说。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第三人称叙述的基础上,小说还利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来带领读者走进人物内心,如。“找到了甩竿的好‘涴子’,这儿,必有大鱼,怎么看都有大鱼”。 B . 大量使用短句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如“一座小桥,一湾清水,无边芦草,摩托不能去了”,结构简单,句意明晰,简洁明快,既可节省笔墨,又有一语中的效果。 C . 刘一竿偷了别人鱼囤中的鱼,回家后十分懊悔、恐惧,最终决定去赔礼道歉。推动他转变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他的良心发现,也有孩子与同事客观上带给他的压力。 D . 作者引用崔颢的诗句,主要是为了表现刘一竿日暮时分在青苇茫茫的河边找不到藏车的小桥,难以回家的那种无奈与焦急的心理,同时也有戏谑的意味。
    2. (2) 小说通过较多的情节反转,使故事一波三折而又别具深意。如开头交代刘一竿在城里钓界数得上第一,但在呼日格却一条鱼都没钓起来。请从文中再找出三个类似的情节反转的例子。
    3. (3) “民风淳朴”是呼日格最突出的特点,小说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此特点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1高二下·新余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杨嗣复,字继之,仆射于陵子也。初,于陵十九登进士第。浙西观察使韩滉有知人之鉴,见之甚悦。滉有爱女,方择佳婿,谓其妻柳氏曰:“吾阅人多矣,无如杨生贵而有寿,生子必为宰相。”于陵秩满 , 寓居扬州而生嗣复。后滉见之,抚其首曰:“名位果逾于父,杨门之庆也。”因字曰庆门。

        嗣复七八岁时已能秉笔为文。年二十,进士擢第。元和十年,累迁至刑部员外郎,改礼部员外郎。时父于陵为户部侍郎,嗣复上言与父同省非便,请换他官。诏曰:“应同司官有大功以下亲者,但非连判及勾检之官长,则不在回避之限。如官署同,职司异,虽父子兄弟无所避嫌。”再迁兵部郎中。文宗即位,拜户部侍郎。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太和四年,丁父忧免。开成二年,领诸道盐铁转运使。三年正月,进阶金紫,食邑七百户。

        帝延英谓宰臣曰:“人传符谶之语,自何而来?”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帝又曰:“天后用人,有自布衣至宰相者,当时还得力否?”嗣复曰:“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古人拔卒为将,非治平之时,盖不获已而用之也。”

        宣宗即位,征拜吏部尚书。大中二年,自潮阳还,至岳州病,一日而卒,时年六十六。赠左仆射,曰孝穆。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B . 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C . 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D . 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秩满”,指古代官吏任职期满。一般十年为一秩,故官员任期也是十年。 B . “谥”,带有评价作用的称号。表扬的如“宣”,批评的如“厉”,同情的如“哀”。 C . “父忧”,对父亲去世的婉辞。“丁忧”是指遭父母之丧,官员一般停职回家守丧。 D .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高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杨嗣复很有见地,深谙用人之道。他认为古人提拔士兵作为将领,不是在太平之时,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平时应该按资历逐级提拔。 B . 杨嗣复为人谨慎,懂得避嫌。担任礼部员外郎时,因为他的父亲是户部侍郎,于是上书说和父亲同在尚书省不便利,请求更换其他职务。 C . 杨嗣复不重预言,不信应验。皇帝问预言应验的图谶从何而来,杨嗣复认为是因为光武帝、隋文帝相信谶书,其实班彪引用预言是扭曲本意来制止贼乱。 D . 杨嗣复天生贵相,少有文才。他七八岁的时候就会写文章。韩滉认为他的名气和地位会超越他的父亲,是杨门的庆事,愿意把女儿许配给他。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

      ②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

  • 5. (2021高二下·新余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踏藕

    苏辙

    春湖柳色黄,宿藕冻犹僵。

    翻沼龙蛇动,撑船牙角长。

    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

    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

    【注释】①踏藕:收获藕时,人入水中用脚掌踩去藕周围的烂泥并把它挑出。这是作者在齐州任掌书记时的作品。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翻沼”“撑船”“浴”“碎”等几个动词把踏藕之事写得趣味盎然。 B . 颔联上句写人们的踏藕活动惊醒了湖底蛰伏着的“龙蛇”,想象丰富,生动有趣。 C . 刚挖出的新藕就快快用泉水冲去污泥,咬一口,清脆爽口,透心冰凉。 D . 这首诗即事抒情,作者见暮春时节湖中踏藕热闹欢快,心生喜悦之情。
    2. (2) 请简要赏析诗歌最后两句的精妙之处。
  • 6. (2021高二下·新余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煜在《虞美人》词中以物与人对比,来抒发亡国之痛的名句:“。”
    2. (2) 《逍遥游》中描写列子乘风而行,轻盈美好的句子是:“。”
    3. (3) 《滕王阁序》当中用“。”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
  • 7. (2021高二下·新余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文化强国建设被提升到    的战略高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每一代人所面临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红色文化虽然形成于革命时期,但红色文化也要    。要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不断为红色文化增加新内涵,不断   其传承与发展的方式,才能使其焕发和保持活力。要让青年学生认同进而理解红色文化,就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方式,不断流入新的时代特色,使红色文化资源“可敬、可亲、可学、可用”。当代解放军战士的保家卫国,消防救援人员的无畏逆行、科研人员的勇攀高峰、抗疫一线的      等都是新时代的红色文化,这些精神离我们更近,更能去触动当代大学生的内心。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前所未有        革故鼎新      改变   集腋成裘 B . 毋庸置疑        与时俱进      改变   众志成城 C . 前所未有        与时俱进      改进   众志成城 D . 毋庸置疑        革故鼎新      改进   集腋成裘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青年学生认同进而理解红色文化,就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方式,不断流入新的时代特色,使红色文化资源“可敬、可亲、可学、可用”。 B . 要让青年学生理解进而认同红色文化,就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方式,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特色,使红色文化资源“可敬,可亲,可学,可用”。 C . 要让青年学生理解进而认同红色文化,就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方式,不断流入新的时代特色,使红色文化资源“可学,可用,可敬,可亲”。 D . 要让青年学生认同进而理解红色文化,就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方式显示,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特色,使红色文化资源“可敬,可亲,可学,可用”。
    3. (3) 下列在括号中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B .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红色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C . 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重要内容的红色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D . 把中华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内容的红色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8. (2021高二下·新余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有的人更倾向于在早上活动,往往早饭、午饭和晚饭都吃得很早。他们的生物钟属于“早晨型”,此类人也被称为“百灵鸟”。相反,①      。他们的生物钟属于“夜晚型”,也被通俗地称为“猫头鹰”。

        在当今社会中,由于大多数工作活动和学校课程都是从早上开始的,所以现在很多人都过着“百灵鸟”一般的生活。因此,拥有“夜晚型”生物钟的人,②    

        研究发现,“猫头鹰”们饮食习惯往往不如“百灵鸟”们健康。③     , 生物钟属于“夜晚型”的人,一般吃饭较晚,更容易发胖,因为这种生活习惯不利于减肥,还可能增加发生炎症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1.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请根据上文,从不同角度给当今的年轻人提两条建设性的建议。
四、写作(60分)
  • 9. (2021高二下·新余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运动场上,接力赛这项运动,最关键的是传递好“接力棒”;生活中,也有无数的“接力棒”需要我们交接、传递。其间,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②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的寄语:“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③当前我们迈入一个新的重要时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的责任就是……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作为两个“百年计划”建设“接力棒”的交接者,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综合理解材料,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